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城市居居民3年自杀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杨浦区1997~1999年居民自杀死亡的综合因素。方法通过对3年内在公安局所登记的区域内自杀死亡居民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自杀方式,以及与自杀相关因素的特点。结果杨浦区居民3年间平均自杀率为8.6/10万,25~34岁青年组(12.1/10万)及65岁以上老年组(20.3/10万),为高自杀年龄段,但需引起重视的是16岁以下的自杀率(2.8/10万)呈上升趋势,男女自杀率比例为1.251,男性自杀方式以自缢、跳楼等激烈性方法为多,女性以非激烈性方法为多(χ 相似文献
2.
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WHO估计 ,全球每年有 10 0万人以上的人自杀身亡 ,中国在 2 0万以上[1] 。我国的自杀率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较匈牙利、立陶宛等国家略低。1 自杀的人群分布特点1.1 年龄分布自杀行为与年龄高度正相关 ,然非直线关系 ,14岁以下者自杀罕见 ,但有报道 ,最小者 10岁 ,绝大多数自杀死亡者在 15岁以上 ,占 98.91% ,15~ 34岁为第一自杀高峰年龄组 ,占 4 0 .17% ,6 0岁以上为第二自杀高峰 ,占 2 9.72 %。我国自杀死亡年龄分布呈“马鞍”现象 ,2 0~ 2 9岁自杀曲线上升极快 ,30岁以后缓慢下降 ,中年期相对稳定 ,5 0岁以…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自杀影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知识对社区居民自杀的影响。方法 运用在杨浦区延吉街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网络 ,对杨浦区 2 0 0 0~ 2 0 0 2年的自杀率与前 3年进行比较 ,再对区内的干预街道和对照街道进行比较 ,了解其中的差异。结果 两组自杀人数所占意外死亡比例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5 .86 ,P <0 .0 1)。 2 0 0 2年组的自杀率比 1999年组的自杀率有所下降 ,尤其是 6 5岁以上者下降近 5 0 % ,但是在 16岁以下组中的死亡数有所上升。结论 预防自杀必须从心理健康做起 ,提高人的应激能力 ,主动进行健康心理的干预来防治抑郁和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自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其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是摆在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面前较为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宝山区1999年的自杀人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降低自杀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知识对社区居民自杀的影响.方法运用在杨浦区延吉街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网络,对杨浦区2000~2002年的自杀率与前3年进行比较,再对区内的干预街道和对照街道进行比较,了解其中的差异.结果两组自杀人数所占意外死亡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45.86,P<0.01).2002年组的自杀率比1999年组的自杀率有所下降,尤其是65岁以上者下降近50%,但是在16岁以下组中的死亡数有所上升.结论预防自杀必须从心理健康做起,提高人的应激能力,主动进行健康心理的干预来防治抑郁和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宝山区1999年居民自杀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现象 ,其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是摆在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面前较为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宝山区 1999年的自杀人群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为降低自杀率提供一定的帮助。资料与方法81例样本均来源于区公安局登记在册的 1999年《自杀死亡登记表》 ,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自杀方式、自杀原因。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一、一般资料自杀人群的平均年龄为 (5 0± 2 0 )岁 (15~ 92岁 )。其中以 75岁… 相似文献
7.
选择湖北麻城市属5个乡84个村为调查单位,共调查1992~1994年女性自杀死亡病例199例(调查率9170%).经对获取资料进行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提示:1992~1994年麻城妇女自杀死亡率分别是6449/10万、85.00/10万和78.14/10万;其中,20~29岁,30~39岁以及60~69岁为死亡人数高峰组;自杀方式以服毒者居多。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虹口区2001-2005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上海市虹口区居民死亡医学登记系统2001—2005年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自杀死亡的概况,为预防和控制自杀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对2001—2005年226名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5.9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平均自杀年龄为53.75岁,男性自杀年龄在25岁组及75岁以后较高,女性在60岁以后较高。自杀方式以上吊、跳楼、服毒居多。自杀原因以久病不愈居多。自杀时间以季节交替月份居多。结论:2001—2005年虹口区居民平均自杀死亡率低于估计的全国自杀死亡率,自杀死亡的控制和预防应尤为关注女性,重视男性青年和老年人群的自杀预防,主要策略为提高临床医生诊断识别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农药管理。 相似文献
9.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6)
目的:通过居民自杀死亡统计资料,对湖北省2007年居民自杀率进行分析,了解湖北省居民自杀死亡状况。方法:分别抽取了湖北省6个地区居民自杀死亡资料,以自杀率、死因构成比、城乡自杀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年湖北省部分抽样地区共有931例自杀死亡病例,其中,男性483例,女性448例,男女比为1.08∶1。自杀率为25.41/10万,男性为25.87/10万,女性为24.92/10万;在60-65岁年龄组,自杀死亡率上升明显,为61.25/10万,并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城市自杀率为9.32/10万,农村自杀率为36.46/10万。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自杀所占的死亡比例是较高的。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自杀率。 相似文献
10.
自杀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许多问题 ,正日益受到各界人士 ,尤其是社会学界和精神医学界人士的注意。自杀死亡人数已上升为我国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我们对枝江市自杀案例进行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枝江市公安局 1997-2 0 0 1年常住人口统计与死亡统计资料。对项目不全的案例 ,走访了自杀者生前的亲友、邻居等知情人士予以补充。1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自杀死亡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自杀的方法及原因分析。根据CCMD -3对所有案例进行归类 ,自杀原因以警方调查材料为准 ,所有资料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上海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60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y水平的高危因素。结果 在1 621例≥60岁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血浆Hcy平均水平高于女性[(15.72±9.22) μmol/L vs.(14.08±7.55) μmol/L,P<0.001],男性HHcy患病率高于女性(43.6% vs.29.5%,P<0.001)。<70岁、70~80岁、>80岁的老年人血浆Hcy值分别为(13.75±5.43)、(15.26±9.72)和(15.55±9.12) μmol/L(P=0.001);HHcy患病率分别为23.9%、40.5%和46.3%(P<0.001)。吸烟组和不吸烟组Hcy水平分别为(16.14±8.05)和(14.60±8.31) μmol/L(P=0.037),HHcy患病率分别为44.9%和34.2%(P=0.011)。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Hcy水平分别为(15.24±9.72)和(14.20±6.42) μmol/L(P=0.012),HHcy患病率分别为39.7%和3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和高血压是HHcy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92(95%CI为1.46~2.54,P<0.001)、1.89(95%CI为1.55~2.29,P<0.001)和1.57(95%CI为1.20~2.05,P=0.001)。结论 上海大团社区老年人群中Hcy血浆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差异,HHcy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65岁以上关爱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发生率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1~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563例65岁以上体检人群进行血脂测定,并进行高脂血症检出率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检出率男性168/1168,女性为381/2244,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组高血压、高血糖发病率与非高脂血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脂血症与性别、高血压、高血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区1997~1999年部分新生儿及体检人群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90年代末期在上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下的血脂值,并与70-80年代作的调查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平均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1997年至1999年上海市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职工和学生健康体检血样以及新生儿脐带血共3647名,测定血脂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从新生儿至70岁以上按10岁为一年龄组,男、女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脂水平胡年龄增径而增高,TC和LDL-C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TG50岁以后女性接近男性,HDL-C则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2)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分别增了6.79%-17.69%和21.95%-45.53%,而HDL-C则明显下降了8.05%-29.19%;(3)40岁以上人群TC和TG水平超过正常上限者90年代(TC男11.57%、女16.02%,TG男4.40%,女5.40%)较70年代(TC男4.40%、女5.40%,TGL国5.20%、女5.70%)明显增多;(4)40岁以上组比40岁以下组TG/HDL-C≥4,同时TG≥1.70mmol/L的有明显升高(男20.74%比10.99%,女13.32%比2.06%)。结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血脂水平有上升趋势,必须十分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调查目标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现状并探讨糖尿病高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来选取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应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各个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来探讨导致糖尿病高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4650人参与了本研究,其中男性2090人,女性2560人,糖尿病组中BMI、收缩压、Ca2+、WBC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分析提示: HbA1c水平与BMI、SBP、Ca2+、UN、WBC均呈弱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 较高的BMI、高血压、较高的血清Ca2+、较高的血尿素氮、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其对应的OR值与95%CI分别为1.096(1.074~1.119)、1.006(1.003~1.010)、8.307(3.857~17.892)、1.068(1.024~1.114)和0.533(0.439~0.647)。结论 上海市高行社区老年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5.2%,较高的白细胞水平、血清Ca2+含量、肥胖可能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人群血压水平的相关性,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海市南汇区某社区40~64岁人群共515名,进行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等。按BMI值将其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对3组的血压及BMI分析比较,并对BMI与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的平均BMI及超重率与肥胖率高于对照组;女性BMI值对高血压的影响更明显(P〈0.01)。除男性收缩压外,不同BMI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收缩压与BMI的相关系数为0.221(P〈0.01)。男女舒张压与BMI相关性分别为r=0.141(P〈0.05)及r=0.180(P〈0.05)。结论40~46岁社区人群BMI对高血压及血压水平均有显著影响,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女性高于男性,BMI与男性舒张压的相关性高于收缩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真如镇街道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探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脂肪肝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上海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社区老年人体检资料1000份,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表对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脂肪肝、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超重或肥胖。脂肪肝患者体质类型由高到低分别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水平在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极高,中心中医科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具体包括:养生科普健康宣教、中药调理体质、推广中药降脂茶包、针灸减肥、埋线减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Many maternal deaths in Australia are still preventab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别在上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布特点.方法 在上海地区1所三级教学医院(三级医院组)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设立脑卒中二级预防门诊,收集连续就诊的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770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分析各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及危险因素组合.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和脑卒中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三级医院组(P值均<0.01),而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缺乏锻炼患者的构成比则显著降低(P值均<0.01).三级医院组患者中伴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构成比显著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P<0.01),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工作中,要加强危险因素的筛查,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需要给予积极的危险因素有效药物控制,而对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则应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