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农村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基层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儿保门诊就诊的265例12月龄儿童,接受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筛查,对筛查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5例儿童中,筛出可疑+异常儿童48例(18.11%),发育迟缓主要集中于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大运动能区次之(P〈0.01)。切年龄线项目发育绝大多数落后于量表。该镇农村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相对落后,各能区发育不均衡。其中抚育人文化、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和12月龄头围大小对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鼓励父母抚育婴儿,掌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知识和技巧,加强婴儿运动锻炼,提倡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区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和影响小儿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早发现发育迟缓儿童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对密云区檀城社区8月龄婴儿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简称DDST)筛查,用婴幼儿发育检查法(Gesell量表)进行诊断.结果 1 798例8月龄儿童DDST筛查结果正常1 704例,占94.77%,筛查阳性小儿94例,占5.23%;其中发育迟缓小儿21例,发育迟缓检出率为11.68‰;高危儿DDST筛查阳性率和发育迟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83、24.31,均P<0.01);母亲学历在大专以下水平者其子女DDST筛查阳性率高于母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P<0.01),母亲学历在大专以下水平者其子女发育迟缓检出率高于母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结论 密云区婴幼儿发育迟缓检出率高;高危儿易发生发育迟缓,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婴幼儿易发生发育迟缓,应加强密云区孕产期保健,减少高危儿数量、提高母亲受教育水平,降低发育迟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村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农村12月龄儿童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进行筛查。结果 265例12月龄儿童共筛查出智力发育可疑/异常儿童48例,检出率为18.11%。年龄线左侧项目发育迟缓主要集中于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14.34%)和大运动能区(7.17%),不同能区迟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年龄线项目除"会表示需要"项目发育提前外,其余项目发育均落后于量表。主要抚育人文化程度、出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及头围发育水平是影响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建议父母亲自抚育婴儿,掌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知识和技巧,加强婴儿运动锻炼,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0~3岁儿童智能发育状况。方法采用美国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进行儿童发育筛查,并对可疑、异常儿童进行追踪调查。结果筛检婴幼儿1 201例,正常率为87.34%(1 049例),可疑率为9.41%(113例),异常率为1.25%(15例)。异常和可疑儿童的主要看护人为祖母外祖母占58.59%,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75.78%,职业为农民的占69.53%。DDST筛查的4个能区中,精细动作—适应性和大运动的发育迟缓项目明显多于个人—社会能力和语言能区。0~6月组和7~12月组儿童的可疑+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13~24月组和25~36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P0.05)。结论农村开展DDST筛查十分必要,可对正常儿童进行预见性指导,发挥其发育潜能;对可疑和异常儿童能及早发现发育偏离,进行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0~1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监测情况,评估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监测管理模式进行,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所有在东城区南片辖区内保健科做保健管理的0~1岁儿童,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进行监测,从2015年开始,增加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法。 结果 2009-2016年,发育迟缓筛查阳性率由2009年的1.94%上升到2016年的3.03%;阳性转诊率由2009年的14%上升到2016年的65.57%;2016年发育迟缓的患病率显著升高,由2009年的1.17‰上升到2016年的8.78‰。 结论 实施有效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监测及保健管理模式,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发育迟缓儿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金牛区幼儿园幼儿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筛查现状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10—12月,以成都市金牛区幼儿园20 41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应年龄组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预警征)分别进行发育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用于预警征筛查阳性的多因素分析。结果2岁儿童预警征筛查阳性率最高为语言能区(6.12%),2.5,3岁儿童最高为个人社交能区(1.70%,1.76%),4,5岁儿童预警征筛查阳性率最高为精细运动能区(2.04%,1.0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预警征筛查阳性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家庭结构、异常出生史、每天电子屏幕暴露时间>2 h、每天夜间睡眠时长、年龄等(P值均<0.05)。结论 在幼儿园定期进行预警征筛查十分必要。应结合儿童各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对照护人、幼儿园教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同时应重视儿童睡眠健康,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查农村3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潜在转诊和干预需求,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设计,2016年7-9月在贵州和山西各1个贫困县中以村为单位整群抽样,样本村中所有3岁以下且满3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适应年龄组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预警征)分别进行发育筛查。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别用于发育偏异发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298名儿童,其中89例(6.9%)早产儿,341例(26.3%)家庭贫困,559例(43.1%)留守儿童。调查儿童中有126例(9.7%)预警征筛查阳性,即发育偏异。但其中大部分偏异程度较轻,71.4%发育偏异儿童只出现4项中的1项预警征象异常。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早产儿发育偏异风险高于非早产儿(校正OR=2.193,95%CI:1.225~3.927),而且发育偏异发生与预警征问卷年龄组内细微月龄差距有关,组内月龄增大,发育偏异风险降低(校正OR=0.823,95%CI:0.701~0.967)。结论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可以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时发现发育偏异。发育偏异的发生与早产有关,且对同一预警征问卷组内月龄差异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查农村3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潜在转诊和干预需求,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设计,2016年7-9月在贵州和山西各1个贫困县中以村为单位整群抽样,样本村中所有3岁以下且满3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适应年龄组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预警征)分别进行发育筛查。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别用于发育偏异发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298名儿童,其中89例(6.9%)早产儿,341例(26.3%)家庭贫困,559例(43.1%)留守儿童。调查儿童中有126例(9.7%)预警征筛查阳性,即发育偏异。但其中大部分偏异程度较轻,71.4%发育偏异儿童只出现4项中的1项预警征象异常。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早产儿发育偏异风险高于非早产儿(校正OR=2.193,95%CI:1.225~3.927),而且发育偏异发生与预警征问卷年龄组内细微月龄差距有关,组内月龄增大,发育偏异风险降低(校正OR=0.823,95%CI:0.701~0.967)。结论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可以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时发现发育偏异。发育偏异的发生与早产有关,且对同一预警征问卷组内月龄差异敏感。  相似文献   

9.
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发育迟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学龄前儿童发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10-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市区内的3所幼儿园3~6岁儿童,对1338名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家庭状况”和“发育行为状况”(中文版《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分为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及个人一社会5个能区的发育状况.结果 1173名儿童发育正常,可疑发育迟缓率为16.07%,其中沟通能区迟缓率最高(6.13%),其次为粗大动作能区(5.53%)、解决问题能区(4.04%)、精细动作能区(3.96%)和个人一社会能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育迟缓更常见于男童(OR=1.77,95%CI=1.29~2.44),月龄36~ <42(OR=3.57,95%CI=2.24 ~ 5.69)和父亲文化程度较低(OR=1.90,95%CI=1.12~3.23).结论 武汉市学龄前3~6岁儿童不同能区发育迟缓有一定的检出率,发育状况受到月龄、性别以及父亲文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地区流动儿童、常驻儿童智能发育现状和影响因素;比较两类儿童智能发育差异,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在家中对儿童进行智能发育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出生,在北京市西城区某社区医院进行常规保健的儿童,于规定月龄(8~9月)接受北京市标准化丹佛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筛查者共1 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常驻儿童757例,流动儿童543例。使用DDST评价儿童智能发育水平;通过《北京市儿童保健手册》获取儿童基本情况和围产期情况,对可能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组儿童发育迟缓阳性率(9.6%)高于常驻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驻组、流动组儿童在DDST筛查四个能区的测试中,表现为常驻儿童语言能区通过率较高,流动儿童大运动能区通过率较高。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无高危出生因素、常驻儿童是筛查结果正常的保护因素。结论常规工作中加强对有高危出生因素儿童、流动儿童智能发育的关注。指导家长进行发育训练时,可根据常驻、流动儿童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在县、乡、村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培训妇幼医生,随机抽取部分县区为实验组(最后参加统计者1266名),另一部分县区为对照组(最后参加统计者1243名),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监测妇女情绪,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DDST)监测儿童智能发育,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2~3岁家长用)评价儿童的行为发育,监测时间自孕期围保门诊建卡至分娩后2年(即儿童满2岁)。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年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21.41%、50.93%,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58%、11.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DDST出现可疑和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69%、6.52%,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0.43%、16.4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期心理干预简便易行,能有效地预防妇女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智能发育筛查情况,为早产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出生且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1 075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出生体重进行分组,出生体重为2.5~4.0 kg设为正常出生体重组,共253例;体重<2.5 kg设为低出生体重组共822例。使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量表(DDST)对早产儿行智能发育筛查。比较两组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发育迟缓项目分布及发育迟缓能区个数。结果 经DDST结果显示,正常出生体重组可疑与异常发生率低于低出生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组可疑和异常结果,主要分布于大运动,其次为精细动作;正常出生体重组可疑和异常结果,大运动占比较高,其次为精细动作。两组发育迟缓项目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组共204例1个发育迟缓能区,57例2个发育迟缓能区,31例≥3个发育迟缓能区;正常产出生体重组共44例1个发育迟缓能区,6例2个发育迟缓能区,2例≥3个发育迟缓能区。两组发育迟缓能区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概况,为指导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行Gesell发育评估的2 178例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数据完整者1 979例,其中男童约占76.5%(1 514/1 979),女童约占23.5%(465/1 979),且不同月龄段男、女童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52,P<0.05)。语言能区发育缺陷比例高达86.2%,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交行为、精细动作及大运动能区发育缺陷比例分别为68.6%、68.0%、57.3%及52.8%。男童语言能区发育缺陷比例高于女童(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语言能区发育缺陷程度与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能区发育缺陷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1、0.795、0.676、0.690,P<0.001)。结论 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中语言发育缺陷问题突出,且伴其余能区不同程度发育缺陷,尤其应重点关注男童语言发育,早期对儿童进行以语言发育为主的全面智能发育干预应作为临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早期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以期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功能;方法:对1~3岁发育迟缓儿童40例采用CHAT-23-A、ASD早期行为标志既预警征象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结果:40例发育迟缓儿童筛查阳性5例,阳性率12.5%,其中4例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占10%,正常对照组儿童40例,阳性1例,经干预后进一步检查排除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结论:部分孤独症儿童早期可以表现为发育迟缓,因此对发育迟缓儿童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发现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中文版和丹佛尔发育筛查测验(DDST)两种常用婴幼儿发育筛查量表在临床应用的结果一致性,为临床评估婴幼儿发育不良选择合适量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1日—2020年4月30日期间在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355名儿童的ASQ-3中文版问卷和DDST筛查评估结果。比较两种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分析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语言能区和个人-社会能区4个能区发育筛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ASQ-3量表筛查阳性率高于DDST量表,除大运动能区外,在精细运动能区、语言沟通能区、个人-社会能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2、6.424、60.634,P<0.05或<0.01)。Kappa检验对两种筛查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4个能区Kappa值均在0.4以下,提示这两种发育评价筛查量表在4个能区的一致性均较低,大运动能区的Kappa值相对较高(Kappa=0.317,P<0.001)。结论 ASQ-3中文版和DDST两种婴幼儿发育筛查量表临床应用于筛查3~60月龄的婴幼儿神经发育行为,筛查结果一致性低,亟需进一步研究指导临床应用,提高婴幼儿发育筛查量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0~18月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相关规律及特点。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制的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对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共24 428名0~18月龄儿童进行五大能区及总发育商的测评。结果 0~18月龄儿童总发育、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行为发育迟缓检出率分别为1.7%、13.9%、9.4%、12.8%、9.7%、7.4%。男童总发育迟缓检出率及各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均高于女童(1.9%1.5%、15.3%14.1%、9.6%9.4%、13.2%12.3%、10.1%9.2%、7.4%7.5%),2、3月龄及13~18月龄儿童总发育迟缓检出率高于其他月龄组儿童(3.0%、2.3%、4.7%);不同年龄组儿童五大能区及总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月龄大动作发育较其他月龄落后;3月龄精细动作较其他月龄落后;1、3月龄适应能力发育较其他月龄落后;13~18月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及总发育商较其他月龄落后。男童各能区及总发育商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童总发育迟缓检出率及各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均高于女童,需多关注男童各能区发育情况。3月龄及13~18月龄是筛查发育迟缓的重要时间节点,不同月龄需针对不同的能区着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岁以内存在早期孤独症预警征象儿童进行跟踪随访及家庭干预,探讨其与存在临床表现但未进行家庭干预儿童的孤独症筛查结果及与智能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筛查出1岁以内存在预警征象的儿童(实验组)和18~24月存在孤独症临床表现的儿童(对照组),在18~24月进行CHAT-23量表和儿心量表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CHAT-23量表筛查结果可疑和异常人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总发育商均低于正常儿童,但以对照组儿童落后明显,尤以语言和社会交往落后明显,各能区之间除大运动、语言两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CHAT-23量表两组儿童单项阳性率比较,发现多组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7项核心项目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筛查存在孤独症预警征象儿童,早期家庭干预,能在一定程度是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并提高其智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编制适宜社区使用的0~1岁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筛查方法,为儿童脑瘫早期筛查与监测提供方法。方法 1)筛查方法设计:设计1~12个月龄的每月筛查内容,通过专家论证。2)信度、效度及应用研究:整群抽样1~12月龄婴幼儿2 711名,设计筛查阳性(n=59)与阴性病例(n=177)对照,进行重测信度研究;对阳性组和阴性组均进行DDST筛查,研究校标关联效度,对转诊的阳性儿童(n=32)评估发育情况及肌张力情况,进行应用研究。3)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信度:具有专家信度;重测信度100%。2)效度:具有校标关联效度。运动筛查阳性与DDST结果及大运动迟缓阳性显著相关(r=0.77,P=0.000)。3)应用:筛查阳性率为2.18%。筛查阳性确诊运动发育迟缓65.63%,确诊运动发育迟缓和运动边缘状态率为100%,伴有肌张力异常43.75%。重症病例确诊脑瘫、中枢协调障碍、肌张功能不全各1例。结论本筛查方法适合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在系统体检时对0~1岁婴幼儿进行运动发育迟缓筛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厦门市石塘社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和营养状况,为优化社区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石塘社区2019—2022年体检儿童母乳喂养方式和儿童预警征象(WSC-MBD)筛查结果,用Z评分法评价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结果 石塘社区2019—2022年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54.1%,其中男童1月和3月喂养率均低于女童;≥3月龄儿童WSC-MBD筛查通过率均>95.0%,男童在24、30和36月龄筛查通过率均低于女童;男女童WAZ评分(weight for age Z score)在3月龄达最高、在30月龄最低,男童在3、12、18、24和30月龄的年龄别身高H(L)AZ评分均低于女童,在1、3、18、30、36月龄的身高别体重WH(L)Z评分均高于女童;3岁儿童低体重发生率0.7%(57/7 849)、生长发育迟缓率0.5%(43/7 849)、消瘦率0.9%(74/7 849)和肥胖率2.2%(176/7 849);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和消瘦发生率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月龄男童肥胖发生率均高于女童。结论 厦门市石塘社区0~3岁儿童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及体格发育水平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011-2015年北京市0~1岁儿童发育迟缓社区筛查状况.方法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对辖区内0~1岁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筛查,并按工作常规要求网上逐年直报2011-2015年儿童发育迟缓筛查数据,分析5年度的筛查率和达标情况.结果 2015年0~1岁常住人口(户籍+非户籍)发育迟缓筛查率为91.40%,户籍为92.12%,非户籍为90.10%,达到十二五指标.有18个区县常住人口、17个区县户籍人口、15个区县非户籍人口筛查率超过85%.北京市城区、近郊、远郊均达到85%.结论 加大发育筛查人员培训力度、加强非户籍儿童发育筛查工作的管理力度并根据地区情况分类管理、借助政府项目推动是提高发育迟缓筛查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