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应用于近视儿童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近视儿童散瞳验光60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A组(8岁以下)、B组(8~12岁)、C组(12岁以上)。给予3组患儿复方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凝胶散瞳后进行电脑验光,比较屈光度情况。结果 A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的屈光度显著低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8岁及以上患儿可采用复方托吡卡胺代替阿托品进行散瞳验光以降低对患儿的影响,而对于8岁以下患儿仍需使用阿托品凝胶。  相似文献   

2.
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在青少年近视验光中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对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 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对108例(216眼)青少年近视眼进行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 216眼近视球镜度数2次验光结果,近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95.8%,复性近视柱镜度数符合率为92.9%,散光轴向符合率为94.4%。瞳孔复原后根据散瞳检影结果试镜所得最终屈光度比对:近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97.2%,近视柱镜符合率为93.7%,散光轴向符合率为96.0%。结论: 青少年近视用托吡卡胺散瞳验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96例视力异常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品散瞳验光,观察组48例采用托吡卡胺散瞳验光.结果 两组患者散瞳后近视屈光不正、远视屈光不正及等效球镜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临床医师应根据患儿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295-1296
为探讨托吡卡胺能否作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用 ,我科自19 90年始对 150眼青少年近视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眼液散瞳验光进行对比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眼科门诊 75例 15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 ,其中单纯近视 10 5例 ,近视散光 45眼。年龄 7~ 16岁。所有患者验光前远视力低于 5 0 ,近视力正常。1 2 方法 先用武汉武警制药厂生产的托吡卡胺滴眼 ,每10min滴 1次 ,共滴眼 3次 ,后隔 1h瞳孔散大至 8~ 9mm ,在暗室内行视网膜检影验光 ,测定其屈光度数并记录检影结果 ,待瞳孔恢复原状后用 1%阿托品眼液每日滴眼 3次 ,共滴 9次后…  相似文献   

5.
叶玉华 《安徽医学》1993,14(6):33-34
<正> 近两年多来,我们对儿童近视采用托吡卡胺眼药水进行诊疗,效果较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科采用市售0.25~0.5%托吡卡胺眼药水(即双星明眼药水)。选择病程在两年以内的小于-2.5D的低度近视患儿41例,其中男17例,女24例,共81眼。假性近视16例,30眼,男13眼,女17眼。中度近视11例,20眼,男5例,女6例。总计68例,131眼。用药方法,采用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每隔15分钟点眼一次,共4次,瞳孔扩大后对光反射消失,15分钟检影验光。验光后确诊的患者,给托吡卡胺眼药水,嘱每次睡前点眼,每10~15分钟一次,共2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治  相似文献   

6.
7.
托吡卡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2~40岁屈光不正者小瞳电脑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拓普康电脑验光仪对120例235眼屈光不正进行托吡卡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结果:球镜差值≤0.50DS,198眼(占84.3%),柱镜差值≤0.50DC,160眼(占95.2%),柱镜轴向偏差小于10°者161眼(占95.8%)。结论可以小瞳孔直接电脑验光加试片后予以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的屈光检查,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检影验光是儿童医学验光的主要手段。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因能麻痹睫状肌,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明显副作用而应用于远视儿童散瞳检影[1,2]。为明确其对睫状肌麻痹的作用,我们收集远视儿童157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托吡卡胺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调节幅度的影响。方法治疗前以镜片法分别测量受试者左眼调节幅度,受试者每晚睡前以0.25%托吡卡胺滴眼液点双眼各一滴,治疗1个月后以同样方法测量同一眼的调节幅度。采用SPSS15.0应用软件包对不同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近视组AMP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中度近视组AMP治疗后有一定有改善,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托吡卡胺滴眼液可显著提高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幅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托吡卡胺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调节幅度的影响。方法治疗前以镜片法分别测量受试者左眼调节幅度,受试者每晚睡前以0.25%托吡卡胺滴眼液点双眼各一滴,治疗1个月后以同样方法测量同一眼的调节幅度。采用SPSSl5.0应用软件包对不同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近视组AMP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中度近视组AMP治疗后有一定有改善,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托吡卡胺滴眼液可显著提高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幅度。  相似文献   

11.
对太原市中小学生边缘视力268眼进行了屈光度测定,结果:边缘视力眼小瞳检影有34%为“近视”,散瞳检影有16.8%为“近视”;“假性近视”占17.2%。对其中126眼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观察,结果:41人发生近视,占32.4%。上述结果表明:边缘视力学生的屈光状态易变性较大,近视倾向较强,应常规进行屈光检查,以屈光度低于-0.25D的做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n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fERG) in the fellow ey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without fundus lesions and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 Methods MfERG was performed in 66 patients ( 66 eyes) which were grouped into : emmetropes ( n = 22 ) as the control eye ; high myopes without fundus lesions (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1. 0, n = 15 ) ; and fellow eyes of high myopics with RRD (n = 29 ). The first-order kernels N1, P1, N2 response density and latency were analyzed. Result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mmetropes group, the high myope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N1 , PI , and N2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 to 6 ( P 〈 0. 05 ), delayed N1 wave latency in rings 3 to 6, and P1 wave latency in rings 3 to 5 ( P 〈 0. 05 ). The fellow eye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N1, P1, and N2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 to 6 and significantly delayed N1 and P1 wave latencies in rings 3 to 6 ( P 〈0. 05) compared with the emmetrope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high myopes group, P1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 to 6, N1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3, 4, and 6, and N2 wave response density in ring 1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fellow eyes group ( P 〈 0. 05 ) ; wherea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atenc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MfERG can sensitively assess the early changes in visual function in fellow eyes in patients with RRD.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87例、160眼青少年真、假近视用0.25%托吡卡胺眼药水经1—3个月治疗后的结果:1.该药滴后无副作用,扩瞳、麻痹睫状肌和瞳孔恢复正常均快,因而晚上滴药后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2.该药对小学生假性近视、中间性近视和轻度远视有效,有效率为58%;对中学生疗效差,这可能与中学生用药不认真与屈光度高有关;3.远期疗效及预防近视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对162例小儿癫痫大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期进行脑电图检查的306例成人患者进行了比较。小儿组脑电图的异常率和癫痫波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成人组;局灶性异常居多;棘(尖)波者最常见;癫痫末次发作至脑电图描记时间,以4~7天内癫痫波检出率高;抗癫痫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癫痫波的出现率。说明小儿与成人脑发育程度的不同,发作间歇期脑电图的异常率、癫痫波的出现率以及癫痫放电所影响的程度、传播的途径和扩散的范围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7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皮质醇及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并与70例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皮质醇轻度增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关系平衡,提示单纯性肥胖儿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隔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与传统的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比较,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尤其适合肥胖儿童门诊筛查。  相似文献   

16.
龋病患儿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头发中微量元素与龋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120例龋病患儿和50例正常对照者头发中的锌(Zn)、钙(Ca)、铅(Pb)、铁(Fe)、铜(Cu)等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120例龋病患儿头发中Zn、Ca、Fe、Cu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P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龋病患儿与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检测头发中Zn、Ca、Pb、Fe、Cu等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可判断小儿龋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近视眼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和屈光状态之间的相关性,调查Q值(非球面性参数)与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和眼轴长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13只正视眼和近视性屈光不正眼,检影验光法测量屈光度数,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前表面平均Q值及角膜曲率,应用眼部A超仪测量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和眼轴长度,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进行Q值对等效球镜度、角膜曲率等屈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角膜Q值和等效球镜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275,p〈0.01),Q值和玻璃体深度,Q值和眼轴长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17,p〈0.01;r=0.23,p〈0.01),Q值和角膜曲率半径之间无显著相关。近视程度越高,中央角膜曲率越小,前房和玻璃体腔深度越大,眼轴越长。结论:近视眼屈光度数越高,角膜前表面的Q值趋于正值,周边角膜变扁平的趋势越缓慢,而这种角膜非球面特性的变化与玻璃体腔深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效应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3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于不同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采集静脉血标本测量应激激素浓度,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与F组相比,R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应激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拔管时间及术后在ICU逗留时间R组较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适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19.
根据钙离子在氢氧化钾的碱性溶液中,与茜素红S络合产生良好的极谱波这一特性,采用示波极谱仪测定儿童发钙。钙出峰电位-0.89V,且钙离子浓度在0.025~0.6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1。本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6%,平均变异系数为6.7%。用该法对64名男女儿童发钙进行测定,发钙检出范围78.3~910.7μg/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P-选择素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56例HSP病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3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尿常规检查结果将HSP病儿分为HSPN组(24例)和非紫癜性肾炎(nHSPN)组(32例),比较不同组及不同病期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急性期nHSPN、HSPN组病儿可溶性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38.26,q=12.26、6.88,P<0.01);HSPN组较nHSPN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q=5.81,P<0.01)。nHSPN、HSPN组病儿恢复期P-选择素表达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t=4.26、4.92,P<0.01),但较正常对照均仍明显增高(F=10.04,q=2.91、6.34,P<0.05)。结论血清P-选择素异常表达与HSP发病发展有关,其对HSP病情变化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