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
入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法,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应用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在儿童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的方案进行相应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采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分级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吞咽能力,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压波动、喉痉挛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儿童吞咽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国内外口腔感觉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简单阐述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口腔感觉训练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温度觉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振动觉刺激和其他刺激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 口腔感觉训练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冰刺激、酸刺激和辣椒素刺激等研究较多,研究形式多样,不同感觉训练效果间的对比研究较少。结论 口腔感觉训练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但其应用形式、频率、强度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研究者可结合患者疾病情况和心理需求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由疾病或创伤所引起的口腔、咽部或食管肌肉功能不正常而无法正常进食,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可引起吸人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而必须重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能明显地改善吞咽功能。我科采用运动处方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疏经通络操"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脑卒中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病情稳定后行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病情稳定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疏经通络操"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疏经通络操"联合双侧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食训练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进食训练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1级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4、5级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进食指导方面的评分和总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进食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与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7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并发有吞咽障碍,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按神 相似文献
12.
周萍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6,4(8):82-84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后仍有少部分病人吞咽功能未恢复正常。病人及其家属往往会因缺乏进食护理及相关医学知识,而难以承担病人的饮食护理任务。作为延伸卒中住院工作的一部分,护理工作者有必要、有义务做好吞咽障碍的延伸健康教育,本文就延伸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在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56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口腔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护理当天、护理后7 d、护理后14 d,采用口腔卫生评估表评估两组口腔卫生情况,比较两组pH值、口腔舒适度。结果:护理后7、14 d,观察组口腔卫生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口腔舒适度、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可进一步提高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口腔卫生水平,预防口腔感染,提升口腔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吞咽与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基础训练、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治疗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降低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某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予以健侧吞咽运动皮质1.5 mA阳极电流刺激联合口肌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PS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训练,包括直接训练(进食环境、吞咽体位、食物选择等)和间接训练(气道保护训练、感觉刺激、声门上吞咽训练等),30 min/次,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rTM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频rTMS治疗,刺激强度80%RMT,频率3.0 Hz,刺激时间2 s,间隔10 s,共600个脉冲,10 min/次,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rTMS组基础上接受运动想象训练,20 min/次,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A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VFSS评分均明显升高,PAS、SS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个体化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除内科常规治疗外,观察组根据不同的吞咽障碍点进行个体化吞咽障碍训练,对照组采用基础吞咽训练。结果观察组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吞咽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吞咽障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加强吞咽再学习训练疗效,个体化吞咽障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采用咽部冰刺激、咽部电刺激、口腔及咽部皮肤的冰刺激、唇操、舌操和强化声门闭合训练等6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对照组54例采用单纯咽部冰刺激,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语言交流、书面交流、书刊杂志、黑板报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自信心增强.功能恢复较快。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恢复自信,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