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96-309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BI)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入住ICU行中心静脉置管超过48 h,转出ICU 48 h内患者的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ICU住院患者328例,发生CVC-RBI 19例,感染率为5.79%。插管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患者免疫力低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每日评估插管指征缩短置管时间、操作时的无菌观念、加强基础护理增强免疫力、加强感染环节的控制等,对控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宋逸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69-317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感染在ICU的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所有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9例样本中培养阳性50例,总体相关性感染率为22.8%,且不同穿刺部位的感染率有所不同,但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有显著性差异。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阳性球菌占40%,阴性杆菌占42%,真菌占16%,阳性杆菌占2%。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导管留置时间、留置位置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戴文萍 《求医问药》2011,(9):143-144
目的: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358例次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81例次导管相关感染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与护理的关系。结果: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颈静脉次之,锁骨下静脉穿刺最低;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增高;应用单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重视无菌操作规范,加强穿刺局部皮肤消毒,尽可能的选用单腔导管,避免不必要的装置,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护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景建军 《中外医疗》2012,31(14):14-15
目的了解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ICU住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12例,对其不同留置途径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病原体类型、置管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2例患者中41例发生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9.95%;不同留置途径感染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大,不同留置时间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基础疾病、原有感染等因素有关,同时置管时间、置管途径也会影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雍颜菡 《大家健康》2014,(9):324-325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3月,以大竹县人民医院发生的3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置管感染中,所有病例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大于或等于7天的置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置时间小于7天相比(p<0.05)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医护人员操作、病人的自身情况等相关。结论: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医务人员操作护理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有利于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60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感染患者78例,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干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总的感染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分别为33.33%、21.18%和18.60%,其中股静脉置管最高,锁骨下静脉最低(P<0.05)。②置管术后第1、2、3、4周末期时的感染率分别为13.33%、18.46%、24.76%和30.77%,结果显示导管留置的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③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6.67%,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33.33%。④导管留置后78次的感染中有38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感染率为48.71%,有27次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率为34.61%,有13次为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7%。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各阶段的管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周中心静脉置管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患者在可能影响感染因素上面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统计学分析.结果 248例患者共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发生率为4.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1个变量是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实际意义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为:操作经验少、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其OR值分别为3.48、2.89、2.45、1.98.结论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98例,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29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7例(15.77%),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呈正相关(χ2=15.148,P=0.001);糖尿病和狼疮性肾炎患者感染率高于其他原发病患者。结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位置、合并糖尿病和狼疮性肾炎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11年1月~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987例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987例患者中发生CVC-RI 46例,感染率为4.66%,感染主要与年龄、置管部位、留置天数、白细胞计数、静脉高营养、病情轻重、合并症、应用激素等有关。结论: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VC-RI难以完全避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依从性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83-183
目的: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98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阳性6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菌2例,感染率6.1%。结论: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置管部位的监测和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高渗静脉液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及严格无菌操作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分析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留管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52例,感染率达到13.1%。革兰氏阳性菌34例,占65.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18例,占3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年龄<50岁感染率7.48%,≥50岁感染率16.33%(P<0.05);糖尿病肾病感染率19.72%,非糖尿病肾病为9.38%(P<0.05);股静脉置管感染率24.14%,明显高于颈内静脉10.25%及锁骨下静脉5.26%(P<0.05);置管时间≥2周较≤1周、1~2周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18.43%(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2周及股静脉置管都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诱因。  相似文献   

12.
朱丽  曹相原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0):963-964
目的探讨ICU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ICU内拟诊和确诊CRBSI患者9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ICU内中心静脉置管情况和CRBSI年度发生率,以及患者基础疾病、住ICU时间、CVC留置时间等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 ICU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为40.97%,CRBSI的发病率为4.32%,病死率24.4%。CRBSI患者的基础疾病、住ICU时间、CVC留置时间、静脉营养为CRBSI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ICU内CRBSI发生率为4.32%。结论随着患者危重病程度增加、住ICU时间和留置导管时间延长,CRBSI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602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行留置导管细菌学监测。结果:602例患者中,76例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微生物学培养阳性(76/602,12.6%)。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股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P≤0.05),置管时间≤13 d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14d(P≤0.05),复杂外伤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道良性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P≤0.05)。结论: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缩短留置时间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竞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4):123-124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针对易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制定置管方法、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结果 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 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过程中,对导管进行正确应用及护理,可避免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导致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于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来说,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有病人自身因素以及护理因素,而通过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结论加强对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孙红霞  贾会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514-1517,15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1月30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09例患者中,导管相关血行感染73例,平均发生率8.1/1 000留置导管日,死亡8例,占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例数的11.0%(8/7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教育、置管部位与置管时间、手部卫生和无菌屏障、敷料种类及消毒剂类型等是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需制定系统的技术操作和评价规范。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吉林医学》2012,33(12):2640-2641
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护理对策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实施ICU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38例,重点观察导管相关性的感染情况,以卫生部201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来判断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及局部感染。结果:27例患者的培养结果呈阴性,11例培养结果为阳性。与穿刺、导管消毒、输液相关的是导致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主要感染源。结论:重点对穿刺、导管消毒和输液情况进行干预是控制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主要方向,而这也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防治ICU导管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在ICU中心行静脉置管的726例患者,分析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采集导管感染患者的血液、痰液、脓性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726例ICU中心静脉导管发生CRI共58例,感染发生率为7.99%。58例CRI患者均送检样本进行病原菌检验,均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100.00%。结论:引起ICU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高龄、ICU类别、导管留置天数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防止ICU患者发生导管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重症患者CRRT实施对股静脉导管血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82例行CRRT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前行CRRT股静脉置管患者70例,给予常规护理。了解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对中心静脉导管血行感染的影响。结果: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明显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从而降低了患者入住ICU时间,减少了患者费用。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大大降低股静脉插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但需要提高临床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行心脏直视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为降低感染率提供护理经验。 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心脏直视术后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0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找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护理相关的问题,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高龄、长时间置管、无菌操作不严格、置管维护质量、静脉置管途径等),将以上护理问题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护理措施,在围手术期予以实施。观察2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穿刺部位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发生时间,局部渗血、导管脱出、导管阻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82%和18.44%(6例和19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1.65%(3例和1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置管后导管堵塞、脱出、局部渗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9%、5.82%、2.91%和13.59%、16.50%、9.7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的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在相关护理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