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作为后基因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组学技术,代谢组学以系统生物学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体液为研究对象,以现代谱学分析技术为支撑,对生物体内低分子量化学组分进行多维多息分析,最终以明晰机体生物学变化本质为目的。代谢组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为研究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文章通过论述代谢组学用于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中的中医藏象、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中药复方等理论,充分显示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优势及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中医理论的工作正在开展,有望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在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中医理论和针灸作用机理的工作正在开展,有望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中医理论的工作正在开展,有望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组学技术共同组成系统生物学。近几年,代谢组学作为继后基因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凭借其科学的研究理念及先进的研究技术平台,通过对生物体整体代谢网络及机体内复杂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究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过程。对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采用高通量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定量分析机体受到内外环境扰动引起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变化水平,整体描述机体病理生理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本质。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药研究,有助于解决中药成分复杂、有效物质不明、中医药治疗疾病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对代谢组学在中医体质研究、证候研究、中药复方研究、中药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系统研究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尤其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指纹图谱分析(metabolic finger printing analysis)是对所有代谢物整体进行高通量的代谢分析的方法,研究药物本身、机体本身及药物引起的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找出与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可以更直接地反映体内状态的动态变化,阐明药物及疾病作用机制.该文综述了目前用于代谢指纹图谱的一些新的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阐述其优缺点,并展望了其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有望促进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新方法和新途径产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有诸多相同之处,恰当而充分地将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医证候分型诊断、证本质、中医药干预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可能加快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中医药研究也将因代谢组学的应用进入新的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提高自身理论现代化、科学化、诊疗水平的现状,并对将代谢组学运用到慢阻肺肺气虚证的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有诸多相同之处,恰当而充分地将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医证候分型诊断、证本质、中医药干预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可能加快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中医药研究也将因代谢组学的应用进入新的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提高自身理论现代化、科学化、诊疗水平的现状,并对将代谢组学运用到慢阻肺肺气虚证的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生物体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生物标记物和代谢途径,揭示病理机制和药物干预机制。代谢组学强调机体整体状态变化与中医药的整体观诊疗思维相匹配,两者有机结合在复杂的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液质联用(LCMS)技术具有分离性能好、灵敏度高和专属性强等优势,是最适用于中药代谢组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总结LC-MS的常用类型和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近3年LC-MS在中药代谢组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以往科技手段无法将其一一揭示并量化。代谢组学是近年来生物信息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组学,具有非破坏性、整体性、动态性、非靶向等特点。它通过检测生物体液的"代谢指纹图谱"和分析引起代谢谱变化的原因,可以整体评价中药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和毒理作用。由于代谢组学自身的复杂性及局限性,还不能完整阐释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但随着各种"组"学数据的成功对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联合应用于中药新药研究中,它们之间相互补充,整合在一起可以比它们各自本身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代谢组学技术的优势,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与代谢组学及其研究优势,论述代谢组学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向及代谢组学方法应用进展。结果:拓展中医体质研究思路和方法,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结论:代谢组学技术原理与中医体质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整体观及动态变化状态上具有相似性,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体质可分、体病相关等中医体质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为探索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中医》2021,43(5)
代谢组学是全面系统地研究生物样本或器官小分子代谢产物的科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代谢组学平台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可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主要从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药效及代谢通路研究、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及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研究3个方面,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若干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代谢组学的形成、基本思想、特点优势、分析策略与技术以及在中医药若干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分析与论述,并对其进一步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及揭示中药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揭示中医药现代科学内涵提供指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运用到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方法:搜索近年来关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查找有关艾滋病的中医传统证候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成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等多个领域。结论: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为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为阐明艾滋病中医证候实质,构建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雨  王张  王平  孟宪丽 《中草药》2013,44(7):918-922
代谢组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相吻合.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凝聚了历代医家经验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宝藏。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研究技术,其关注的是机体代谢产物的整体性变化,以推测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这与中医学"整体观"、"司外揣内"的思维模式不谋而合。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在寻找中医证候的潜在标志物和差异性代谢通路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探索中医证候本质、使用现代科学术语阐释中医药内涵提供了突破口。文章回顾了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的中医证候本质的临床研究进展,试图归纳中医证候的代谢特点和探索中医证候本质。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芙岩  杨佳颖  王志刚  李贤煜  陈鹏  杨洪军  郭娜 《中草药》2022,53(14):4512-452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具有一致性,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终端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将中医药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相互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之举,为探求中医药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与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观的理念相符。近些年来,依托于核磁共振和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策略逐渐在中药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代谢组学研究平台、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代谢组学在中药质量控制、抗菌及抗炎作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组学技术今后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