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PICC导管尖端的定位、尖端位置与潜在并发症的关系、肢体活动与尖端位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引出了肢体异常活动是导管移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导管移位又导致了PICC非计划拔管。由此提示护理人员不但应重视穿刺点的选择、置管长度的测量,也应加强PICC置管病人的健康教育,加强置管肢体康复的相关量化研究,完善健康教育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PICC导管尖端的定位、尖端位置与潜在并发症的关系、肢体活动与尖端位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引出了肢体异常活动是导管移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导管移位又导致了PICC非计划拔管.由此提示护理人员不但应重视穿刺点的选择、置管长度的测量,也应加强PICC置管病人的健康教育,加强置管肢体康复的相关量化研究,完善健康教育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ICU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避免导管异位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重症监护室接受床旁局麻PICC置管(APACHEII>15)危重症患者512例。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危重症患者265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肘部血管盲穿置管方式。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危重症患者247例为干预组,置管过程中使用超声引导、脉冲冲管同时予以送入导管。比较两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情危重度、所选择穿刺血管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导管尖端位置X线摄片显示在T5下至T8上水平,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成功为危重症患者静脉药物治疗提供保障,实施置管过程干预是防止导管尖端异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新生儿期骨化特点及经周围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超声显影特点,探讨运用超声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60例进行PICC置管,分两组,组1:上腔置管30例,组2:下腔置管30例,先采用传统体外测量技术盲穿置管,再运用超声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对导管尖端位置矫正。计算导管尖端显示率,评估导管尖端位置矫正后置管效果。结果采用盲穿法对60例早产儿进行PICC置管,全部将导管送达进预设长度。经超声尖端定位技术对导管尖端位置矫正,导管尖端均无异位,置入过深6例,过浅10例,盲穿后尖端位置不当率26.7%,矫正16例至正常位置,成功率100%;导管后期维护发现组1尖端移位至锁骨下静脉7例,移位率23%,组2至脐下下腔静脉内8例,移位率26%,矫正15例至正常位置,成功率100%。结论应用超声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对早产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准确,较传统体外估测法精准、更实用,为导管后期维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及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5月新生儿经上、下肢静脉置管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异位至不同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并分析原因。结果共425例新生儿行PICC置管,72例发生导管尖端异位,其中22例置管48 h内PICC尖端自发矫正至最佳的上、下腔静脉位置;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率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但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也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尤其是异位至颈内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高达71.4%。结论部分异位PICC尖端可以自发矫正,首次X线片定位结果显示尖端异位的PICC导管,不建议轻易退管或拔管,可以先当作外周静脉导管使用,置管后24 h内进行影像学导管尖端定位跟踪,确定其是否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再重新置管或拔出部分导管后作为外周静脉导管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方法及测量时机在塞丁格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行PICC置管的154例病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两组均以《西部护理联盟静脉治疗护理标准操作程序》中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流程为参考标准,对照组严格按照此操作方法及测量预置入长度的时机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方法及测量时机进行操作。比较两组PICC尖端位置达到标准定位的情况、病人的疼痛程度、置管后24 h内穿刺点渗液情况及扩皮、加压24 h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置管后穿刺点渗液发生率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西部护理联盟静脉治疗护理标准操作程序》中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方法及测量预置入长度的时机,改良后的操作方法及测量时机更有利于提高PICC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置管后穿刺点渗液发生率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肺癌化疗患者发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84例行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8)。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肺癌化疗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6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 70%;发生位置为锁骨下静脉6例,腋静脉5例,肱静脉3例,颈内静脉2例;发生于PICC置管后2周7例,置管后2周~1个月6例,置管1个月后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肿瘤分期、病理分型、合并糖尿病、置管静脉、导管尖端位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和(或) PICC置管史、活动度、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合并糖尿病、导管尖端位置、活动度、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为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处理,重视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方法,以降低导管移位发生率,选取神经外科36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在导管上安装导管夹和固定锁、剩余导管在导管夹侧面行S状盘曲、应用约束带约束患者置管侧腕部、控制患者肘部屈曲角度<30°等.应用改良固定法后,本组导管向血管内移位发生率为零,导管向穿刺点外移位发生率为0.8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病人常规阻断颈内静脉与未阻断颈内静脉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在置管过程中使用B超探头阻断颈内静脉,观察组置管过程中不阻断颈内静脉。两组置管后均采取B超探查联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判断是否发生颈内静脉异位。观察两组病人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置管后X线检查PICC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置管时间25.5min±6.96min,低于对照组的35.5min±3.15min。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为100%。[结论]老年高龄病人PICC置管过程中可以不常规阻断颈内静脉,且可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导管原发性异位借助超声引导+影像学资料复位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724例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病人,51例病人置管完成后24 h内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导管发生原发性异位,发生率为7.04%。异位后分析其原因,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通过实时B超影像、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多种手法及体位综合复位的处理措施。结果:41例病人成功复位,成功率为80.3%。10例病人多因病人血管因素或错过调管时机导致导管复位失败。结论:置管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灵活应用,多方法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保证PICC导管尖端处于最佳位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在肱静脉PICC置管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有PICC置管适应证且无置管禁忌证的住院病人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92例;两组均通过B超引导联合MST置入PICC导管,观察组选择经肱静脉置入导管,对照组选择经贵要静脉置入导管,观察两组病人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体位舒适度、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体位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联合MST经肱静脉置入PICC导管1次置管成功率高,置管体位较舒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简易心电连接器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对行PICC置管的30例病人使用简易心电连接器,采取静脉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方法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结果]简易心电连接器在30例PICC置管病人中,在即将进入右心房全部显示高峰P波,有效帮助置管护士判断PICC尖端位置。[结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P波变化可以判断PICC尖端位置,简易心电连接器可以有效地帮助护士在置管过程中确定导管尖端位置,降低导管异位率,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余燕平  杨仙姬  李龙凤  黎燕清 《全科护理》2021,19(21):2936-2938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医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法,置管后行胸部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采取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以导丝为介质获取腔内心电图P波改变,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置管后再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第5胸椎~第7胸椎)到位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心律失常、血流感染).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应用,对于提高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到位率及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效果,可减少二次置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专科护理门诊收治的60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前收治的593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置管侧肢体负重例数、按时复诊例数与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意外脱落、导管移位、外周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PICC置管患者专科护理门诊,大大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更为规范与安全,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韦洁静  李周伟  卢婷  张新  林丽萍  黄红燕 《全科护理》2022,20(12):1599-1602
目的:探讨两针式皮下隧道法在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92例,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行PICC,试验组采用两针式皮下隧道法行PICC,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移位、静脉炎)、渗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导管移位、静脉炎、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3~6个月的导管留置率、6~9个月的导管留置率、9~12个月的导管留置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针式皮下隧道法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病人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移位、静脉炎、渗血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探查预防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效果。方法 对47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时,当导管送达预定长度后探查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结果 472例置管患者中发现异位26例,其中颈内异位16例,锁骨下异位10例,异位发生率为5.51%,立即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异位导管尖端位置,24例经调整后复位,1例送管困难,将导管拔至锁骨下静脉使用,另有1例患者出现了导管异位至对侧锁骨下静脉。结论 运用超声探查同侧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方法,能及时对异位导管进行处理,有效降低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率,已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唐红兰  冯玉玲 《全科护理》2013,(35):3357-335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使用安全、维护简便、可长期留置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1].PICC为需进行长期治疗的病人,特别是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病人提供了舒适且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但成功置入PICC不仅需要病人有良好的血管条件,还需要置管护士有丰富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和临床经验.置管后应常规拍摄胸部X线片确定PICC尖端位置,其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下1/3段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徐晓云等[2,3]报道PICC异位发生率为12.5%,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中常见的问题,但置管期间心律失常与晕厥是较为严重和极少见的并发症.现将1例置管期间出现晕厥的病人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ICU行静脉置管术的5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83例采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术,对照组274例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单根导管治疗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操作过程中,2组患者气胸、血胸、心律失常、置管误入动脉、穿刺点渗血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异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导管留置期间,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栓形成、静脉导管移位、脱出、堵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腔CVC置管术相比,ICU应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术具有留置期间安全性、有效性更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上对照组于置管后通过常规X线摄片法定位;观察组操作过程中使用心脏超声进行定位,比较两组导管尖端移位及导管未达指定位置情况,比较两组置管耗时及穿刺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尖端移位及导管未达指定位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穿刺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心脏超声技术用于PICC导管置管尖端位置判断,具有定位准确,缩短操作耗时,减少操作损伤等价值。  相似文献   

20.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至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 ]。从1966年德国医生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地植入第一例导管以来,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 ],广泛应用肿瘤化疗的患者。化疗是作为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绝大多数的化疗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故更应该早期置管。2005年5月至今,我院共进行了12000多例PICC置管,2011年9月有一例PICC置管后同时发生导管移位、血栓、感染三大并发症的患者,我们分别分析了导管移位、血栓、感染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同时综合分析了上述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护理对策,希望为PICC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