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纵切横缝局部切除,并做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d。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每位护士负责1~3例患者。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心理、生理、社会、家庭护理等,做到全身心的了解并落实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26例患者HP感染均为阴性,定期胃镜复查无溃疡复发。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符合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而饮食、心理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灶局部切除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的疗效。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按纵切横缝原则局部切除,范围超过边缘1cm,并作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d。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5年,24例术前自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2例因肝炎后肝硬化行内科治疗。5年后定期胃镜复查均无溃疡复发,定期HP检查阴性。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能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合乎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及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灶局部切除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 (HP)药物协同治疗的疗效。方法 :依胃横轴行溃疡灶按纵切横缝原则局部切除 ,范围超过边缘 1cm ,并作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 2 6例 ,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1周。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随访 5年 ,2 4例自觉症状消失 ,体重增加 ;2例因肝炎后肝硬化行内科治疗。5年后定期胃镜复查均无溃疡复发 ,定期HP检查阴性。结论 :本方法创伤小 ,操作简单 ,能防止复发 ,且保留幽门 ,合乎人体生理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药物治疗有效,但易复发.尤其是不规律用药后。远端胃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有时溃疡会复发。本探究部分胃切除后残留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保留幽门的胃窦黏膜切除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迷切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对实施该术式的48例患者术后3~6个月及8~12年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3~6个月及8~12年VisickⅠ~Ⅱ级分别为93.8%和95.3%。术后胃酸及胃窦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术后胃液胆酸及血清胃泌素无明显改变,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未发现溃疡复发。结论保留幽门的胃窦黏膜切除加高选迷切术不仅能保留胃窦、幽门功能,使胃内环境保护相对稳定,而且能有效、持久地降低胃酸分泌,减少溃疡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消除幽门螺杆菌(HP)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后复发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12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中的HP阳性110例随机分成抗HP组和非抗HP组各55例,进行随访及内镜检查,比较溃疡的初步愈合及1年后溃疡复发请况。结果 抗HP组和非抗HP组HP消除分别为53例及9例(P<0.001),溃疡早期完全愈合分别为52例及51例(P>0.5),1年后溃疡复发分别为2例及18例(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消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后的溃疡复发,减少并发症出现。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除非有并发幽门梗阻、大出血或恶变等,否则一般可予单纯修补术,加以抗HP治疗,而不必予彻底性手术。  相似文献   

7.
陈志武 《腹部外科》2006,19(4):243-24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单纯修补及术后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218例实施单纯修补术208例,术后给予抗溃疡药物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etr pylori,HP)治疗;保守治疗10例。结果本组近期效果良好。术后随访190例,随访半年~4年,溃疡复发13例,复发率为6%。失访28例。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单纯修补术疗效确切。术后行正规抗溃疡及根除HP治疗能有效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药物治疗有效,但易复发,尤其是不规律用药后.远端胃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有时溃疡会复发.本文探究部分胃切除后残留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后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穿孔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99例(82.5%)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其中51例为抗HP治疗组,用次橼酸铋120 mg、阿莫西林500 mg和甲硝唑300 mg治疗.48例为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组.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后只要消除感染,溃疡复发率就降低.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影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男,3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行胃大部切除、生理性人工幽门术,术后4个月始出现剑突下间歇性疼痛,并反复解柏油样大便。X线钡餐检查提示:吻合口空肠侧溃疡,给予药物治疗无效,于术后三年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胃空肠吻合口远侧Icm处之空肠对系膜缘有一0.4cm大之溃疡,已穿透至浆膜层,吻合口及周围粘膜充血水肿,中度糜烂,以空肠侧明显,人工幽门呈轻一中度萎缩,“幽门”直径为2.5cm原为1.5cm)。术后病理诊断为吻合口空肠溃疡伴吻合口糜烂。随访至今无复发。例2男,29岁,因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  相似文献   

11.
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对48例小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24~61岁)。平均肿瘤直径2.4cm(1.0~4.0cm)。病理分期T1N0M047例,双侧肾癌1例。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蒂阻断时间平均18min(12~26min)。术后出血3例、漏尿1例。平均随访21个月,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手术,1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余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手术指征可扩展至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分切除由于切除了幽门可导致术后胆汁返流、倾倒现象等,而胆汁的返流是导致返流性胃炎、溃疡复发、癌前病变和死胃癌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些并发症,我院于1988年设计了高迷切加保留胃窦浆肌胃窦浆肌层的半胃工发除治疗消化性溃病50例,并与B-Ⅰ、Ⅱ式各10例,HSV20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我们设计的术式可以防止胆返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及晚期倾倒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对1153例接受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倾倒综合征的复发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胃切除术式包括远端胃切除毕Ⅰ式或Roux-en-Y重建、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淋巴瘤疗效。方法于1998-2008年运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7例胃淋巴瘤患者进行了干预。其中4例手术,3例化疗,均辅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明显提高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7岁。因返酸、暧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13年入院。胃镜检查示胃角部溃疡(直径1cm),其病理检查无恶变,故行保留幽门的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呈鱼钩状,剖胃见溃疡位于胃角后壁,质软。行胃大部切除,远端在幽门处断胃(保留了幽门)。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拔除胃管,第5天开始进食流质。进食后第2天感上腹胀,呕吐酸嗅食物,考虑系胃动力差所致而给予吗丁林治疗无好转,行X线钡餐检查发现吻合口梗阻,行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并行胃镜检查见吻合口水肿,残胃充血有散在出血点,于术后第15天再次手术。术中见大网膜呈管…  相似文献   

16.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上世纪初主要靠手术缝合穿孔部位,术后大多数患者出现溃疡再穿孔或出血。到了上世纪中期,由于对十二指肠溃疡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认识到“有酸就有溃疡”,因而强调对穿孔行“确定性”手术,主要有胃大部切除、迷走神经切断术等。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特别是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离子泵抑制剂,溃疡的治愈已不再困难,单纯的穿孔修补术又成为主要的手术方法。近10年来,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腹腔镜技术,显示了微创外科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穿孔缝合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穿孔缝合术治疗。患者恢复出院时,开始正规实施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抗溃疡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进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40~110 mL,平均50.20 mL。手术时间78~136 min,平均88.50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5~29 h,平均18.50 h。术后腹腔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后均于72 h内拔除。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5.12 d。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 a,术后12个月复查胃镜显示溃疡愈合良好。结论腹腔镜穿孔缝合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轻,术后恢复效果可靠、安全性高。但术中需排除胃癌穿孔,术后需规范进行抗溃疡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依据胃大部切除及迷走神经切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生理、解剖机理、采取全程游离胃小弯,替代选择性迷切术。从而简化了迷切手术的复杂性,避免了因迷切所致的并发症;半胃切除弥补了迷切可能切除不全致溃疡复发的因素,同时切除了溃疡所致的病灶,又避免了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经159例疗效观察,84%的疗效良好。故认为本术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穿孔、梗阻的最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孟兆林,杨开宇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3年6月为8例病人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基础上行胰胃吻合术,认为该术式优点较多,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20.
Yu P  Wang D  Cai Z  Wen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9):650-652
目的:观察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加保留幽门的胃窦粘膜切除术(HSV PPMA)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7年以来实施该手术后8-14年的3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随访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临床属Visick分级Ⅰ-Ⅱ级者占94.1%。术后胃酸分泌及胃窦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术后虽然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胃液胆酸和细菌含量较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胃排空均正常,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未发现溃疡复发。结论:HSV PPMA不仅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减少溃疡复发,而且能保存胃窦和幽门功能,防止术后胆汁反流和胃内细菌过度繁殖,是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