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宣教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及髋关节功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对优化其生活质量与康复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APA模型下阶段式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接收的108例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HAPA模型下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于入院1 d、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运动恐惧、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运动恐惧综合评分均低于入院1 d(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入院1 d(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PA模型下阶段式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恐惧感知,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功能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总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总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在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月1日收治的35例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2月1日~10月1日收治的37例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健康行为[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S-QOL、HPL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痉挛程度,增强健康行为,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李结枝  郭敏 《全科护理》2021,19(13):1792-1794
目的:分析基于健康行为过程理论(HAPA)的护理管理在牙体牙髓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48例牙体牙髓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管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咀嚼功能(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管理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牙体牙髓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咀嚼功能,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柳 《全科护理》2021,19(21):2954-2958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96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干预,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同时有利于病人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赵慧丽  王玲玲  吕银雪 《全科护理》2021,19(27):3819-3821
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宣教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将2019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情景式健康宣教.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估两组病人心境状态和护理服务质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境状态、护理服务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积极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心境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保证性、可靠性、反应性、有形性、移情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境状态,促进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罗露明  蓝方明  李忠莲 《全科护理》2023,(20):2805-2809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腰椎术后恐动症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87例腰椎术后恐动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恐动症评分量表(TSK)、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评定表(JOA)及康复自我效能表(SER)评分。结果:术后1周、1个月、2个月观察组病人TSK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JOA评分及S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HAPA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可降低腰椎术后病人的恐动症程度,有利于病人功能锻炼自我效能养成,促进其腰椎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杭琤  丁琰俊  张侃  缪艳翎 《全科护理》2021,19(18):2580-2583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模式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模式,以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进行评估及干预.干预3个月后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EORTC)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评定量表(QLQ-C30)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记录观察组住院阶段及出院后3个月各领域护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护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住院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马哈系统进行系统评估并实施延伸照护模式能改善食管癌术后病人的健康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糜群  张全月 《全科护理》2021,19(5):646-648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胃肠功能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对方式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病人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胃肠功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应对方式及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医学应对问卷(MCMQ)“面对”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两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联合胃肠功能干预在食管癌根治术病人中应用能明显改善其术后应对方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吕长华  姜学爽 《全科护理》2022,20(6):765-768
目的:探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病人心功能、健康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健康行为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康复护理模式能更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病人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动机,促进心功能指标与心脏康复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79-1480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后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孙洁  唐秀芳 《全科护理》2021,19(7):935-938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9年9月在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围术期病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曹婷婷  李惠  白晓明  高杰 《全科护理》2021,19(30):4242-4244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清洁间歇导尿(CIC)的强化护理对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妇科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接受CIC治疗的宫颈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CIC强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首次排尿残余量、残留尿量低于50 mL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病人实行宫颈癌根治术后CIC强化护理可促进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所收治的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前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评价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构建患者规范的用药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典凤丽  王雪梅  夏俊杰 《全科护理》2021,19(35):5013-5015,5040
目的:探讨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96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疾病管理行为、预后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健康管理行为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饮食管理、康复锻炼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并发症管理、用药管理等)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首次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躯体功能状态、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状态、社会功能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健康管理行为和健康知识,有利于恢复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胃肠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14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疾病认知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评分(SSA)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健康教育可改善鼻咽癌放疗病人吞咽功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功能康复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康复护理管理小组,前意向阶段实施行为信念干预,意向阶段实施行为计划干预,行动阶段实施自我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中危险感知、积极结果预期、行为意愿、自我效能、行为计划评分及患膝关节活动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干预措施能更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效果,促进患膝功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曹静  蒋莹莹 《全科护理》2021,19(9):1244-124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2例尿毒症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且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