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4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便利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8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8周干预结束后,实验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227,P<0.05).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RPFS得分较8周前无显著变化(t=0.885,P>0.05).而对照组RPFS得分较8周前明显升高(t=5.379,P<0.01).结论 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随化疗进行而导致的癌因性疲乏的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任定珺  丁密 《全科护理》2023,(13):1772-1775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方式对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病人术后自我效能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在医院接受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10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方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和中文版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CRF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GSES评分及SUPPH量表正性态度、自我减压及自我决策维度评分比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CRF量表心理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疲乏对生活的影响维度评分比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病人围术期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方式可有效提高病人术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和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缓解病人术后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4.
白焕峰  朱淑静 《护理研究》2009,23(32):2929-293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子宫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子宫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治疗组(34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 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8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PF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RPFS得分较8周前明显升高.[结论]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子宫癌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癌因性疲乏。结果观察组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Herth希望水平量表3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改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协同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护理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及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癌介入治疗后病人癌因性疲乏感,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病人躯体及心理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居家有氧运动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研究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24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于干预前、第4、8、12、16、20和第24周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量表测定.结果:试验组的疲乏分数在有氧运动干预第4、8、12、16、20、24周较之对照组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结论:实施早期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群体康复对老年食管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8例食管癌术后第1次化疗结束后具有癌因性疲乏病人通过便利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居家有氧运动,观察组采取4周的社区群体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在下一个化疗周期开始时(4周)通过修订的 Piper 疲乏量表(RPFS)对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4周干预结束后,对照组1例病人未按计划完成有氧康复训练;观察组病人 RPFS 评分及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群体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轻食管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康复效果优于居家有氧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白焕峰  朱淑静 《护理研究》2009,(11):2929-293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子宫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子宫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治疗组(34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8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PF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RPFS得分较8周前明显升高。[结论]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子宫癌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10.
谢桂兰  常瑞  王晶 《妇幼护理》2022,2(19):4382-4384
目的 探讨病发乳腺癌后综合护理对发病对象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诊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实施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状态、化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自我负担感.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PF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PF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化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干预中,能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化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降低自我负担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190例乳腺癌化疗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00%,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发生率分别为97.89%、97.89%、98.42%.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得分以躯体疲乏得分最高(12.58±4.81)分,情感疲乏次之(7.36±2.90)分,认知疲乏得分最低(6.58±2.76)分.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负相关(P<0.05或P< 0.01).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偏低.癌因性疲乏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以提高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运动方案进行规律运动锻炼8周。术后第1天、术后第8周采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化疗病人术后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孙小琴 《当代护士》2013,(12):64-6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5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癌因性疲乏的自我效能干预。利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2组患者的CRF程度。结果干预前2组疲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疲乏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缓解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放射治疗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Piper疲乏量表的得分配对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6周的有氧运动干预。6周后使用Piper疲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周后Piper疲乏量表得分观察组(3.56±0.98)分,对照组(5.42±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的8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护能力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常规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健康教育、认知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等系统化护理干预.简易疲乏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比较两组病人的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4 w后,干预组病人较对照组疲乏程度减轻,生活质量功能提高.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肺癌化疗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霍佳讯  岳萌  毛亚萍 《全科护理》2022,20(5):651-653
目的:探讨瑜伽及冥想训练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病人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医院收治的89例GTT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支持性照顾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瑜伽及冥想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化疗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Piper癌因性疲乏量表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冒险量表(CHLC)、强势他人量表(PHLC)、内控量表(IHLC)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量表(SUPPH)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及冥想训练可明显改善GTT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变病人的心理控制源,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但对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20.
张莉玲  何远梅  钟瑞芳  吴晓清 《全科护理》2021,19(10):1349-1351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热敷联合穴位按摩。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评估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