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于医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接受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预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潮气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吸气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施加干预,可改善其呼吸功能与预后指标,降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用气道分级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7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按常规每2h一次胸部物理治疗;研究组(40例)根据气道分级评分将气道管理级别分为A、B、C、D四级,实施不同频次的胸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潮气量(VT)、呼吸频率(D、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第7天,研究组患者VT、f、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均〈0.001),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的气道分级管理有助于减少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物理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吸痰,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完整地胸部物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儿应用胸部物理治疗可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炎症吸收,缩短患儿病程。  相似文献   

5.
探究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回顾分析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数据与经验。经机械通气治疗后,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机械通气前后的心率、血气分析、呼吸频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和有效观察病情对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至关重要,可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胸部综合物理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EMBASE、CINAHL、Wily online library、CBM、维普、万方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指标数据,将评价指标数据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1 6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胸部物理治疗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下降[OR=0.37,95%CI(0.29,0.49),P<0.01]、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显著降低[SMD=-1.71,95%CI(-2.22,-1.20),P<0.01]、脱机成功率明显提升[OR=4.46,95%CI(2.81,7.09),P<0.01]、病死率明显下降[OR=0.52,95%CI(0.40,0.68),P<0.01],机械通气时间[SMD=-0.60,95%CI(-1.92,0.72),P=0.37]与ICU住院时间[SMD=-0.55,95%CI(-2.44,1.34),P=0.57]未显著缩短。结论 本研究显示,胸部物理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显著降低病死率和拔管失败率,但不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因存在研究质量较低、撤机标准不统一、机械通气理念变化等因素,上述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在胸部手术后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在胸部手术后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310006)胡伟恩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衰竭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提高,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的进展,使术后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我院胸外科近3年来,使用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8.
【】 目的 探讨呼吸理疗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157例入住PICU的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的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7例)做常规拍背法,研究组(80例)根据评估患儿的肺部体征采用呼吸理疗。比较两组的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潮气量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摄片好转率有无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肺部听诊好转率,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潮气量(V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但ICU入住时间和胸部X线摄片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呼吸理疗在重症肺炎患儿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可有效的改善胸部体征、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改善肺通气。  相似文献   

9.
10.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时,呼吸支持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机械通气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多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压力支持(PSV)方式过渡撤机,但长时间的有创机械通气易导致呼吸机依赖致撤机困难,并助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此,作者采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根据患者咳嗽反射、痰液的黏滞度、痰液的量将气道管理级别分为A、B、C、D四级,按气道分级制定护理措施,实施不同频次的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每2 h胸部物理治疗1次。结果:机械通气第7天,实验组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血气氧分压/氧气浓度PaO2/FiO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的气道分级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小儿重症肺炎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病,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的特点,患儿经常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1],给予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此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但是应用机械通气会给患儿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躁动,加之小儿一般比较多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儿进行镇静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针对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后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0例,病死率29.41%;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与短期内病死率增高相关.急性生理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较高,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白蛋白血症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高,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是影响其短期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艳 《全科护理》2021,19(23):3225-3227
目的:观察气道分级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 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医院IC U收治的机械通气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病人均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呼吸道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气道分级评分表评估气道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气血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肺顺应性(TC)、气道阻力(R)、潮气量(Vt)]、预后情况[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OI、PaO2、PaCO2、TC、R、V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病人血气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提高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氧合状态,减少病人机械通气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83例经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2月—2017年6月42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9年1月4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氧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通气,缩短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与术后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35-3237
目的分析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对呼吸机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通气的机械通气方案,观察组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对比两组呼吸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气指标。结果呼吸力学参数比较,治疗后观察组VT更高,RR、Rins、Pmean、Ppeak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治疗后观察组CO、S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VP、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液p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C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相比,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能进一步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机学参数以及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和部分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无创机械通气是对病人无创伤,方便的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手段。本院自1997年1月~2002年4月对86例老年呼吸衰竭病人进行了无创机械通气,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急性肺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肺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上机后每隔2 h行胸部物理治疗1次,观察组根据患者痰液量、痰液黏滞度、咳嗽反射等指标将气道管理分为A、B、C、D 4级,并根据气道分级标准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第7天呼吸频率(f)、潮气量(VT)、氧合指数(Pa O2/Fi 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病理生理学及长期健康评分(APACHE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降低肺部损伤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