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性型涎腺肿大也叫涎腺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大唾液腺肿块,多发于腮腺,临床病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1例52岁男性变性型涎腺肿大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2.
金波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6):670-670
患者,男,46岁,因“慢性乙型肝炎”入院。入院当天给予“硫普罗宁”0.2g静脉滴注,给药约10min后出现右颌下肿胀疼痛,继之出现左颌下及双侧耳下肿胀,无皮肤瘙痒,无头晕及出汗、胃肠不适等表现。患者既往无类似面颊部肿大的病史。查体:BP135/80mmHg,心率78次/min,全身未见皮疹,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双侧耳下及颌下明显膨隆。于腮腺区及颌下可分别触及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轻度压痛,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无充血,挤压腺体无异常分泌物溢出,各导管口未触及明显包块,口腔黏膜光滑,未触及硬结。当即停止使用硫普罗宁,停…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病毒相关性涎腺疾病是指罹患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相伴出现的大涎腺病变,主要表现为口干症及腮腺肿大。诊断时需与合格林综合征、腮腺囊肿及腮腺良性肥大相鉴别。本文就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等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3 7岁。因双侧腮腺及颌下区淋巴结肿大伴发热6天入院。 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腮腺及颌下区淋巴结肿大 ,伴发冷、发热 ,乏力 ,四肢关节疼痛 ,体温 3 9℃~ 40℃ ,无咳嗽咳痰。近 2天颈、胸、背部出现较密集红色斑丘疹 ,压之褪色。双耳廓发红 ,右耳可见皮肤破损 ,局部暗紫色。双侧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弥散性肿胀。双侧颌下区肿胀 ,淋巴结肿大 ,轻微触痛。口腔黏膜充血 ,有多个无痛性小溃疡。双侧腮腺导管口充血 ,无脓性分泌物。X线胸片见两肺纹理粗乱 ,未见实变影像。骨髓象报告 :骨髓增生减低。实验室检查 :血沉 ;5 0mm /h。…  相似文献   

5.
涎腺疾病     
腭部涎腺肿瘤116例临床分析,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转移中的作用,微量元素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关系的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面神经受侵的腮腺恶性肿瘤初步临床观察,短发夹状RNA沉默H-ras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腮腺气肿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儿童难治性腮腺气肿,结合文献对腮腺气肿的诊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例患儿无明显诱因腮腺肿大1个月余,经抗炎治疗、心理干预治疗、物理加压治疗等保守治疗后无效,患儿既往有脑瘫伴癫痫病史,存在非自主性鼓颊行为,考虑为难治性病例。经腮腺导管结扎及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后得到根治。文献回顾表明,腮腺气肿是一种罕见的腮腺肿大,多为口腔内压力增加引起空气经腮腺导管返流入腮腺内所致,其诊断主要依靠间歇性的腮腺肿胀等临床表现及超声、CT、MRI、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现阶段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保守抗炎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手术治疗是难治性腮腺气肿的最终治疗手段。结论 腮腺气肿有进一步发展为腮腺炎症的可能,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对于一些重症、复发性以及依从性差的病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药物过敏性涎腺肿大: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涎腺肿大是发生于涎腺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较少见。笔者结合近年经治的4例,对本病发病原因和过程、正确诊断与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全身各系统均有相应的变化 ,特别是中老年人 ,如高血压性心血管病 ,眼病等。在口腔颌面部常引起涎腺退行性肿大 ,本研究通过临床 ,唾液总流率检查及腮腺造影对 1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 15例病例临床上的腮腺肿大为特点占 87% ,腮腺造影示除腺体体积增大外主导管扩张较为常见 ,认为与主导管发生逆行性感染有关 ,可能与静止唾液流率减低有关。使用促唾剂保持静止唾液总流率在正常范围内是防止逆行感染的必要治疗手段。有 4例静止唾液总流率低于正常有明显口干症状。而动态唾液总流率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高血压患者涎腺贮备功能尚未明显受累 ,说明口干症状主要是静止唾液总流率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9.
王开  康非吾 《口腔医学》2018,38(12):1137-1140
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Salivary glands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SGML),为无痛性,进展缓慢的恶性肿瘤,较少发生于头颈部。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因认识不足,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以1例典型多发性涎腺黏膜相关组织型淋巴瘤为案例,结合文献分析探讨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本文中笔者报道了一例结节病致双侧腮腺肿大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4 2岁 ,农民。病史 :右侧腮腺区肿物 3月 ,发现时约鸡蛋大小 ,无不适 ,曾在外院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及腮腺造影 ,疑为“腮腺混合瘤”收入院。入院后检查见右侧耳后下方隆起 ,可扪及一包块 ,约 5cm× 4cm× 3cm ,质中等 ,界限清 ,活动 ,表面光滑 ,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右侧腮腺区彩色B超示包块边界清楚 ,有包膜 ,均质 ,包块内未见血流信号 ,提示“纤维脂肪瘤”。在局麻下行右腮腺及包块摘除术 ,见包块位于腮腺浅叶深面 ,表面光滑 ,黄色 ,包块深部延伸到下颌升支内侧 ,向上达茎乳孔处 ,茎突受压移位 ,包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手术…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46岁,因右侧腭部肿物渐进性增大20余年就诊。临床检查:右侧上颌磨牙区及右侧腭部可见一肿物,前界位于第一前磨牙远中,后界位于软腭翼下颌皱襞处,外界位于磨牙颊侧牙龈粘膜转折处,内界距腭中缝1cm,表面糜烂,中央凹陷,边缘突起,暗红色,碰触后易出血,疼痛明显。CT检查提示:右上颌部占位性病变,硬腭骨质膨胀性吸收破环,肿块内可见钙化小结,瘤体突入右侧上颌窦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武钢第一、二职工医院自1973年元月至1992年12月涎腺混合瘤84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回顾。男性40例,女性44例,发病年龄10~69岁(平均37.4岁)。发病部位:腮腺61例,颌下腺14例,腭部9例。最常见症状为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病理组织象表现为多形性,有上皮组织,粘液组织及软骨组织。复发肿瘤仍保持原发肿瘤相同组织类型。治疗普遍采用腮腺浅叶摘除及面神经解剖,仅3例复发。  相似文献   

14.
涎腺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涎腺恶性肿瘤是一类较常见、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涎腺恶性肿瘤,且性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涎腺恶性肿瘤多为涎腺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大涎腺如腮腺、领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发生于小涎腺如腭腺等,具有组织分型多、细胞成分复杂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涎腺恶性肿瘤在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涎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手段作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结果:21例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中9例(43%)淋巴结疾病,包括淋巴瘤、转移癌和结核病,5例(24%)肉芽肿性病变,4例(19%)神经源性肿瘤,2例(10%)血管瘤。多数患者行腮腺浅叶或部分腮腺加肿物切除术,癌转移到腺体实质的患者需大块切除。结论:腮腺非涎腺源性肿物较少,且多数为淋巴结疾病,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治疗首选部分腮腺或腮腺浅叶加肿物切除。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耳下肿物1年"于2012年2月28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下一肿物,无疼痛,无口角歪斜,一直未采取治疗措施,1年来肿物无明显增大,仍无疼痛不适感,以"右腮腺肿物性质待查混合瘤?"收住院。入院后检查见右耳下可扪及一肿物,表面光滑,约4.5cm×3.0cm大小,质中等,边界清,口内检查见右腮腺导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涎腺Warthin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76-2003年期间在天津医大总医院治疗的83例涎腺Warthin瘤的诊断治疗过程。结果59%的wanhin瘤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B超检查中85%出现网格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77%出现Ⅲ级以上血流;71%行腮腺部分切除术,损伤小,效果好。结论涎腺Warthin瘤多发于老年人,且在老年人中有增长趋势。临床检查结合有效的辅助检查可确定诊断。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涎腺内镜在涎石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43例颌下腺、9例腮腺)涎石病行内镜探查及取石术.结果 34例颌下腺导管前段和(或)后段结石中,24例在内镜下直接取石;2例经手术及内镜取石;8例手术取石.8例颌下腺导管腺门处结石在内镜辅助下手术取石.9例腮腺结石中3例以抓篮取石;3例直接切开导管口取石;1例以抓篮套锁后于颊部切开取石.取石成功的49例随访1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涎腺内镜可提高涎石病的诊断敏感性,且多数结石可在内镜辅助下取出.  相似文献   

19.
以巨细胞瘤(GCT)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涎腺导管癌(SDC)是极为罕见的相对新认识的尚未完全定义组织发生学的一种肿瘤。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腮腺的伴有GCT的SDC,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学改变及组织学起源。  相似文献   

20.
黏液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阑尾、胰腺、乳腺等部位,发生于涎腺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涎腺的黏液腺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