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常青 《中原医刊》1995,22(1):20-21
1991~1993年,我院收治疟疾病人152例,全部经血片检查确诊为间日疟。现将152例间日疟诊治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18例,女34例,其中合并妊娠5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54岁。以20~50岁为多,共129人。1.2 临床表现:具有寒战、高热、汗出热退典型症状的135例,占88%。不典型者17例,占12%。每天发作76例(50%),隔天发作61例(40%),不定期发作15例(10%)。伴头痛113例(74%),全身酸痛29例(19%),乏力108例(71%),纳差81例(53%).呕吐11例(7%),咳嗽10例(7%),腹泻1例。肝肿大34例(22%),脾肿大44例(29%)。  相似文献   

2.
病例摘要男性,42岁,于1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寒战、高热,应用解热镇痛剂可迅速退热,次日仍能工作,3天后再次突现出现寒战、高热,自服安乃近后汗出热退。1周前发热加重,每日午后开始发热,其特点:突然寒战,10余分钟后体温迅速升高达41℃左右,发热持续1~2小时后周身汗出而热退,若服用解热镇痛药后约半小时即汗出热退。由于病人热退后精神状态良好,多无任何不适感,饮食,二便正常。故以发热待查入内科。既往:年青时曾患过疟疾;近一年来经常左肋缘下闷胀不适,但未予注  相似文献   

3.
异烟肼是一线抗结核常用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为肝损伤、周围神经炎、精神兴奋、眩晕、皮疹等,对癫痫病人可能引起癫痫发作亦见报道,我们近期收治一例患者在口服异烟肼之前,为午后低热,隔日口服异烟肼后,出现间日高热,改为每日静滴异烟肼即出现每日高热,停用异烟肼后热退,再次使用一天,又出现高热,停用异烟肼后未再出现高热。因此可以认为,该患者的高热为异烟肼所致药物热。  相似文献   

4.
异烟肼是一线抗结核常用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为肝损伤、周围神经炎、精神兴奋、眩晕、皮疹等,对癫痫病人可能引起癫痫发作亦见报道,我们近期收治一例患者在口服异烟肼之前,为午后低热,隔日口服异烟肼后,出现间日高热,改为每日静滴异烟肼即出现每日高热,停用异烟肼后热退,再次使用一天,又出现高热,停用异烟肼后未再出现高热.因此可以认为,该患者的高热为异烟肼所致药物热.  相似文献   

5.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关于神、但热不寒、绝汗、中气与宗气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论述提出质疑 ,并结合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提出了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6.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中医认为疟疾的发生是由于疟邪、瘴毒侵入人体伏,予半表半里,机体与病邪抗争,乃出现怕冷寒战、高热、汗出等寒热往来,反复发作的病状。因感邪有深有浅,故疟疾寒热的发作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的不同。疟疾发作病久不愈,气血受损,因疟成劳,称为劳疟,胁下出现肿块(脾脏肿大),称为疟母。  相似文献   

7.
席玲  吴杰 《医学争鸣》2005,26(13):1215-1215
1临床资料 男,60岁,河南省信阳人,间歇性发热1 mo,2004年突然出现发热、寒战、高热,T 39℃,伴恶心、呕吐. 按抗炎,肌注安痛定,汗出热退. 每隔1 wk发热1次. 1965年患者在河南第1次出现隔日发冷、发热,被诊断为"间日疟",奎尼丁口服4 d. 1972,1978年居住陕西时均出现类似发作,静滴抗生素治疗无效,奎尼丁口服体温正常. 无肝炎病史. 查体:T 37℃,精神佳,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 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正湿温是由湿热病邪,阻遏脾胃,壅滞肠道,致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痞腹胀、苔腻脉缓等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伤寒、副伤寒。1诊断依据(1)初起身热不扬,继则发热呈梯形上升,高热持续,汗出不解。伴有面色晦垢,表情淡漠,纳呆,脘痞腹胀,便溏或秘,舌苔白腻,脉缓。(2)病程中可见胸腹部红疹、白。或皮肤、巩膜发黄,或心悸自汗,胸闷气短。后期可出现腹痛急剧,大  相似文献   

9.
廖××,男性,18岁,未婚,湖南省人,职业民工。因寒战、发热、大汗8天,昏迷3小时于1989年9月19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天前往海南省做工,8天前突然出现寒战,1~2小时后发热,体温高达40℃左右,出大汗后热退,每日发作1次,没有明显时间节律性。自觉乏力、纳差。曾在当地就医,诊断为“疟疾”,服抗疟药4片(1次量),症状无改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我们在诊治260例间日疟患者中,发现不典型临床表现者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15岁以下儿童36例,15岁以上者8例.临床表现1、发作时间:44例中每日发作的28例,间日发作的7例,不定时发作9例。2、热型:间歇发热者30例,不规则热者11例,持续性发热者3例。44例中有13例低热微汗,20例有畏寒感.3、特殊表现:如下表.  相似文献   

11.
疟疾是由于虚弱之体感受疟邪或山岚瘴气、疫疠之邪引起的机体休作性寒战、壮热、汗出、头痛、烦渴等为主要表现的虫媒传染病.目的 讨论中医诊治疟疾.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 截疟祛邪为疟疾的基本治疗原则.截疟是防止疟疾复发的根本措施.实证以祛邪截疟为主,虚证以扶正补虚为主.以此为基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兼夹症状,辨证施治,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发颐多由外感或手术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外达,结聚于颐颌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高热为特征。相当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1诊断依据(1)初起颐颌部肿胀疼痛,逐渐增大延及耳之前后,口颊内第二臼齿相对的腮腺管口红肿,压迫局部,可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化脓时肿痛加剧,腮腺管口溢脓。(2)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症。如体质极度虚弱,可出现神昏谵语等。(3)发病前多有某些急性热病史,或胸腹部手术史。一般单侧多见,也有双侧同时发病者。(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肺痈是由风热邪毒蕴滞于肺,热壅血瘀,血腐化脓而成。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症状的肺化脓症。1诊断依据(1)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气粗。(2)咯吐大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气味腥臭。(3)局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增强,语颤音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4)血白细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3岁,农民。妊娠4个月余,2天来周期性寒战、发热,继则汗出热退,每晚9时许定时而作。先就诊于妇产科、内科。实验室检查:周围血清涂片找到疟原虫。诊断为“妊娠合并疟疾(单日疟)”。考虑妊娠期应慎用抗疟药,建议中药治疗,遂邀余会诊。  相似文献   

15.
一、方药组成:制香附30克 制草乌15克。本方系清代医家赵学敏先生所拟。笔者于一九七七年以来,运用该方治疗寒冷疟疾——牝疟15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于下。 二、临床资料: (一)适应证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倦怠卧,胸胁痞满,心烦不渴,四肢厥冷,重衣厚被而寒热不减。口吐清水,经久不愈,发热而体温不高者。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脾脓肿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曾发现1例并经内科治愈,报告如下。病例区××,女性,52岁。因反复寒战、高热1个月,经当地卫生院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于1986年5月7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每天或隔天(偶有3~5天)发作一次寒战、高热,有时不用退热药亦可自行退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的病人大多数在出血后1~2天内出现高热,多为中枢性高热,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在发病早期(48小时内)可骤然升高至39℃以上,热型多呈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皮肤温度不高,而头部及躯干温度高,双侧皮肤温度也不对称.皮肤干燥无汗.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疗较好.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22岁,主因"咳痰10余天,高热伴头痛4天"于2011年8月9日入院.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少量白痰等不适,自觉低热(未测体温),间断自服感冒冲剂无好转,痰量增多.4天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0.1℃,头胀痛,发热时加重,热退头胀痛减轻,于社区医院查血常规WBC 18.2×109/L,N0.87,胸片示右下肺野斑片影,诊断右下肺肺炎,给予头孢呋辛2.0g,每日2次静脉输注3天,无明显好转,仍反复发作寒战高热,发热时头痛加重伴谵妄,应用"泰诺林"等退热药物体温下降后可好转,无大小便失禁及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19.
刘南午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466-1466,1468
目的探讨脑型疟疾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对21例脑型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型疟疾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3d后出现,头痛逐渐加重并长时间持续,最后出现抽搐、昏迷和极度高热,死亡率高。21倒脑型疟,经抗疟治疗和辅助治疗后治愈17例,死亡5例,病死率19%。结论青蒿素类药是抗疟原虫的首选用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疟疾是夏秋季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自一九六九年以来,我县许多社队普遍采用青蒿防治疟疾,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县焦山、和合、二沟等地采用青蒿防治疟疾的研究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一)病例选择:本文报告125例均具有寒战高热、定时发作,头痛、汗出热退的典型临床症状、血涂片经瑞氏染色找见间日疟原虫者列入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为单一药物治疗,治疗前亦未服其他药物。(二)性别、年龄:男性75例、女性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