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位切肝术及绕肝提带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原位切肝术及绕肝提带法治疗的15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肝癌病人中有9例(60%)成功放置绕肝提带,平均手术时间为210min,无手术死亡。结论原位切肝术符合肿瘤外科手术原则,在右肝癌的治疗中有一定优势,放置绕肝提带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洛山 《中外医疗》2010,29(27):21-21
目的探索原位切肝术在肝癌手术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原位肝切除手术的15例肝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采用原位切肝术治疗的肝癌病人中,术中10例成功放置绕肝提带,术中出血量在400~2500mL,术中发生DIC1例,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5年,1年内死亡1例。结论原位肝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实用的切除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供肝、肾联合切取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领域晕,移植已成为治疗不少严重病变器官的有效措施,肝、肾移植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终末期,晚期的慢性肾衰等疾病的有效措施。供肝、肾的切取是整个移植手术的前奏,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本文通过354例肝移植和160例肾移植的供肝、肾切取手术的分析认为严密的术前准备,快速准确的操作及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是供肝、肾切取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整个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起着关键作用。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加强学习,掌握临床相应学科的知识,以顺利协助手术医师快速准确完成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4.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针对我院50例接受TAE术治疗的病人,根据胆红素、转氯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结果,分析肝癌TAE术对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对照组50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全部病人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某些肝功能指标高达治前水平的4—5倍,大部分肝功能在保肝治疗2w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TAE组治疗后有5例2w后未恢复,其中3例肝功能持续恶化,直至肝衰竭死亡;而TAI组治疗后无一例出现肝衰。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而TAE组对肝功能的损害较TAI组严重,虽然大部分为暂时的,短时期能恢复,但要注意部分患者肝衰的存在,以便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输血与肝癌术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围手术期输血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关系,对72例肝癌术后复发的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输血量与手术后复发时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不同输血量组病人的术后复发时间也有显著的差异性,提示围手术输血可促进肝癌术后复发,输血量越多,术后复发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6.
微波固化加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波固化加肝切除治疗32例肝癌,并与同期传统方法切除28例肝癌进行比较。结果:32例微波肝切除每例平均出血量410ml,切肝时间平均76min,仅1例行肝门阻断,并发症为2例,传统切肝28例,平均出血量1100ml,切肝时间平均102min,23例需阻断第1肝门,并发症5例。两组病例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微波切肝组术后切缘复发仅1例,而传统切肝组6例。结论:微波固化加肝切除治疗肝癌出血量小,并发症少,可减少切缘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中晚期肝癌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62例,其中各类肝叶、肝段切除40例,非规则性肝切除2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死亡率为3.0%。方法 对中晚期肝癌主张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尽可能保存正常肝组织。结果 术中阻断第一肝门52例,全肝血流阻断10例。阻断时间分别为6~28m和4~25min。对中央型肝癌主张行全肝血流阻断,以防止术中大出血和空气栓塞。结论 切肝方法以钳夹法为实用而简便,术后加强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常温下阻断肝门切肝治疗肝癌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常温下切肝法治疗86例肝癌患者的经验体会。结果 本组86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诸如死亡、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其中5例治愈,2例死亡;5例切口感染;胸腔积液19例,14例经保守治疗自行吸收愈合,5例通过胸腔穿刺治愈。结论 常温下肝门阻断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肝胆组经过充分准备,在麻醉、手术及有关科室密切配合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于今年5月至6月中上旬,对6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病人成功地进行了无血切肝术。这6例病人癌块均贴近主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用一般的切肝方法无法进行切除。采用无血切肝技术,术野完全无血,可对癌肿作根治性切除。并在术中、术后对全部病例的血液动力学、血化学、血清酶、凝血机能及肝、肾功能作了严密的监测,结果表明:上述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持续损害。麻醉及手术过程平稳,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死亡和并发症,现均已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
82例肝门区中晚期肝癌,肿瘤分布在肝脏的Ⅳ,V,Ⅷ和Ⅰ段,87%的病人合并有肝硬变。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7例,阻断第一肝门切肝术75例。手术经腹完成,不开胸,用框架式拉钩。术中一次性门脉化疗,或断面无水酒精注射。肝断面游离大网膜覆盖,膈下双套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7%和22%。  相似文献   

11.
82例肝门区中晚期肝癌,肿瘤分布在肝脏的Ⅳ,Ⅴ,Ⅷ和I段,87%的病人合并有肝硬变。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7例,阻断第一肝门切肝术75例。手术经腹完成,不开胸,用框架式拉钩。术中一次性门脉化疗,或断面无水酒精注射。肝断面游离大网膜覆盖,膈下双套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7%和22%。  相似文献   

12.
经动脉化疗栓塞小儿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小儿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14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即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结果14例共行84次治疗,人均6次,最少者3次,最多者9次.所有病人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有效率达78.6%.全部病人均追踪随访,存活1年以上者9例,占64.3%,且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生存期延长,本组1年生存期达64.3%,部分病人还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这表明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小儿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导向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T),在肝癌术后复发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无法再次手术的肝癌术后复发病人行2个疗程的PEIT治疗。结果 经2个疗程的PEIT治疗后,7例共9个病灶,其中2个病灶消失,7个缩小或不再增大,3例共8个病灶在治疗期间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 PEIT是肝癌术后复发病人在无法再次手术治疗情况下的一种简单、易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巨块型肝癌以手术治疗为主。1995 ̄1997年上半年手术治疗5例原发性巨埠型肝癌。其中3例肝癌在常温下分别用阻断肝动脉或肝门和阻断腹主动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行无血肝切除右肝三叶2例,左半肝1例。另外2例在常温下缝扎肝实质行左半肝切除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无血肝切除出血少,方法简便,安全性大。常温下缝扎肝实质切肝术出血少,省时,术后肝功能影响小。两者都扩大了肝切除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治方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收治的1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不规则肝切除术,缝合止血+肝动脉结扎术,填塞+缝合止血。结果:术后死亡2例,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其余8例均止血成功好转出院。结论: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应以止血保肝为主,以抢救生命为口的。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选用治疗方法必须个体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肝内复发的再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方法103例原发性肝癌肝内复发的病人,以局部肝脏切除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103例肿瘤均得以顺利切除,仅6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37.6%,26.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肝内复发的病人应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和肝切除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综合治疗大肝癌中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肝细胞癌病人本院行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及生存状况,其中进行单纯手术治疗185例,手术联合TACE综合治疗组175例。结果:肝癌病人单纯手术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59.3%、35.7%,术后联合TACE综合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1.3%、56.7%。结论:手术联合TACE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大肝癌病人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状况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18.
陈崇宽 《微创医学》2000,19(4):494-495
肝楔形切除是指不按肝叶或肝段的解剖分界的肝部分切除方式,在肝癌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广泛,配合血管内插管放置皮下埋置式多功能投药器进行术后化疗,杀灭残余的肝癌细胞,可以提高疗效,延长病人的生命.我院近年用楔型切肝治疗肝癌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肝癌再次肝切除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1月至1991年7月,对复发性肝癌施行再次肝切除共72例,其中2次肝切除60例,3次和4次肝切除各为9例和3例,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已12年11,无肝癌复发,全组1、3、5年术后存活率分别为98.6%、69.9%、和49.5%。2次肝切除后1、3、5年术后存活率分别为90.7%,53.5%和36.1%。3次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100%、85.6%和36.7%。作认为对术后病  相似文献   

20.
绝大多数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变。为预测其对肝切除的耐受性,给正确选择切肝患者提供依据,作者对62例切肝者和49例未切肝者手术前后的糖耐量试验(OGTT)和肝组织病理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术前OGTT曲线呈P型者切肝后恢复顺利;L型者对肝切除的耐受性差,术后易发生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肝硬化程度多为CⅢ或CⅣ级;曲线形态界于P和L型之间的Ⅰ型患者29例用肝门区域血管阻断法切肝,并在阻断血管前使用预防肝细胞再灌注损伤的药物,20例术后顺利恢复,8例出现腹水或/和黄疸,1例术后1月死亡。追踪观察发现P型患者的生存期长于Ⅰ型,Ⅰ型长于L型患者;术前OGTT曲线呈P型者如手术中肝血流干扰和肝细胞缺血损伤严重,术后可转变为L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