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睑成形术联合泪腺复位术治疗眼睑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20只眼)眼睑松弛症患者均在停止发作并静止1年以上手术.按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酌情去除上睑松弛的皮肤和部分眼轮匝肌,以及疝出的眶隔脂肪,泪腺脱垂全层缝合泪腺组织固定于眶泪腺窝处的骨膜上,上睑下垂视上睑提肌腱膜有无断裂,采取上睑提肌腱膜修复或折叠术,睑裂横径缩短将外眦韧带缝合固定于外侧眶缘骨膜.结果 10例术后均取到满意治疗效果,皮肤松弛得到明显改善,并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泪腺复位,其中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短也均得到满意矫正.随访3个月至1年,1例术后3个月于颞上方穹窿下仍可见到脱垂的部分泪腺,其余脱垂泪腺均得到良好复位,无复发.结论 眼睑皮肤松弛症可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有效矫正,经双重睑切口联合脱垂泪腺复位手术效果良好,可达到美容与功能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伴泪腺脱垂的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上睑皮肤松垂症的病理特征和美容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将脱垂的泪腺复位于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然后酌情去除上睑松弛之皮肤和部分眼轮匝肌,以及疝出之眶隔脂肪,并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结果 自1998~2002年,共治疗23例46只眼,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重睑形态满意。结论 对上睑皮肤松垂症应有全面认识,治疗重点是泪腺的复位和眼睑形态的重新塑造;同期行重睑成形术,可实现功能治疗与美容效果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性眼睑皮肤松弛症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23例患者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切口,测量出需切除的上睑皮肤量,然后去除需切除的皮肤和眼轮匝肌以及疝出的眶隔脂肪,脱垂的泪腺复位.缝合切口,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结果 23例术后均恢复了原视野和视力.仅1例因切口处理欠佳,出现轻度“三眼皮”,其余重睑形态满意,泪腺复位良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3年疗效稳定.结论 所用治疗眼睑松弛症的疗法和疗效确切可靠,符合美容要求.可兼收治疗上眼睑松弛和重睑成形术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4.
睑松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眼睑疾病 ,主要表现为眼睑水肿 ,皮肤变薄 ,色泽改变 ,大多伴有泪腺脱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部分睑松弛症还伴有副泪腺增生。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笔者共治疗了 8例伴有副泪腺增生的睑松弛症患者 ,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8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3~ 45岁。均存在泪腺脱垂与副泪腺增生。在行上睑成形术治疗睑松弛症时 ,对增生的副泪腺予以切除。2 手术方法 2 .1 术前设计与切口 在距上睑缘 6~ 8mm做常规重睑切口画线 ,以此作为下切口线。再用无齿镊夹持上睑 ,以估计所需切除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经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治疗肥厚型眼睑松弛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的双侧肥厚型眼睑松弛症患者共20例,均接受经眉下切口上睑成形术。术中同时处理脱垂的眶部泪腺、增生的副泪腺和膨隆的眶脂肪组织,使上睑恢复正常饱满外观和年轻化。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观察指标为眼睑膨隆状态、切口瘢痕淡化程度、上睑皮肤松弛矫正和泪腺复位情况。结果:20例肥厚型眼睑松弛症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上睑膨隆消失17例,3例残留轻度膨隆;切口瘢痕完全淡化16例,部分淡化4例;双侧眼睑皮肤松弛情况完全改善10例,明显改善6例,部分改善4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睁眼困难和视物遮挡等症状,均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学效果。结论: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对眼睑组织损伤小、手术简便、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肥厚型眼睑松弛症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接受眼部整形术者,上眼睑松弛占有很大比例。松弛的原因有皮肤松弛、眶脂肪脱垂及泪腺脱垂等。其中泪腺脱垂引起的上睑松弛,当行重睑成形术时切口难度大,术中容易损伤泪腺,术后效果不理想。一、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36例,72只眼,全部为女性,年龄28~46岁。...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6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3000余例患者施行眼部美容手术,其中20例为上睑皮肤松弛伴泪腺脱垂的患者,均在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行脱垂泪腺部分切除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我院近3年中行1080例重睑成形术。术前诊断或经术中证实泪腺脱垂者23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1例。双侧泪腺脱垂22例,单侧1例。年龄30~50岁。术前诊断指征:上睑外1/3处略突出或伴明显皮肤松弛。可触及泪腺,但不能触及者,也不能排除泪腺轻度脱垂。术中切开上睑皮肤,分离后,如见眶隔隆起饱满即应考虑泪腺脱垂。本组术前诊断6例,术中确诊者17例。手术按常规重睑成形术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眶隔,于其外1/3处剪开,可见有灰白色小叶状腺体组织,有的甚至下垂至睑板下缘。将脱垂的泪腺复位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上睑臃肿即肿泡眼患者行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127例单睑伴上睑臃肿患者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针对其解剖特点,术中以各层次减容为主,切除多余皮肤、眼轮匝肌,减少眼轮匝肌后脂肪(retro-orbicularis oculus fat, ROOF)及眶隔脂肪容量,如有脱垂泪腺给予复位,完成重睑成形术。结果 12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效果满意,肿泡眼外观纠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肿泡眼患者上睑形态臃肿的原因对各层次组织进行充分去除,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形成轻薄重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重睑皱襞切口矫正中老年人上睑松弛的效果。方法:按重睑皱襞切口设计手术,将患者松弛多余的皮肤作镰刀形切除,并切除部分肌肉,形成重睑,对伴有上睑凹陷、泪腺脱垂者同时处理。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随访3~18个月,上睑松弛矫正满意,双侧上睑重睑弧度对称自然,视野清晰,功能改善满意,鱼尾纹减轻,眶周呈年轻化,效果满意。结论:重睑皱襞切口矫正上睑松弛,简便安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重睑成形术联合泪腺复位术在眼睑松弛症整形美容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 南宁市达美整形门诊部收治的90例眼睑松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睑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睑成形术联合泪腺复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眼部外观恢复正常时间、美容效果、术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眼部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眼眶松弛情况、皱纹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6个月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 的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睑松弛症整形美容中应用重睑成形术结合泪腺复位术 治疗的效果良好,美容效果优异,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眶松弛及皱纹情况,缩短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 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短期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重睑手术(埋线法、切开法或缝线法),实验组应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后恢复时间(35.23±6.56 d)明显低于对照组(79.81±13.24 d)(P〈0.05),而两组Ⅰ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示,实验组满意度(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重睑术,安全指数高,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额部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眼睑皮肤松垂症25例,通过发迹内或发迹缘小切口行帽状腱膜下剥离,眉毛及发迹缘行埋没导引缝合悬吊额眉部软组织,额眉组织提升后再行重睑成形术。结果本组切口平均0.9(0.8~1.0)cm,术后5~10d消肿,术后1月眼部形态恢复,额眉眼比例恢复。无一例大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上眼睑皮肤提紧,手术疤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简单、有效,不需特殊设备,在解除眼部症状的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Correction of the epicanthal fold using the VM-plas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VM-plasty combines the principles of YV-plasty and multiple Z-plasty. It consists of three V flaps. For correction of the epicanthal fold, both A and B V-flaps were designed on the outer surface and the C V-flap was design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old. The vertical tissue deficiency of the epicanthal fold was reconstructed with the C V-flap which brought additional tissue from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old. The VM-plasty for epicanthoplasty was used alone in 8 pati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double eyelid surgery in 51 young patien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blepharoplasty and double eyelid surgery in 26 patients who had blepharochalasis. Redness of the incisions was a common complaint but this settled within 2-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zigzag incisions of the VM-plasty were blended with the anatomic lines.  相似文献   

15.
特殊类型的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睑并发内眦赘皮、轻中度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睑黄瘤,以及重睑成形术失败再修复等特殊类型重睑成形术(切开法)的手术方法、注意要点。方法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术前评估,切口设计,麻醉,切开并去除多余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矫正合并的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者睑黄瘤等,最后按重睑成形术操作完成手术。结果共148例,其中女115例,男33例,并进行了3个月至5年的随访。术后平均7~14d局部消肿,4周至3个月重睑弧度基本恢复自然形态,睑形秀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对实际情况的仔细评估和准确测量,精确设计合适手术方案,应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相关问题的矫正,可使重睑成形术的美学效果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6.
内眦赘皮矫正同期小切口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小切口重睑成形术联合美容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设计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的同时,在内眦部设计新型的“Z”形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无皮瓣交错),上睑的切开线重叠于重睑线,下睑隐藏于睑缘。结果全组56例,均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学重睑形态和内眦部的良好形状效果。结论由于术式使用小切口的重睑形成方法的同时,采用了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瘢痕,该手术方法设计简单、操作容易、符合生理要求、术后重睑及内眦形象良好。  相似文献   

17.
改良横切纵缝内眦赘皮矫正同期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内眦赘皮矫正采用改良横切纵缝法,在新的内眦点及下泪点之间沿睑缘做曲线切口,皮下分离后去除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折叠缝合内眦韧带浅头或将内眦韧带浅头缝合于鼻侧筋膜,皮肤重新调整后缝合内眦切口:常规行重睑成形术,但重睑切口与内眦切口不相连续,呈皮下隧道相通,隧道内眼轮匝肌予以剪除。结果 临床应用189例,随访3~24个月,新内眦外形良好,瘢痕不明显,重睑线自然流畅,上睑与内眦无线形瘢痕相连,内眦赘皮无复发。结论 改良横切纵缝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是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一种简单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睑术同期矫正内眦赘皮的新术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重睑成形术同期行内眦开大术的新术式。方法:采用常规重睑成形术切口,在内眦赘皮处设计新的与重睑成形术切口相连接的上睑内侧单“Z”成形+去除一个三角瓣的新术式。对112例(224只眼睛)就医者进行手术,并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对随访的就医者的重睑形态和内眦部形状进行评估,重睑基本为平行性重睑,内眦已完全敞开,赘皮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逆向内眦赘皮除外),术后形态良好,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