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IBD患者存在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可重建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对IBD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但目前FMT的临床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粪菌移植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人体肠道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参与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在肠道内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将诱发疾病。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称肠道微生态重建,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患者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措施[1]。随着医学的发展,FMT这类特殊的器官移植已被广泛关注,因其对肠道微生态具有调节作用,已成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等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2]。尽管FMT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于FMT临床应用及护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本文通过对FMT文献的回顾,从发展史、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进行概述,为制订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激素依赖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有效率和缓解率均优于安慰剂,而且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但是FMT发挥作用的机制、移植细菌的质量控制、移植的方法、次数以及影响FMT细菌定植的因素等均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8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行FMT治疗的28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移植前做好入院宣教、供体筛查、心理护理;移植后做好饮食指导及不良反应观察。FMT治疗后随访12周,观察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第12周,病人显效16例(57.1%),有效9例(32.1%),无效3例(10.7%)。治疗后不同时间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行FMT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病因未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发病人群多为青年,IBD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近年来,IBD的治疗观念有所改变,认为症状控制并不是治疗目标,而更强调黏膜愈合及改变自然病程。观念改变引导的IBD治疗相对更加积极,如认识到对难治性、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IBD)专业护士护理信息能力与知识共享行为现状,并探讨IBD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的知识共享行为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3月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18家收治IBD患者病区中的38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信息能力和知识共享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BD护士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122.79±22.53)分,知识共享行为总分为(59.30±17.30)分,护理信息能力与知识共享行为呈正相关(r=0.654,P<0.01)。分层回归显示,控制一般人口学资料后,护理信息能力能够解释知识共享行为总变异的24.3%。结论 IBD专业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共享行为可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tative colitis,UC)与克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上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目前,IBD病因尚未明确,针对炎症性肠病病理、生理等研究不断进行,随着对IBD的深人了解认识,原有治疗方法、治疗药物的改进及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制剂运用于临床,尚有多种药物于研究中,现对IBD近来年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有关。IBD在国外特别是白种人中发病率较高,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在国内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近年来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一些新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疗效。对IBD的治疗,目前着眼于控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以有效控制疾病发作和维持缓解。传统治疗IBD的三大类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仍是治疗IBD最常用的药物。随着IBD发病…  相似文献   

9.
姜慧卿 《临床荟萃》1991,6(10):435-43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氏病(Crohn Disease,CD).三十余年来IBD的药物治疗主要局限于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 SASP)和皮质类固醇,尽管收到了一定疗效,但常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和甲硝哒唑(Metronidazole)对CD有效;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tropin,ACTH)对某些重症UC疗效明显.本文仅就IBD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林艳  郑长青 《华西医学》2015,(3):565-568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趋势也非常明显。现有的IBD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近年来干细胞在IBD治疗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目前的研究多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治疗IBD。HSCT用于治疗IBD的可能机制包括基因治疗、直接参与受损肠黏膜修复及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等方面;MSC用于治疗IBD的可能机制包括在受损肠道局部定植参与修复、免疫调节功能及促进损伤局部微循环重建等功能。HSCT及MSC在IBD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和研究空间。现就干细胞在治疗IBD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深化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适应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的需要和国际护理学科发展相接轨的现代护理模式,探索适合我国护理工作特点的整体护理模式,如何完善和深化整体护理最佳模式势在必行。提出深化整体护理应在遵循整体护理模式原则的基础上,以循证护理思想为指导,护理模式应与人性化护理模式、个体化护理模式、整体化医疗护理模式、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按职称上岗,三位一体"护理模式相结合,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整体护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黄海珊  张静平  邓小梅 《护理研究》2005,19(11):945-947
综述了乳腺癌病人在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提出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护士作为乳腺癌病人的重要支持者,应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总结2020年8月-2022年3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感染科3例糖原累积症IXa型患儿的护理经验, 经过5-15天治疗护理后病情平稳出院。住院期间注意预防术后出血,饮食管理是重点,加强心理护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腹部B超、肝功能和血糖。  相似文献   

14.
肠造口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娜  蔡立春 《护理研究》2007,21(9):2285-2287
从心理护理、造口护理、康复期护理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肠造口病人护理的发展,并提出今后要重视造口治疗师的培养、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胡柏梅  王艳芳 《护理研究》2007,21(3):202-203
回顾分析我国骨肿瘤的研究现状及相应的护理,提出:对恶性骨肿瘤,只要具备重建条件,应争取保肢并综合治疗,并进行全身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方面的注意要点和护理体会。 方法 收集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11例 ,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的变化,开展严格基础护理、加强卫生宣教,同时加强针对伴随症状和使用药物过程中的特别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都有淋巴结肿大,并符合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木村病并同时存在器质性肾脏病变;经药物治疗结合严格护理,所有患者病情好转。 结论 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方面应加强基础护理和根据不同伴随症状和服药情况的针对性护理。  相似文献   

17.
癌症病人疼痛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升萍  贺葵  胡芳 《护理研究》2005,19(18):1604-1605
介绍了癌症疼痛的药物、化疗、放疗、神经破坏、手术、心理、气功、物理等止痛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展望疼痛治疗护理走多学科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癌症病人疼痛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升萍  贺葵胡芳 《护理研究》2005,19(8):1604-1605
介绍了癌症疼痛的药物、化疗、放疗、神经破坏、手术、心理、气功、物理等止痛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展望疼痛治疗护理走多学科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nursing contribution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CDM) and identifies a number of key nursing activities within CDM both at the individual patient and care system levels. The activities were identified following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60 reports and studies of nursing practice) relating to three tracer disorders: diabet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multiple sclerosis. The paper examines these activities collectively to generate models expressing some of the core functions of nursing within CDM. The paper illustrates some of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nursing roles within CDM. More fundamentally, the paper questions the position of nursing in relation to the technologies that define CDM systems and proposes four levels of contribution: the nurse as technology; the nurse as technologist; the nurse as system engineer; and the nurse as architect. These different levels reflect distinctions in the nature of the nursing gaze and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health care workforce.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how nurses are failing to develop the evidence for their practice in CDM.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some clear principles 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in CDM.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inciples should not be rule-bound but define a distinctive nursing gaze that will positio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within the health care system and in relation to other professions. The gaze should incorporate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patient and the care system that they inhabit.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现状,探讨和研究社区护士的培养方案。方法采用在复旦大学编写的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士现状认同调查表基础上修改的调查问卷,对临沂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3.57%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认为缺少社区护士,47.14%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认为社区护士的知识技能落后是目前制约社区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的40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中,只有老年慢性病护理这一项有超过30%社区管理人员认为他们的社区护士能经常做。结论要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和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在职社区护士的知识技能培训、在学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以及社区护士脱产培训等方式发展社区护理,满足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