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用于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施行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组(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射频治疗中MAP、HR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射频治疗中,MAP、HR与全麻组比较,升幅较小(P<0.05),术后两组均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丙泊酚总用量、术后恢复时间联合麻醉组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用于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均安全有效,联合麻醉组术后苏醒快,术中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小儿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F组)和单纯全身麻醉(D组),每组30例,术前F组用0.5%利多卡因10 ml在双侧扁桃体窝行局部浸润麻醉,D组用生理盐水10 ml进行对照。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及手术结束时(T2)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F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T1、T2时F组HR、MAP明显慢于或低于D组(P<0.05);F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均明显减少D组(P<0.05或P<0.01)、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能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术后镇痛及尽快苏醒,减少术后躁动,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B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中不同时间点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术中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离开手术室时间早,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全身麻醉组术中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同时表现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小、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血清IL-4、IFN-γ和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局部麻醉组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行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T1)和手术开始后1 h(T2)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在T1和T2时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T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在T2时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局部麻醉组患者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够明显提高肺癌患者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炎能力。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切除术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丽萍  黄立桂  曹青  董桃花 《江西医药》2010,45(11):1125-1127
目的比较在局部麻醉和全身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341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手术治疗效果、麻醉效果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全身静脉麻醉的治疗效果、麻醉效果均优于局部麻醉组(P〈0.05),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局部麻醉组(P〈0.05)。结论腭扁桃体切除术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比局部麻醉更安全、出血量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闫建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2):1604-1606
<正>腹股沟疝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不同程度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老年人常因严重的内科疾病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由于局部麻醉对身体生理干预小,安全性好,局部麻醉在老年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因其麻醉效果确切,对胎儿影响小,一直是国内较为推崇的麻醉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剖宫产产妇采用全身麻醉后易发生胎儿呼吸抑制,因此限制了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使得一些不适宜采用椎管内阻滞麻醉的剖宫产术,只能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由于局部浸润麻醉镇痛的不完善性,从而增加了产妇的风险和手术操作的难度。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或椎管内麻醉失败的产妇,应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安全、无痛,顺利完成手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需进行经股TAVR的病患98例并随机分成局部麻醉组(LA)及全身麻醉组(GA),分别实施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并于手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后30 d死亡率,瓣膜旁反流,重症监护时间,中风,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大血管损伤,感染和急性肾损伤以及3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30 d死亡率结果显示,LA组(4.08%)与GA组(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术均出现轻度的瓣膜旁反流(LA48.9%VS GA 57.0%,P>0.05),且在LA麻醉中患者中出现一例重度的瓣膜反流。重症监护时间结果显示,在LA组中,平均重症监护时间为2.9 d,GA组为3.5 d(P>0.05);此外,无中风,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大血管损伤,感染和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而3年生存率结果显示,LA组为79.5%,GA组为81.6%(P>0.05)。结论 TAVR手术中采用LA与GA具有相似的短期与长期结果,然而,采用LA是否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瓣膜反流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60例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3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H0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_1、H_2、H_3、H_4时段,实验组患者的MAP、HR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比较显著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麻醉恢复期寒战药物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正常状况下,人体通过体温调节系统维持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从而有效地进行各种生理和代谢功能。麻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影响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若周围环境又较为  相似文献   

11.
蒋蕤  王剑平  高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888-2890
目的:比较择期剖宫产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在手术等待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短期评估等的差异.方法:100例ASA Ⅰ~Ⅱ择期剖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50):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组(EA组).观察两组病例麻醉用药至手术开始时间(T0),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1),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在新生儿Apgar评分,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用药至手术开始时间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择期剖宫产麻醉,全身麻醉是较安全而有效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2.
应用氯胺酮麻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156-157
麻醉系指用药物或非药理性方法使人体局部或全身暂时失去知觉,麻醉的目的是为解除患者手术的痛苦,但是,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安全与康复理所当然成为麻醉医师追求的重要内容。所以,探讨与总结不同麻醉方法的利弊既重要又必要,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7,(2):96-10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剖宫产手术15例,心功能Ⅲ或Ⅳ级,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复合局部麻醉下行剖宫产。记录患者麻醉开始前(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娩出时(T3)、麻醉结束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全部产妇手术顺利,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与麻醉前相比,胎儿娩出后MAP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各时点患者SpO_2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各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流产1例,极低体重儿,家属放弃治疗。早产和足月产16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 222.81±596.43)g,1 min Apgar评分(7.13±1.67)分,5 min Apgar评分(8.75±1.00)分。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可安全应用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105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全麻)组、局部麻醉(局麻)组与硬膜外麻醉(硬麻)组,各35例。对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麻组麻醉效果最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5 d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局麻组与硬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麻、硬麻相比,全麻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认知功能影响最大,在为老年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取适当麻醉方式,促进患者术后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方法将200例年龄>60岁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洛酮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3、5d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MMSE)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药物的影响作用。结果纳洛酮组较对照组而言,术前术后MMSE评分的差距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对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69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硬麻组)和67例接受局部麻醉(局麻组)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辅助用药和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伤口并发症、麻醉并发症以等方面比较(P<0.001、P<0.01、或P<0.05),局麻组明显优于硬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是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最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组,观察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结果观察组的SP、DP及HR在诱导后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但对照组在切皮、插管、拔管、术中强刺激时点SP、DP及HR均较诱导前值升高。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6±3)min,拔管时间为(7±2)min,清醒时间为(18±4)min;对照组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13±2)min,拔管时间为(19±1)min,清醒时间为(33±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深度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行小儿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对照组(全身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意外,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高,术后出现尿潴留例数少,刺激患儿可睁眼或肢动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确切,且麻醉用药量少,对小儿生理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11月在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45例)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50例)。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麻醉组患者的MAP、HR在切皮前和切皮后1h较麻醉前波动较大,2组患者的SpO_2水平均较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麻醉前的皮质醇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全身麻醉组的上述指标在切皮前和切皮后1h时变化较复合麻醉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麻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低于全身麻醉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麻醉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腰-硬膜联合阻滞辅助浅全身麻醉和单纯插管全身麻醉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可行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成功实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阻滞(A组)与插管全身麻醉(B组)两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B组采用插管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5min后的HR、SBP、DBP、MAP和SpO2值。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HR、SBP、DBP、MAP和SpO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5min后,B组患者的HR、SBP、DBP、MAP均低于A组,而SpO2则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是一种麻醉效果更好、更为经济使用的麻醉方式,适合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