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老年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形成老年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5MIE法、风险感知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小组讨论初步确立老年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经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修改。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6,0.81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73,0.158(P<0.001)。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为0.000~0.240。最终构建的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老年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护士风险感知结局指标体系、病人风险感知结局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老年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可为形成老年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风险预警模型及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深入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姑息照护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发展居家姑息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非结构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晚期癌症患者开展定期随访、家庭病床、临时出诊等居家姑息服护服务,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归纳影响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开展的3个主题为政策环境因素、服务供方因素、服务需方因素.结论:居家姑息照护服务的开展需要政策支持,完善杜区卫生服务和提高公众信任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为门诊就诊的66例患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病人的健康评估及康复指导、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及生活健康指导、居家护理技术服务、电话随访及指导就诊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及健康维护的实施计划、设立免费护理咨询门诊等,比较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前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等改善效果,同时对服务对象进行护理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效果优于实施前(P0.01);66例老年病人认为非常需要护士提供延续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16%。[结论]为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居家延续护理的需求。方法 2016年6月至8月,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社区内14名慢性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延续护理均表现出积极、急迫的态度。主要需求包括疾病和康复相关知识、心理慰籍关怀服务、疾病康复护理、日常安全帮助、医保政策支持。结论应支持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加强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专业化居家延续护理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意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对50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提纲包括"您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何不满意?"、"您在医院住院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住院治疗期间,您对医疗费用是否清楚,对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的合理性满意吗?"等。结果共提炼出9个主题,分别为医疗费用高、服务态度差、医院环境差、医疗技术不高、就医时间长和手续繁琐、治疗效果不理想、满足患者要求不及时、医院管理欠佳、缺乏信任等。结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意因素包含多个层面,应从政府部门、医院管理机构和医护人员自身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完善相关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8—9月,对在上海市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5例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分析其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的了解情况、体验感受及改善建议。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社区患者对居家中医护理项目的了解和体验情况,提炼出以下6个方面的主题:对中医居家护理项目了解程度低、认为居家护理有诸多优势、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充满信任和期待、对开展居家中医护理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希望制订合理的出诊收费标准、希望提供规范与高质量的居家服务。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了解程度低但需求程度较高,安全与费用是患者主要担忧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该服务的推广力度,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完善相关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老年人的视角来探讨社区护士主导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为构建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1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主题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老年人的视角提炼出5个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源配比不均衡,老人经济条件不足,社区护士待遇低,社区护士养老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欠缺,社区护士的社会价值降低。结论大部分老年人对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居家养老接受度不高,社区护士主导居家养老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社区护士应加强各项养老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政府和社区应加强对社区护理的宣传,以提高居民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并整合护士进行居家远程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arane library、Embase、CINAHL、Scopus、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依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质性研究的评价工具与整合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53个结果,18个类别,4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提高护理质量与护士形象,减轻患者负担,促进精准护理;整合结果2:居家远程护理服务的阻碍因素;整合结果3:居家远程护理服务的促进因素;整合结果4:对居家远程护理的担忧与需求。结论居家远程护理服务的开展,促进护士职业成就感的提升,有利于减少医疗服务差距、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同时,需给予护士足够的资源与技术支撑,强化护士专业知识、沟通与数字化能力的培训,建立专业化、系统化居家远程护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对从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1月至4月抽取淮安市城区及周边24家社区医院305名社区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社区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自编《社区护士从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知信行调查问卷》调查社区护士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305名社区护士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知信行调查问卷总分为(112.13±18.46)分,其中知识维度(31.30±9.51)分,态度维度(44.30±6.96)分,行为维度得分为(28.16±7.89)分,工作年限、毕业院校类型、是否进行系统化中医护理培训是社区护士从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护士对从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的态度积极,需求迫切,但认知程度较低,行动力不强,故需加大培训和支持力度,以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早产儿居家护理延续服务需求状况,为开展居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10名出院早产儿家长进行居家护理延续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93%的早产儿家长有早产儿出院后居家延续服务的需求.其中99.09%的早产儿照顾者有支持性发育照顾护理需求.上门服务及电话随访为主要的延续护理服务方式,各占69.09%和59.09%.[结论]早产儿出院后居家护理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较大,护理人员根据早产儿的特点及家属的需求,提供可行的方法,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供需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原因。方法采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和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因素问卷对523名老年人及12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血压监测、血糖监测、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服药健康指导及心理支持居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前6位;社区护士认为影响居家护理开展的前4位因素是人力资源不足、服务风险性高、担心自身安全及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结论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供需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为社区人力资源不足、老年人居家护理工作高风险性、缺乏法律保障、居家护理服务收费及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且老年人经济状况制约其需求等。  相似文献   

12.
陈世香  陈营  张肖俊  王雨露  赵岳  卢琦 《全科护理》2021,19(30):4279-4283
目的:了解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在居家养老形式下的角色职能现状,并基于变革理论分析促进其转型的策略.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于2019年2月—2019年5月选取天津市市内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进行深度访谈,运用Graneheim和Lundma提出的内容分析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结果:依据Lewin的变革理论研究提取了在居家养老形式下社区护士角色职能认知现状、角色职能转型的阻碍因素即社区护士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角色职能转型的驱动因素即社区护士所期望得到的支持3个主题.结论:社区护士存在角色职能认知不到位、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与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本质要求存在较大偏差,护理管理者和护理科研工作者需要积极推动变革,以促进居家养老背景下社区护士多元角色与职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外科大手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经分析提炼的主题是:护士知识缺乏、护士人力不足、医院社区衔接不畅、患者在执行医嘱时依从性差。结论可从提高护士延续性护理知识水平、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医院社区有效衔接及提高患者执行医嘱依从性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延续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体验及认知,为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方法,对17例伴有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包括6个问题:(1)您对帕金森病相关的疼痛了解吗?请您具体说说 (2)如果根据数字评分表(NRS)对疼痛进行评分,您觉得最高评分是多少? 可以谈谈您疼痛的感受吗?(3)当您感到疼痛时,您是如何应对的?(4)您是否向亲人或者医护人员主动说起您的疼痛经历?(5)您认为亲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对您重要吗?(6)针对帕金森病疼痛,您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呢?结果 共析出3个主题:疼痛体验深刻;对疼痛的应对不足;外源性支持不足。结论 疼痛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视患者的疼痛体验,加强知识宣教;关注居家照护,增加社会支持;立足评估治疗,加强疼痛管理,从而建立规范的疼痛管理模式,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周虹 《南京护理》2019,(2):51-54
目的 探讨对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为66例门诊就诊的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病人的健康评估及康复指导、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及生活健康指导、居家护理技术服务、电话随访及指导就诊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及健康维护的实施计划、设立免费护理咨询门诊等,比较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前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等改善效果及其 护理服务需求和满意度。结果 实施延续优质护理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度为99.16%。结论 为门诊老年病人提供延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完善该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5名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社区患者对居家护理项目了解程度低、认为居家护理有诸多优势、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充满信任和期待、对开展居家中医护理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希望制订合理的出诊收费标准、希望提供规范、高质量的居家服务六个主题。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居家护理服务了解程度低但需求度较高,安全与费用是患者主要担忧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该服务的推广力度,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完善该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MorningCare      晨间护理Nurse :Goodmorning ,Mr .Deng .Did yousleepwelllastnight? 护士 :邓先生 ,早晨好 !昨晚睡得好吗 ?Patient:Isleptverywell.Thankyou . 病人 :我睡得很好。谢谢。Nurse :MayIhelpyouwithwashingyourface ,brushingyourteeth ,andgrooming ?护士 :让我来帮助您梳洗穿衣 ,好吗 ?Patient:Allright. 病人 :好的护士英语简易会话@计惠民…  相似文献   

18.
晨间护理护士:邓先生,早晨好!昨晚睡得好吗? 病人:我睡得很好。谢谢。护士:让我来帮助您梳洗穿衣,好吗? 病人:好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外籍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及真实体验,为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2例外籍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通过深入访谈,提炼出5个主题,即希望护患语言交流通畅;追求舒适人性化的住院环境;希望提供跨学科的健康教育;希望护士尊重病人信仰与习俗;希望护士保护病人隐私。[结论]护理外籍病人时应以病人的多元护理需求为导向,考虑病人的文化因素,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多元文化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综合性医院老年失能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出院患者实施预出院评估,筛选出老年失能且带管和(或)伤口未完全愈合的患者,出院后通过责任护士电话回访、居家护理成员上门访视、搭建居家护理宣传平台等实施延续护理干预1年。结果:老年失能患者14天再入院率降低,干预1年后并发症降低。结论:综合性医院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老年失能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