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静脉注射与颅内注射3种不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给药途径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鞘内注射组、颅内注射组、静脉注射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前4组大鼠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前3组大鼠造模后即刻、24 h、48 h分别于鞘内、颅内、静脉注射10 ng VEGF.造模后12h、3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模型后3、7、14d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半影区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F8因子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鞘内注射组、颅内注射组、静脉注射组、手术组大鼠脑梗死半影区VEGF在再灌注后3d、7d、14d依次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7、14d鞘内注射组、颅内注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水平高于静脉注射组、手术组,而静脉注射组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组、颅内注射组、静脉注射、手术组大鼠梗死半影区F8因子在再灌注后3d、7d、14d依次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d、7d鞘内注射、颅内注射组、静脉注射组、手术组大鼠脑梗死半影区F8因子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4d鞘内注射组、颅内注射组大鼠F8因子的表达高于静脉注射组、手术组,而静脉注射组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种不同VEGF给药途径都可以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但鞘内注射与颅内注射这两种途径的干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在短暂性脑缺血预处理(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脑组织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9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9只)、非IP(NIP)组(45只)和IP组(45只)。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IP模型,NIP组以假手术代替预缺血,分别在IP后1、3、7、14、21 d予以缺血2 h、再灌注22 h,对照组2次均为假手术。大鼠处死前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采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无梗死灶,NDS为0。IP 1、3、7 d亚组NDS和梗死体积显著小于NIP组1、3、7 d亚组(P<0.01~0.05),其中IP 3 d亚组NDS最低,梗死体积最小。对照组脑组织少量VEGF蛋白表达,IP 1、3、7 d亚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IP 1、3、7 d亚组(均P<0.05),其中IP 3 d亚组VEGF蛋白表达最高。各组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Ang-1蛋白表达,IP 7 d亚组Ang-1蛋白表达高于NIP 7 d亚组(P<0.05)。结论 IP 1~7 d内脑组织VEGF、Ang-1表达增加,对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糖尿病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模型鼠采用rhG-CSF50μg/(kg.d)皮下注射;分别于注射后7d、14d和21d采用神经功能评分(NSS)量表进行评分;对脑组织切片予以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VEG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G-CSF组各时间点NSS明显降低(均P<0.01);脑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1);VEGF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rhG-CSF通过增加糖尿病脑组织缺血后VEGF蛋白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rhEPO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治疗组。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FGF、CD34的表达变化,用CD34的表达来反映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3h即有VEGF表达增多,7~14d达高峰;bFGF的表达6h开始增多,72h达高峰;CD34+血管数12h开始增多,14d达高峰。rhEPO治疗组6h~21d时VEGF、bFGF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或P<0.01),且VEGF表达于72h~7d时提前达高峰;12h~21d时CD34+血管数高于模型组(P<0.01),且于7d时提前达高峰。结论rhEPO能上调脑出血后VEGF、bFGF的表达,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腺苷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的病理结构、脑梗死面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亚组5只大鼠)。通过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 (1)TTC染色正常脑组织呈鲜红色,梗死区脑组织呈苍白色,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可见梗死区扩大,腺苷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组。(2)F组可见少量VEGF阳性表达,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增多,24 h达到高峰,72 h下降,AP组在6 h、24 h VEGF阳性表达比IR组增强(P均<0.05),在72 h时AP组VEGF阳性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的表达;VEGF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s法制备大鼠脑IR模型,分为IR组、步长脑心通组;再灌注后2h开始给药,依照IR的持续时间不同又分为1d、3d、7d、10d及15d共5组。各时相点取材,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脑部组织学改变,用干湿重法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使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IR组比较,步长脑心通组脑组织中皱缩或肿胀神经元数目少,胞浆肿胀较轻,胶质细胞肿胀不明显,血管周围间隙水肿和渗出较轻;脑含水量及VEGF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可减少IR后脑含水量并增强VEGF表达,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WJCs)对脑创伤区周围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假手术组;(2)移植对照组;(3)WJCs移植组;(4)正常组.每组18只.移植对照组和WJCs移植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硬脑膜外撞击法建立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再分别注射0.3 mL的生理盐水和WJCs混悬液;假手术组颅骨钻孔后不损伤脑组织不移植细胞;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移植后3d及7d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取移植后ld、3d、7d和2周的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大鼠损伤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的VEGF mRNA表达;测定微血管面密度(MVD);移植后2周和4周行免疫组化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移植后7d,WJCs移植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JCs移植组移植后3d、7d和2周损伤灶周围皮层脑组织VEGF和CD34的表达均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和4周WJCs移植组损伤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发现GFAP和NSE阳性细胞,其他3组均未发现.RT-PCR检测到WJCs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JCs移植后可增加损伤区脑组织VEGF及CD34阳性表达,参与调控损伤区微血管的变化,改善损伤区的微循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颅内囊性动脉瘤VEGF表达与瘤壁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IS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瘤壁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血管和ISA中VEGF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动脉瘤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ISA组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 0 5) ,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动脉瘤壁的中膜层;ISA的内皮细胞变性脱落,胞浆内出现肿胀的线粒体和大小不等的空泡,瘤壁可见形态异常的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多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结论 VEGF表达可能与ISA的血管退行性变以及瘤体的形成、扩大和破裂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P)后VEGF和Survivin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ASA)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SA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h、24h、3d、5d和7d,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ASA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ASA(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VEGF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I/RP后,VEGF和Survivin主要在梗死侧缺血中心区及周边区表达,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VEGF和Survivin的表达趋势是一致的.在梗死中心区,CI/RP后6h即呈强阳性表达,细胞数最多,随后细胞数逐渐减少,7d最少;而在梗死周边区,两者的表达是先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ASA能够进一步增加缺血诱导的VEGF和Survivin的表达.结论 缺血可诱导大鼠脑梗死侧半球神经元、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内VEGF、Survivin的表达,ASA增加缺血腩组织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构建脑出血ICH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颅内NGF 1.0 μg血肿内注射1周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NSS评分; HE染色法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学改变; 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GF、VEGF和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NSS评分显著增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减少(P<0.05); 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NGF和VE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及HMGB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神经细胞肿胀程度、间隙及细胞核改变均较轻,周围炎症反应和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和下调HMGB1来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特征并探讨继发脑实质病变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57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头颅MRI资料,分析患者MRI表现特征,并对临床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男22例,女35例,年龄15~72岁(平均35岁)。临床症状头痛29例,癫痫发作11例,感觉变化8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9例;头颅MRI示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上矢状窦9例,横窦2例,乙状窦1例,直窦1例,其中同时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44例。静脉窦血栓伴发脑实质病变36例,其中出血性静脉梗死20例,非出血性静脉梗死12例,脑实质内出血4例。对伴和不伴脑实质病变2组患者的对比分析显示,伴脑实质病变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不伴脑实质病变组;伴脑实质病变组癫痫、感觉异常及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不伴脑实质病变组;伴脑实质病变组直窦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脑实质病变组(P<0.05)。结论MRI可清楚显示CVST的直接及间接征象,通过分析CVST患者的临床和静脉窦血栓表现特征还可帮助预测严重的脑实质病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挫裂伤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actor,VEGF)的表达与颅脑创伤后继发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e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分为3h、72h、7d组,每组15只大鼠。我们采用Marmarou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局灶性脑挫裂伤动物模型,实验组大鼠损伤后按预定的时间点断头处死,开颅切除损伤及邻近损伤区标本,而对照组则不致伤,监测内容同损伤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及显微镜观察阳性细胞数,检测创伤后不同时间点脑损伤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采集的标本采用干湿重法测定损伤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正常脑组织未检测到VEGF蛋白表达;脑创伤后3h脑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72h达到高峰,7d后表达减少,与相同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结论VEGF可能在颅脑创伤后继发脑水肿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MRI和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MRI和MRV对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受累的脑静脉和静脉窦有上矢状窦9例,横窦5例,直窦3例,乙状窦2例,大脑大静脉合并大脑内静脉2例。常规MRI可见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内信号高低不一,11例脑实质内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表现,其中4例合并出血。增强扫描15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现,9例脑实质内出现脑回样强化。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CVST形成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 模型;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dAV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erman方法制作36只Wistar雄性大鼠dAVF模型,将右侧颈总动脉心脏端和颈外静脉头端做端-端吻合,结扎上矢状窦,同时结扎左侧横窦流出静脉。大鼠分为对照组(n= 12);A组VEGF表达组(n= 12),2周后与6只对照组大鼠分别取出硬脑膜做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组脑血管造影组(n= 12),90 d后与6只对照组大鼠分别行脑血管造影。结果对照组中极少表达VEGF,脑血管造影无阳性变化;A组7只(58%)大鼠硬脑膜VEGF染色阳性;B组5只(41%)大鼠可见面部、上矢状窦旁或横窦旁发生dAVF。结论在慢性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中VEGF开始表达,并可能与血管生成及dAVF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时夹闭加促凝法制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动物模型。方法30只新西兰家兔分为3组:临时夹闭上矢状窦组、结扎静脉窦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临时夹闭上矢状窦组用血管夹夹住家兔上矢状窦的前、后部,注入脑磷酯白陶土悬液促凝.建立CVST的动物模型。结扎静脉窦对照组通过结扎上矢状窦建立CVST模型,假手术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术后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静脉窦的血流速度。结果临时夹闭上矢状窦组家兔上矢状窦夹闭5h后完全栓塞,血流速度为零:在夹闭1h后.该组家兔血压、心率、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临时夹闭上矢状窦组和结扎静脉窦对照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和基底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临时夹闭上矢状窦组与结扎静脉窦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时夹闭加促凝法制作CVST模型模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满足CVST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静脉肝素抗凝与脑介入治疗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介入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和抗凝组(静脉肝素抗凝),每组7例,比较2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管完全再通率、m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脑静脉窦介入组住院时间较抗凝组短,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抗凝组,mRS平均评分低于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可改善CVST患者的转归,疗效优于静脉肝素溶栓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CVST患者行320排头颅CT一站式检查,包括CT平扫、各期增强,然后将动态容积原始数据重建出容积图像,传入Vitreafx工作站,处理获得动脉期、动静脉混合期、静脉期及静脉窦期血管重建图像。结果12例CVST中10例累及多个静脉窦,2例为单个静脉窦受累。CVST直接征象有:CT平扫显示为“高密度三角征”(3例),“带征”(1例),CT增强显示“空三角征”(4例);间接征象有:血栓形成部位邻近脑组织水肿(3例),静脉性脑梗死(4例),静脉性脑出血(5例)。12例CVST中静脉期图像均可见静脉窦不规则狭窄或闭塞,可见特征性的“空槽征”。12例患者的CVST均经3D—DSA证实。结论与传统影像学检测方法比较,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无创伤、时间短和辐射剂量少,对CVS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后昏迷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索。 方法对梧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以昏迷就诊或在入院6h内出现不同程度昏迷的3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随访0.5~10年,本组患者中12例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脑深静脉血栓及相关脑血管意外,8例死亡,2例重残,8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或智力语言障碍。CVST后昏迷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癫痫及颅内出血等改变时患者预后差,其中恶性肿瘤患者重残或死亡率高达50%。 结论CVST后发生昏迷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及早诊治并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6-01我院经头CT、MRV及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26例CVST患者,分析其病因、临床症状、腰椎穿刺结果、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病因有产褥期、妊娠期、长期服避孕药、重度脱水、肺癌、血液病、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另有病因不明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发热及复视、视力下降。脑脊液检查示颅压增高、蛋白轻度增高,头CT示弥漫性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空三角症、静脉性梗死致出血及未见异常。结论 CVST的临床症状多样化,确诊需影像学检查,积极治疗预后好,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脱水降颅压、降纤、抗凝及原发病的治疗和血管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脉、静脉窦途径注射尿激酶治疗上矢状窦(SSS)血栓形成,比较两种治疗的效果。方法清洁级青紫蓝大白兔48只,随机共分A、B、C三组,数目分别为24只、12只、1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36±0.27)kg。A组为对照组,B、C两组分别为经颈动脉、静脉窦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组。第一步用临时夹闭加促凝法制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动物模型,分别通过两种途径注射尿激酶治疗CVST,观察受累静脉窦血流速度、窦旁脑组织含水量、血流变等指标。结果经静脉窦途径治疗后脑组织含水量、基底静脉血流速度、血流变部分指标均与经动脉途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直接静脉窦途径溶栓优于经颈动脉途径溶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