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别采用不同抗凝剂的血样对HCV-RNA的含量进行检测,来观察对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集100例丙型肝炎血标本后,分别采用EDTA枸橼酸钠及肝素进行抗凝,在两小时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检测HCV-RNA的含量。结果用EDTA抗凝阳性率为98.9%,枸橼酸钠97.6%,肝素67.5%。结论采用不同的抗凝剂对HCV-RNA检测结果又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抗凝剂条件下采集的血液标本对载脂蛋白M(apoM)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1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分别装入乙二胺四乙酸钾(EDTA—K2)干燥抗凝管、肝素锂干燥抗凝管、3.8%枸橼酸钠抗凝管和普通血清管,用Dot—blotting法检测各管apoM的浓度。同时,为避免不同显色系统引起的误差,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记物的二抗进行实验,比较各管结果的差异。结果无论是ALP组还是HRP组中,EDTA管结果均低于其他三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和枸橼酸钠对apoM的影响在不同二抗的实验中结果相反。结论抗凝剂的选择对Dot—blotting法检测apoM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EDTA可显著降低Dot-blotting法检测apoM的结果,并且不是通过抑制碱性磷酸酶的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与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诱导聚集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抗凝剂情况下,采用血浆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观测70例健康志愿者血小板AA和ADP诱导聚集率和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结果枸橼酸钠抗凝标本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肝素抗凝相当,ADP诱导聚集比肝素抗凝低(P〈0.05),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几乎不聚;CTAD管抗凝标本所测的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最低,枸橼酸钠抗凝高,肝素抗凝活化百分率最高;EDTA抗凝CD62P活化百分率高(仅次于肝素),PAC-1值很低,即EDTA对PAC-1表达是抑制的。结论枸橼酸钠为血小板聚集最佳抗凝剂;CTAD抗凝能最大限度防止血小板体外活化,是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抗凝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不同的抗凝剂对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 2 2人的血液分别加入EDTA K2 、EDTA Na2 、肝素钠、枸橼酸钠 4种抗凝剂试管中 ,用CELL DYN170 0血液分析仪计数 ,所得 4组检测数据 ,EDTA K2 组作为对照组与另 3组进行对照分析 ;另取 1人份的血液分别经 4种抗凝剂抗凝后 ,在 0h、0 .5h、1h、2h、4h、8h、2 4h分别计数 ,比较其结果。结果 EDTA K2 、EDTA Na2 、抗凝的血液 2 4h内计数结果基本无变化 ;肝素钠抗凝的血液WBC、LYM明显增高 ,PLT明显降低 (P <0 .0 1) ;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液LYM增高 ,PLT、RBC、HGB降低 (P <0 .0 1)。结论 用血液分析仪计数所用血液的抗凝剂最好用EDTA K2 ,也可用EDTA Na2 代替  相似文献   

5.
4种抗凝剂对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的抗凝剂对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22人的血液分别加入EDTA-K2、EDTA-Na2、肝素钠、枸橼酸钠4种抗凝剂试管中,用CELL-DYN1700血液分析仪计数,所得4组检测数据,EDTA-K2组作为对照组与另3组进行对照分析;另取1人份的血液分别经4种抗凝剂抗凝后,在0h,0.5h,1h,2h,4h,8h,24h分别计数,比较其结果。结果 EDTA-K2、EDTA-Na2抗凝的血液24h内计数结果基本无变化;肝素钠抗凝的血液WBC、LYM明显增高,PLT明显降低(P<0.01);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液LYM增高、PLT、RBC、HGB降低(P<0.01)。结论 用血液分析仪计数所用血液的抗凝剂最好用EDTA-K2也可用EDTA-Na2代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胶乳凝集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本院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样本,分别用EDTA-K2、109mmol/L枸橼酸钠及肝素抗凝,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百分含量(HbA1c%),所得结果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EDTA-K2、109mmol/L枸橼酸钠及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所测HbA1c%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抗凝剂对胶乳凝集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先泳  陈峻 《血栓与止血学》2013,(5):227-229,232
目的 验证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几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为检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9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采全血分别用EDTA-K2和枸橼酸钠(9∶1)抗凝仪器法,采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分别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检测并制作血涂片,计数样本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时间段血小板数和血液涂片中的血小板聚集情况,另做手工计数法计数.结果 在5 min内即刻检测,各种抗凝剂结果均可接受,且计数值相近.30 min后EDTA-K2抗凝的标本计数值下降明显,部分枸橼酸钠抗凝的标本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各标本结果下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对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采取EDTA-K2抗凝即刻检测,或做外周血稀释模式仪器法检测及手工法计数,而采取枸橼酸钠抗凝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准确简便的纠aY-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方法。方法观察50例正常人群,分别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涂片观察;对8例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用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了血小板计数和人工末梢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观察。结果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统计学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群显微镜下血小板大小、形态、分布正常,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成堆。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人工末梢血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相符合。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纠正了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避免了,临床诊断上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陈平  刘健 《肇庆医学》2002,(3):90-91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三种常用抗凝剂EDTA-K2。枸橼酸钠,肝素锂的抗凝全血,于采血后2小时内在室温(约22℃)下,采用CELL-DYN 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平行测定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在测定的血小板四项参数中以EDTA-K2抗凝血的测定值为标准,测得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EDTA-K2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在血小板及其参数分析中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适合用于血小板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剂对测定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的影响。方法:对52例患者取双份标本,采用两种抗凝剂抗凝,然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肝素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两种抗凝剂对于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的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锌用肝素抗凝比用EDTA.K2结果偏低,而钙用肝素抗凝结果偏高。结论:两种抗凝剂不会影响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但是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建议采用仪器推荐的肝素钠抗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肝素锂静脉抗凝血、末梢血、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涂片法进行复检结果对比及分析。方法:对38例EDTA-K2抗凝、血液分析仪mindray BC-5180测定血小板明显减低,涂片染色镜检均发现血小板聚集且体表检查无出血、淤点、淤斑等症状符合诊断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1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肝素锂抗凝静脉血复检血小板;2采末梢指血用不含任何抗凝剂的稀释液稀释后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3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计数血小板;4每例患者分别制作抗凝标本和末梢指血合格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后显微镜镜检。结果:38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5例能用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标本同时纠正,两者纠正数值和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末梢指血计数结果相接近,血涂片镜检观察血小板呈散在分布;2例用肝素锂抗凝标本能纠正枸橼酸钠抗凝标本不能纠正,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末梢指血计数结果和肝素锂抗凝标本纠正结果相接近而和枸橼酸钠抗凝标本不符,血涂片镜检肝观察肝素钠抗凝血血小板呈散在分布而枸橼酸钠抗凝血成片聚集;1例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标本均不能纠正,两者纠正结果和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末梢指血计数结果不符,血涂片血小板均出现成片聚集。结论:大多数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能用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标本加以纠正,极少数不能纠正的可以采集患者末梢指血直接置于不含任何抗凝剂的稀释液中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值或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计数血小板值。  相似文献   

12.
郭家权  黄涛 《海南医学》2011,22(23):46-47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和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与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数,同时采末梢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 5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相似文献   

13.
EDTA依赖性患者多种抗凝条件下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EDTA依赖患者在多种抗凝条件下的血小板计数.方法 将已诊断为EDTA依赖患者的血置于多种抗凝条件(EDTA-K2、EDTA-Na2、枸橼酸钠、草酸钾-氟化钠、EDTAK2-氟化钠、EDTANa2-氟化钠、肝素锂),观察不同时间段内在血液分析仪上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患者在多种抗凝条件下的血小板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血片均可见血小板聚集,属于罕见的多种抗凝剂依赖.结论 本例患者对多种抗凝剂依赖,其原因及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鄢建华  曲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148-2149
目的: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不同抗凝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109 mmol/L枸橼酸钠分别1∶4,1∶9抗凝静脉血,每毫升血1.5 mg EDTA-2K,每毫升血肝素15 IU,M-J自动分析仪测量.结果:后3种抗凝方法与第1种方法比血沉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四种常用抗凝方法的检测比较为自动血沉仪血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剂纠正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确诊为EDTA-PTCP的12例患者分别同时采集1︰9枸橼酸钠抗凝和EDTA抗凝的标本于0、30、60和120 min进行测定,并行手工血小板计数和推片镜检检测。结果 EDTA抗凝标本在0时的结果接近手工计数值(>0.05),30、60和120 min的结果与手工计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枸橼酸钠抗凝标本在0、30 min的结果接近手工计数值(均>0.05)。同样,60和120 min的结果与手工计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用枸橼酸钠抗凝剂纠正EDTA-PTCP的应用方法可行,30 min内检测结果可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动血沉分析仪不同抗凝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 :10 9mmol/ L 枸橼酸钠分别 1∶ 4 ,1∶9抗凝静脉血 ,每毫升血 1.5 mg EDTA- 2 K,每毫升血肝素 15 IU,M- J自动分析仪测量。结果 :后 3种抗凝方法与第1种方法比血沉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四种常用抗凝方法的检测比较为自动血沉仪血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应用无肝素、普通肝素与枸橼酸钠抗凝时,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65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分别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枸橼酸钠抗凝,其中普通肝素组30例,枸橼酸钠组20例,观察其血小板(PLT)数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与15例使用无肝素的患者血小板(PLT)数量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其中肝素组发生率为90%,枸橼酸组发生率为65%,无肝素组为46.7%,通过对照发现,肝素组的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其下降幅度均高于其余两组,三组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组同枸橼酸组的患者其PLT下降幅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肝素组同无肝素组之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而无肝素组与枸橼酸组的患者血小板下降的幅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肝素抗凝可导致患者血小板出现显著下降,枸橼酸钠抗凝剂对血小板影响较小,其影响程度同无肝素组无明显差异,若需长期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枸橼酸钠可作为有效安全的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与Westergren法进行比较,探讨用:EDTA-K2抗凝血不稀释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及门诊患者34例分别选用枸橼酸钠和EDTA-K2 2种抗凝剂抗凝,采用Westergren法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Westergren法利用枸橼酸钠与EDTA-K2 2种不同抗凝剂对同一患者标本所测得的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以用EDTA-K2抗凝血不稀释代替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相似文献   

19.
用肝素抗凝剂代替拘橼酸钠进行魏氏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呈高度相关性,男性敏感度肝素法高于拘橼酸钠法,女性两法结果无显著差异。肝素抗凝血放置30min 对结果无显著影响,同一浓度抗凝剂分别抗凝1.5ml,2ml血标本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增加抗凝剂含量对结果有一定影响。该方法减少了人为造成的影响因素,便于实际操作,试剂易于保存,结果易于判断。因此采用肝素抗凝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枸橼酸钠、EDTA及CTAD三种抗凝剂在押制血小板体外激活的作用以覆探讨ADVIA 120血球分析仪MPC参数用于观察血小板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ADVIA 120血球分析仪MPC参数与流式血小板CD62P检测,观察枸橼酸钠、EDTA及CTAD三种抗凝剂抗凝的86名体检者静脉血样中血小板对凝血酶的诱导激活以及自发激活作用。结果加入凝血酶后。用CTAD抗凝的全血血小板CD62表达率及MPC无显著性改变,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血均出现明显改变。时分离自CTAD抗凝血的血小板进行凝血酶激活实验,结果发现血小板能够被激活,表明CTAD抗凝血的血小板具有生物学功能。此外,分离自EDTA抗凝全血的血小板的活化标志CD62表达率在加凝血酶前明显高于CTAD抗凝全血的血小板.说明CTAD能够保护血小板免于由于血小板分离操作所致的物理激活。血小板自发激活实验中CTAD能够在体外〈Bh抑制血小板自发激活,而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血只能保证1~2h内无血小板自发澈活。ADVIA 120 MPC值的变化与流式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检测结果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TAD抗凝剂在能够保证血小板活性的情况下抑制血小板体外生物和物理激活,是一种易于在临床推扩的用于血小板分析的抗凝剂。ADVIA 120的MPC参数检测可以用于血小板活化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