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急诊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诊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创伤性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9例临床怀疑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后,作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肝右动脉造影,必要时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右膈下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性或超选择插管至出血靶动脉,以明胶海绵颗粒和/或不锈钢圈作栓塞,达到止血目的 .结果 49例患者造影发现肝实质出血共38例.造影阳性率77.5%.其中肝右动脉出血34例,肝左动脉出血2例,右膈动脉出血2例.并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经导管动脉栓塞38例,一次栓塞成功37例,成功率97.3%,另l例经2次栓塞成功,总成功率100%.单纯明胶海绵栓塞36例,明胶海绵+不锈钢弹簧圈栓塞2例.1例因出现胆滞漏行经皮穿刺引流术,2例术后因DIC及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急诊TAE救治创伤性肝破裂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诊治率高.安全,并发症少,疗效优于传统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对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运用Seldinger技术对10例胆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选择性肝动脉及其分支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粒或弹簧圈。结果 10例均为胆道术后出血的患者,其中1例为术后3个月发生,行选择性肝动脉及其分支造影均发现异常.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3例,血管染色征2例和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3例经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后。患者出血均停止。痊愈出院。结论 胆道大出血的急诊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肝动脉DSA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和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肝血管瘤患者27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术进行确诊及治疗,所有病例肝动脉造影均显示"枝上挂果"及"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所有病例均行超液态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其中9例追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栓塞后肿瘤内碘油沉积均良好,15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胃肠道反应较重,2例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CT,所有患者肿瘤均缩小,18例患者肿瘤缩小>50%。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术为肝血管瘤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理想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资料。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来判断有无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对可行栓塞治疗者,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血管。结果 36例出血患者中咯血10例,消化道出血11例,膀胱、肾出血5例,妇科肿瘤出血9例,外科术后出血1例。32例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及浓染,阳性率为88.8%;4例阴性表现;阳性病例可行栓塞治疗者28例,其中26例1次栓塞成功,2例2次栓塞成功,4例不可行栓塞治疗者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影像资料。结论动脉造影对动脉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止血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急性动脉大出血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对出血部位行选择性动脉造影(DSA),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插管术及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条。结果 所有病例DSA均显示出血阳性征象,表现为对比剂外溢、血管增粗、扭曲等。栓塞术后31例出血立即停止;1例宫颈癌大出血患者10 h后再次出现大出血,遂行第二次栓塞术,效果满意;1例咯血患者不完全止血,术后配合内科积极治疗后出血停止;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对诊断急性出血有较高价值,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不仅能迅速、有效止血,且并发症少,可作为急性动脉大出血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方法、优点及适应证。方法:本组外伤性肝损伤出血15例,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出血分支内,缓慢注射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再出血征象及术后反应、并发症等情况并记录。结果:15例超选择肝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均获成功。术后未发生再出血,患者病情好转。治疗后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好适应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损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在动脉内栓塞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酌情对脾动脉、肝固有动脉行超选DSA,发现出血动脉及其他异常动脉显影,用高压消毒过的明胶海绵颗粒和新鲜明胶海绵条栓塞靶血管。结果18例患者DSA首次血管造影阳性者16例。在16例DSA阳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进行栓塞治疗,止血成功15例,有效止血率为93.75%(15/16例)。对2例DSA结果阴性的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试验性栓塞,止血成功1例,有效止血率为50%(1/2例)。结论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在动脉内栓塞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造影和肝动脉栓塞术对胆道术后胆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9例在胆道手术后 7天到 3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所有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并采用明胶海绵和微钢圈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肝动脉造影检查可见肝动脉假性动脉瘤 3例 ;肝动脉弥漫性出血 3例 ;右肝动脉胆道瘘 2例和肝动脉小肠瘘 1例。通过肝动脉栓塞控制胆道出血 7例 ,其中 1例再出血。 7例患者随访其中 3例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 2例因技术原因无法止血 ,数天后死亡。结论 胆道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如怀疑是胆道出血 ,应首先采用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同时尽可能早地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胆道出血 ,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g法。对36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先行股动脉穿刺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栓塞剂栓塞靶动脉。结果:36例栓塞成功,手术时间短,止血速度快,并且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安全、有效、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诊断并栓塞治疗.方法 在大型C型臂数字减影系统导引下,穿刺股动脉,经股动脉置入导管行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并造影,诊断明确后,给予碘油乳剂(超液态碘油+平阳霉素的混合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结果 随访半年,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瘤体缩小1/2以上5例,缩小30-40%2例.结论 肝动脉插管造影对病变部位,可做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行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有良好的效果,症状完全消失,瘤体迅速缩小,疗效确切可靠,且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微创、病人痛苦少、手术风险小、病程短、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肾疾病的诊断策略与介入栓塞止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15例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微)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及PVA微粒栓塞出血点,比较分析手术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15例肾脏出血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对比剂外溢。2个病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栓塞,13个病例采用微弹簧圈一次栓塞成功。总有效率93.3%(14/15),肉眼血尿平均术后3天消失,1例栓塞后再发多处出血。术后动态复查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均正常,平均随访18个月无肾出血复发。结论 DSA是检查肾出血原因的可靠方法,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为首选治疗办法。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可以降低复发率及异位栓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的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超选择后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35例中34例1次、1例2次栓塞成功,出血停止,35例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明确诊断并有效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对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肾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立飞 《河北医学》2014,(1):105-108
目的:观察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破裂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创伤性肝破裂30例,其中28例患者给予肝破裂修补术,术后发生再出血6例,均给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例患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均成功,术后观察动脉栓塞造影,显示无对比剂外溢、滞留及聚集现象。术后24 h腹腔引流血性液体平均(450±150)mL,48h腹腔引流血性液体平均(50±15)mL,均于72h内腹腔引流干净。术后3d内给予酶谱检测均显示升高,术后7-12d后酶谱均恢复正常。6例患者术后住院14-23d,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破裂术后再出血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08~2012-12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9例,其中男30例,女49例。对39例不同位置的脑膜瘤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脑膜瘤供血动脉远端,排除颅内危险吻合支存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择期行外科手术;对40例不同位置的脑膜瘤单纯行外科手术。结果:脑膜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98%,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闭塞。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症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是安全、简单、有效的、其并发症少,可以作为脑膜瘤外科术前诊治的一种辅助方法,达到减少外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损伤性肾出血患者(经皮肾镜取石11例、肾穿刺活检1例、肾挫伤3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使用钢圈(部分混合明胶海绵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5例,其中1例行二次造影和二次栓塞治疗,1例行二次造影和一次栓塞治疗。结果15例经血管造影诊断:肾脏假性动脉瘤15例,栓塞后即刻止血14例,1例第二次栓塞后即刻止血。有效率为93.3%(14/15)。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限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18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步骤:首先在DSA观察下进行肾动脉造影寻找出血的血管,接着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辅以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近远期副作用。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12.9个月。结果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肾损伤所致出血的肾动脉分支包括:前支(3例),后支(7例),前支及后支(1例),肾段动脉(5例),段以下动脉(2例);合并包膜下或肾周血肿11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5例。1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临床症状缓解,1~2h内血压稳定,4~48h肉眼血尿消失,6~12d尿常规隐血试验转阴,无肾出血复发;术后1周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B超或CT检查患侧肾脏呈部分栓塞表现。随访发现肾功能不全2例,B超检查见患侧肾脏缩小,未见再出血,无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腰背酸胀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对症治疗3~14d缓解。无异位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保护患侧肾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51例使用单纯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的资料,对止血效果、并发症及栓塞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2例使用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一次栓塞成功49例(成功率为96%),术后第 1~7 d 肉眼血尿消失,3~14 d镜下血尿消失,血红蛋白平稳上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至1 a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术为永久性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用明胶海绵颗粒辅以碘油乳剂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巨块型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碘油乳剂配合表柔比星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及碘油乳剂配合表柔比星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肿瘤坏死率、肿瘤直径、甲胎蛋白水平、肝功能、不良反应及随访期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肿瘤坏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肿瘤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肿瘤直径继续降低,但与治疗后1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肿瘤直径有所增大,但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甲胎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显著升高,ALB及CHE显著下降,对照组ALB及CHE显著下降,研究组AST、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9、12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明胶海绵颗粒辅以碘油乳剂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可显著提升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与单纯应用碘油乳剂栓塞相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