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磁脉冲致大鼠睾丸组织急性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电磁脉冲 (EMP)辐照大鼠后其睾丸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急性改变 ,初步探讨EMP致睾丸损伤的特点。方法 :雄性二级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4只。其中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5组为辐照组。辐照组在高场强电磁脉冲模拟源下 ,以场强为 6× 10 4 V·m-1,脉冲上升时间为 2 0ns,脉宽为 30 μs的条件下 ,在 2min内辐照大鼠 5次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辐照后于 1、6、12、2 4和 48h活杀动物 ,电镜制片 ,PHILIPS -CM12 0电镜下观察、拍片。结果 :被辐射组大鼠睾丸精原细胞和间质细胞超微结构 6h后变化明显 ,线粒体水肿、空化、髓样体形成 ;内质网扩张 ;糖原颗粒减少。睾丸间质细胞的内分泌颗粒排空明显。结论 :EMP辐照后早期即可引起大鼠睾丸精原细胞及间质细胞损伤 ,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及应激反应可能参与了其超微结构损伤过程 ,睾丸间质细胞可能为电磁脉冲损伤的敏感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分析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予以讨论。结果患者术前未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术后2周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出院3周后右腋窝淋巴结转移,7周后全身转移死亡。病理检查: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嗜铬粒蛋白A和突触素。结论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凶险,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56岁.10年前外伤后出现左侧阴囊疼痛肿胀淤血,未行任何诊治,10年来阴囊左侧呈进行性肿大,约足球大小,伴坠胀感,无明显疼痛,阴茎回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查体:体温37.1℃,阴囊左侧肿胀明显,阴囊皮肤增厚,表面皱褶消失,阴茎只可见少许包皮外板,阴茎触及不满意,阴囊左侧皮肤温度稍高;B超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4.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69岁,因阴囊坠胀不适1个月就诊.查体:阴囊无红肿,双侧睾丸及附睾无触痛及压痛,未扪及明显肿块.超声显示: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双侧睾丸纵隔内可见大量较小的囊性无回声区,呈蜂窝样改变(图1),大小范围分别约:左侧2.9cm×0.9cm×1.5cm,右侧3.2cm×0.9cm×1.3cm,囊性无回声区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周边正常睾丸组织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低氧应对动物。肾脏和睾丸的损害,本文对平的地区健康兔急进高原后的肾脏和睾丸组织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旨在观察高原低氧应激对兔肾脏睾丸组织的损害。作者选取平原地区健康同龄雄性大白兔24只,兔龄6个月,体重(2.5~3.5)kg。迁饲高原前后相同方式和饲料喂养。并随机将其分为A、B、C、D4组,每组6只。 相似文献
8.
9.
10.
刘建忠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1994,(3):7-9
睾丸间质细胞调控的研究现状刘建忠(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睾丸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orLeydigCell)也称睾丸间隙细胞[1],是Leydig于1850年首先命名并加以描述的,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肯定了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睾酮,其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形态计量方法对海拔(397m)移居到海拔(3400m)一周(急性)、四周(亚急性)及返回到海拔(397m)四周的Wistar大鼠海马的突触、锥体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定量观察研究。结果:急性组变化为线粒体数量增加,粗面内质网池轻度扩张和脱颗粒。亚急性组海马锥体细胞肿胀、粗面内质网明显分布紊乱、脱颗粒和断裂;核糖体减速少,线粒体不同程度肿胀、嵴断裂、数量减少、外膜臌出和变性;轴突和树突内线粒体也发生同样变化。轴棘、轴树突触间隙宽度变窄(P<0.01),突触小泡数量减少(P<0.01)。恢复组:海马锥体细胞内部分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本文对形态改变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多种较先进技术对大肠癌进行研究。结果证明,(1)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癌细胞微绒毛粗大、密集、小根深埋在胞质顶部是大肠管状腺癌的超微结构标志。人体内癌细胞侵袭方式的微细形态变化与体外器官培养中所见相似。(2)ras癌基因P212检测,159例大肠癌中104例(56.4%)过量表达,提示大肠癌与ras癌基因活化有密切关系。5种单抗测试的122例中阳性率在83.4%~11。83之间,说明大多数含有大肠癌肿 相似文献
13.
高原低氧对大鼠脏器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红景天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对平原大鼠急进高原后其主要脏器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红景素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特高海拔地区,由于受严重低氧环境的影响,大鼠脏器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弥漫性损伤,突出地表现为细胞线粒体变性肿胀,甚至呈髓鞘样改变,细胞间质水肿、核异染色体边聚、肌浆网明呈扩张、糖原颗粒减少、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不均匀等。红景天素可明显减轻细胞超微结构缺氧性损伤,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文还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动物实验表明,肌肉工作引起早期肌僵硬的过程中有突变与持续性。僵硬后即刻与24小时该肌肌节长度与对照肌相比明显缩短,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说明处于放松不全(痉挛)状态;48、72小时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出现“Z线流”,肌核见明显切迹,染色质弥散,出现中位核。0—72小时均见肌纤维间隙增宽,显示水肿。 相似文献
17.
18.
抑酸剂对应激状态下壁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这揭示抑酸剂对应激状态下壁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作者采用水浸束缚应激动物模型,检测各组胃粘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D、胃液pH,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壁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发现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UI明显下降,胃液pH明显上升,与应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示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壁细胞呈静息状态,应激组呈明显激活状态,奥美拉唑组可见分泌小管明显扩张,并有绒毛稀少或密集分布的不同表现。提示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均能抑制应激状态下胃酸的分泌,但壁细胞形态改变不同,可能与这两种药物抑制胃酸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石松目植物主要元素含量变化与分类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 Carlo Erba 1106或1500型自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石松科与石杉科5属26种(21种5变种或变型)植物全草样品中 C,H,N 和 O 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和不同植株等因素对植物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和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植物分类群(种或种下分类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样品的季节对植物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生长期长的营养器官(枝叶、茎或草本植物的全草);而植物的产地、植株等因素几无影响;不同植物分类群的元素含量的变化与形态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形态上易区分的分类群,元素含量的变化较大,反之亦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将为植物分类学增添新的科学佐证。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内钙离子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实验性尿毒症大鼠心肌超微结构,以及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内游离Ca^2 变化对膜通道的影响,通过制作尿毒症大鼠模型,采用定量细胞酶活性的化学方法观察了SDH活性变化,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膜Ca^2 通道。结果显示,随着尿毒症病情进展,心肌细胞膜卷曲,破裂,肌原纤维肿胀,裂解,有SDH反应产物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膜Ca^2 通道活性明显增加,胞浆内钙离子蓄积。提示尿毒症时心肌细胞膜扣伤,线粒体功能酶含量降低,细胞内钙超载是导致心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