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在评价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14-01—2017-01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128例,根据心肺复苏后90d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类(CPC)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n=50)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n=78)。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对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差异。结果: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机械通气时间与心肺复苏时间明显短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GCS评分明显高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均P<0.05)。心肺复苏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直线负相关(r=-0.521,P<0.05);GCS评分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0.905)明显高于A PACHEⅡ评分(0.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GCS评分在评价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APACHEⅡ评分,可作为理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急诊科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后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心肺脑复苏病例84名,将其随机地平均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比2组病例反应迟钝、抽搐、记忆减退、烦躁不安、恐惧心理、胸痛不适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科心肺脑复苏后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其不良反应,恢复其身体健康,提高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应提倡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应用对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治疗完全依从99例,勉强配合1例,拒绝治疗0例,对照组分别为68,20,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pH 值为(7.47±0.05)、PaO2为(79.33±7.21) mmHg、PaCO2为(57.17±7.41)mmHg、SaO2为(96.62±6.5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7,2.326,4.032,4.773;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7,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46,P <0.01)。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可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护理质量与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心肺脑复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 (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 ,鉴于脑保护和复苏的重要性 ,发展为心肺脑复苏 (CPCR ) [1] 。我们通过 94例复苏患者的资料 ,对其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4例中男 5 8例 ,女 36例 ,12~ 81岁 ,平均 34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37例 ,急性心肌梗死 2 6例 ,心肌病 9例 ,重症心肌炎6例 ,电击伤 4例 ,青霉素过敏 4例 ,氯丙嗪中毒 3例 ,低血钾 3例 ,奎尼丁反应 2例。 94例心肺脑复苏 ,成功36例 ,占 38 3%。1 2 心脏呼吸骤停诊断标准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 ,瞳孔散…  相似文献   

7.
孙晓云 《系统医学》2021,(12):161-164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于该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法分别将患者归纳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APACHEⅡ评分、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急诊室收治的130例心肺复苏抢救患者,根据复苏后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92%(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8%(54/65)(P<0.05);观察组经心肺复苏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6/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16/65)(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加强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有效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心肺脑复苏成功后的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心脏骤停行心肺脑复苏(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成功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以延续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1998年12月至2005年12月CPCR患者99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抽搐和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胸部疼痛、恐惧心理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反应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也有明显缓解(P〈0.05)。结论 进行CPCR术后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心脏骤停后患者的健康,巩固CPCR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6例)和对照组(n=76例)。对照组给予心肺复苏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乳酸、血糖、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脑水肿面积变化及预后。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K、Fi、MST、乳酸、血糖、APTT、TT、PT水平、脑水肿面积无差异(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MST、Fi、乳酸、血糖、APTT、TT、PT水平、脑水肿面积均低于对照组(t=8.262,P0.05;t=7.757,P0.05;t=10.127,P0.05;t=3.526,P0.05;t=9.162,P0.05;t=8.447,P0.05;t=9.142,P0.05;t=29.015,P0.05);观察组患者TK水平高于对照组(t=9.698,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及中度残疾率为76.32%,高于对照组的55.26%(χ~2=7.480,P0.05)。结论 心肺复苏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诊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心肺复苏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的成功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息息相关,而且离不开贯穿始终的护理操作技术。自2002年12月我院即建立了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培训部门,对急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心肺复苏护理培训。实践证实,经过培训后,明显提高了我院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亚低温治疗23例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本组亚低温治疗采用冬眠合剂+全身降温毯降温,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在22~26℃的室温下自然复温。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及时调节降温毯的温度;持续监护心电,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意识、瞳孔、心律、呼吸、血压等,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观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治疗期间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冻伤等,应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并及时采取应对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浦洁  周庆  侯小会  张琪 《全科护理》2022,20(9):1183-1186
从早期预警评分概述、临床应用、对护理工作的意义等方面综述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提出对于危重症病人建立具有临床实用性的预警评分系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护理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构建易于临床护理人员使用的危重症病人早期预警评分表,有助于责任护士简洁、快速、准确地预测危重症病人病情潜在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CCU心肺复苏病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心肺复苏病人168例依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干预后病人的心理状态,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后领悟社会支持情况,并观察不同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精神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的效果与病人的学历、性别密切相关。[结论]对CCU心肺复苏病人进行特定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尤其对高学历及女性病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抢救效率、临床转归及意识状态。结...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 《天津护理》2009,17(2):111-112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采用人工方法建立和恢复循环、呼吸功能,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发展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2005年11月28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 sociation,AHA)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同时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相似文献   

17.
专职化院前急救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专职化院前急救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135例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资料,按非专职化院前急救与专职化院前急救两种情况进行分组,从医务人员状况、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院前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ACLS)技术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专职化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达26.8%,较非专职化成功率3.7%有显著的提高(P<0.05),且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车载设备的配备、现场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等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专职化院前急救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严超  谢蕊 《全科护理》2016,(22):2373-2375
正治疗性低温治疗(therapeutic hypothermia)是指将人体温度降到并维持在32℃~35℃一段时间的一种治疗手段,可以防止或减轻重度脑缺血病人神经功能的永久性损伤,提高病人生存率和改善预后~([1]),传统意义上是指亚低温治疗,而对心肺复苏后昏迷的病人进行全身性低温治疗多次被美国心脏协会复苏指南推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我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心肺复苏(CPR)一个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瞻性护理实施前(2013年8月—2014年7月)和实施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心肺复苏后幸存者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亚低温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亚低温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评分和干预后随访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例施以前瞻性护理干预,能降低病人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和病人认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