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时也不定量,有时三餐当作两餐,不然就是大吃大喝一顿,以致出现胃食管反流,常见"烧心"、胸口灼热、泛酸、咳嗽,躺下时胃酸反流加重以致影响睡眠。胃食管反流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造成食管黏膜损伤与其他慢性症状。食管下括约肌无法关紧,胃部空气、食物及胃酸就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是下食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造成食道黏膜损伤与其他慢性症状的一种疾病.下食道括约肌无法关紧,胃部空气、食物及胃酸就会往上跑到食道,其中胃酸刺激食道,常让病患被呛到,导致颈部至下胸部出现灼热感,这就是俗称的烧心.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从肝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芬  陈为 《新中医》2008,40(7):103-103
胃食管反流病(CERD)是指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人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胃酸是本病发生症状和食管黏膜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抑制胃酸分泌,强化和维护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增强抗反流抑制,促进食管及胃的排空能力以及强化食管黏膜的防御功能等措施是西医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涉及微量误吸、食管-支气管反射、食管运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等,目前认为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 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既是胃酸相关性疾病,又是胃肠道动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食管抗反流屏障与食管对反流物质的消除作用下降等因素共同参与完成,造成胃酸、胆盐等攻击因子的错位,引起食管的刺激和损伤。胃食管交界处的下段食管括约肌(LES)的功能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力是食管最主要的抗反流机制,这些抗反流机制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贻强 《光明中医》2007,22(10):55-5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胃酸和胃蛋白酶)甚至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经贲门倒流入食管,使食管黏膜产生炎症、糜烂,甚至形成溃疡、瘢痕、狭窄.内镜下可以观察到食管黏膜的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呃逆、或伴有恶心呕吐及吞咽困难等,长期慢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食管鳞状上皮的异位柱状上皮化生,即Barrett食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本人在临床上运用平逆护胃方结合西药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病,与单纯运用西药组比较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原则主要是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胃酸,减少反流刺激以及改善食管功能等,因此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剑突下烧灼感、灼痛、吞咽困难、泛酸或呕吐等.本病可由感染、化学刺激物、物理损伤引起,亦可继发于食管憩室、肿瘤及贲门失弛缓症等病变.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黏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吞酸"等范畴.袁长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学术研究40余年,系湖南省名中医,在辨证论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袁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袁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反流性病变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等反流引起的炎症,笔者用人参和五灵脂配伍为主治疗胃反流性病变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难治的原因,认为部分是因为诊断问题而导致的"错治",多数则是由于治疗的方向性错误所导致的"误治"。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矛盾不是胃酸分泌过多,而是胃酸到了不该去的地方,是酸错位。抑酸治疗只能减轻反流物中的酸度,对反流本身没有任何作用。从本质上看,除少数结构因素引起的反流外,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一种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西医调整胃肠动力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针灸疗法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遇到胃痛、胃酸、胃胀,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其实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3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中脘穴: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处,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反流等症状和或食管炎,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1].胃酸与胃蛋白酶是反流物中损害食管黏膜的主要成分,胆汁反流,其中的非结合胆盐和胰酶是主要的攻击因子,参与损害食管黏膜[2],发病率及复发率高.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很多经方,历经千年的临床验证,目前仍然广泛用于脾胃系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现就应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体会介绍如下。1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酸、胆汁胰液、胃蛋白酶等胃、十二指  相似文献   

14.
傅遂山 《中医研究》2011,24(2):49-50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因胃酸及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刺激上端咽喉、气管等邻近组织引起的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疾病,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症状。2007年2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GERC 38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芪建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该病发病率较高,常在白天发作,餐时或者餐后反流较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多采用改善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及降低胃酸的药物治疗,但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笔者在郑启仲老中医指导下,应用祖国医学"久病成虚,久病成瘀,脾胃为后天之本",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该病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答:反酸是指胃液反流至口腔的现象。正常情况下,食管与胃连接处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胃内压高,构成压力屏障,具有抗反流作用,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当食管、胃、十二指肠发生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导致食管、胃、十二指肠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增多,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胃逆蠕动增强,胃酸得以反流至口腔。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抗炎等病易发反酸,常伴有烧心、嗳气、胃脘胀痛或闷胀等症状。反酸属中医“吐酸”证,一般由内伤引起,多由恼怒忧郁,伤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粘膜损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与Barretts食管、食管腺癌等严重情况相关,因而此病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前景,结合临床,我们就此病的中医药辨治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吴国健 《家庭中医药》2003,10(12):56-56
常有病人对我们说:“医生,为何我的胃里经常有烧灼感?”这是人们俗称的“烧心”。“烧心”常伴反酸水、易饱、餐后腹部不适及胀气等,一般在进餐后或卧位时发生,亦可由过度弯腰引起。近来研究表明,“烧心”主要是由于胃酸反流到食管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根除HP(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共观察80例患者,以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H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肠溶片与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根除HP,以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24小时食管胆红素监测检测有无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观察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是否出现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或原有胃食管反流是否加重。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HP,结果阴性者54例,阳性者26例,HP根除率为67.5%。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18例,占总数33.3%;未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9例,占总数34.6%。是否根除HP,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经χ^2检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根除HP,与治疗前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对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除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胃酸抑制不充分、非酸反流、食管高敏感性等因素有关.西医通常通过更换质子泵抑制剂、调整质子泵抑制剂剂量或者联用H2受体拮抗剂来有效控制胃酸;通过促进动力、肌松药、黏膜保护剂控制非酸反流;Stretta射频技术、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对重症、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