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对56例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进行外固定支架同定治疗,并对疗效作回顾账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4年,39例术后半年骨愈合,13例一年愈合,4例发生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论:在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单侧外固定支架较好,并对减少并发症和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对46例四肢骨折按稳定骨折、不稳定骨折、开放或合并软组织损伤以及合并其它脏器损伤、休克等危重病人骨折,分别以闭合复位、小切口复位螺钉内固定、清创处理后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除1例骨折迟延愈合外,本组其余病例均在6周至9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其中固定针松动2例,针道感染2例,成角畸形1例。结果提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满意,尤其对开放性、并软组织损伤、合并其它脏器损伤、休克等危重病人,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5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8月-2007年3月收治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5例。结果:本组伤口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例,无畸形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彻底清创,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闭合伤口并合理有效地预防感染可作为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及随访3-30个月的结果。结果:65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结论:早期清创 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开放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可以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疗效显著,特别适合伴有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100例患者均在24个月内得到随访,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除1例螺旋型骨折患者因自行下床活动负重较早而引发骨折再次成角畸形,重新调整外固定器复位外,其余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现外固定松动导致骨折再次错位畸形现象。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特别是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重、污染重的四肢骨折,既能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利于伤口处理及治疗,还能减轻进一步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  相似文献   

6.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1990~1999年,我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1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平面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小腿下段开放性骨折固定及保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严重小腿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跨踝关节结合有限内固定稳定骨折,修复血管神经,分期覆盖创面,二期处理骨不愈或肢体短缩。结果保肢成功16例,截肢1例。其中创面感染6例,经换药后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或植皮愈合;针道感染4例,经换药愈合;骨缺损肢体短缩2例,二期行胫骨上端延长;骨缺损骨折不愈1例;二期行胫骨上端延长、骨折端加压治愈。16例恢复行走功能,骨折愈合良好,无踝关节肿痛。结论单平面外固定支架跨踝关节固定应用于小腿下段严重开放性骨折能维持肢体长度和骨端稳定,便于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分期处理.有利于Gustilo ⅢC型损伤保肢治疗。  相似文献   

8.
四肢开放性骨折74例早期内固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固定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74例80处开放性骨折早期清创+内固定,创口一期缝合、减张缝合、肌皮瓣覆盖或延迟修复。结果:76例80处四肢开放性骨折,其中70例76处骨折病人术后随访正常骨愈合率为96%,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占4%。结论: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彻底清创、切除污染失活组织,合理内固定,维持骨折结构的完整性,创口覆盖合适的软组织,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龙一 《实用医学杂志》1995,11(6):366-367
骨水泥联合支架治疗小儿四肢开放性骨折(附11例报告)海南省琼山市人民医院骨科(571100)龙一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多用手法整复固定方法,但是对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的开放性骨折及并有软组织感染的骨折,保守治疗不利于创面的修复及骨折愈合。我院从19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2008-03-2010-08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0例。结果本组20例采用外固定联合VSD治疗后伤口均愈合,骨折无畸形愈合不愈合现象。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为骨折提供有效固定,同时能封闭创腔、控制感染并刺激肉芽组织增生覆盖骨面,是临床上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非金属单侧外支架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是我院自1987年初开始自行设计研制和临床使用。它对股骨颈及四肢长骨骨折和常见的胫骨中下段骨不连(对骨折)的愈合和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都带来很多的有利作用,手术后2—3天即可扶拐下床活动。现对100例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00例非金属单侧外支架固定四肢骨折者: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5—85岁,平均41.7岁。二、非金属单侧骨折外固定器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固定器利用四枚锥形螺蚊钉,通过四肢外侧软组织至长骨内侧骨皮质,不穿过内侧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器治疗严重多发伤骨折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严重多发伤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76例严重多发伤骨折患者在紧急抢救的同时采用骨外固定器对四肢和骨盆骨折进行固定。结果:本组死亡3例。其余73例随访1-4 a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肢体无短缩畸形。结论:严重多发伤骨折救治时,在抢救休克和处理威胁生命的脏器伤的同时应积极地采用骨外固定器迅速进行四肢和骨盆骨折的固定,为早期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我院于2001年至2005年采用植骨FG系列单侧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固定术后骨不连接60例的使用情况。均在5-6个月内达到骨折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厂设计生产的单侧骨外固定器无选择治疗126例,结果:本组治疗126例,109例一期愈合,17例延迟愈合,26例37个钉孔发生不同程度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张德祥  李永奎 《华西医学》2007,22(3):559-560
目的:评价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61例,387例肢体均为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一期截肢14例(另一例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清创后行石膏托制动或骨牵引84侧,内固定126侧,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162侧。结果: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组骨折愈合率76.8%,平均愈合时间7.6个月,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2.4%和26.2%,远期并发症58.7%。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为82.5%,平均愈合时间8.4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32.4%,远期并发症48.5%。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1.2%,平均愈合时间9.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4%和8.5%,远期并发症23.7%。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能起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减少组织再损伤,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长沙市第三医院雷青骨外固定技术在近100年来不断地完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改良的Bashami骨外固定、器)用于治疗四肢骨折。已在国内广泛应用。1993年我院在本省率先应用这项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2年10月至1994年10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改良Bastiani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3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9~73岁,平均34岁。其中腔肿骨骨折18例,股骨于骨折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例,防骨干骨折4例,胜骨平台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T”型外固定器超关节固定。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有2例股骨骨折术后屈膝活动受限,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器后经锻炼基本恢复正常(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14例胫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设同期收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愈合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随访4~18月,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疗效显著,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林谦  王劲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25-1227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同种异体骨条植骨结合支架外固定在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挫伤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伴严重软组织挫伤的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患者(GustiloⅢB型、ⅢC型)采取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同时一期局部植入载万古霉素同种异体骨条,术后抗感染,对症、局部换药处理,术后1周开始膝、踝关节保护性功能锻炼。术后6~8周复查,骨折临床愈合开始扶拐下地负重。每隔4~6周复查一次X线片,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35例患者中29例患者皮肤软组织44面愈合良好,无术后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患肢功能基本恢复。3例患者创口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3例患者出现感染及骨髓炎、骨不连,后经抗感染、置管冲洗、感染控制后植骨等措施亦予以修复。【结论】载抗生素同种异体骨条局部植入,结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伴皮肤软组织挫伤之胫腓骨开放骨折,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及骨髓炎的发生,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潼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3246-3247
抽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病人54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跟踪随访4~1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个月~1年。在113处骨折中,骨愈合107例,占其94.6%,并发症包括骨不连和畸形愈合,依次为6、9例。骨愈合时间依次为5.3±1.5、6.7±1.2个月。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发生骨不连以及畸形愈合的几率明显低于钢板内固定组以及外固定支架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骨折愈合率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邻关节活动影响明显高于钢板内固定组以及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尚无统一标准,临床手术应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手术方法,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骨愈合时间较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