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方药组成:生怀山10克,生苡米10克,酥龟板10克,酥鳖甲10克,鸡内金10克,乌梅肉5克,北五味子4克,白莲肉10克。汤剂即取上药每日1剂,水煎2次,分2~4次口服,连服5~7天为1个疗程;糊剂即取上药分别用文火炒熟后,共研细粉,每次用茶匙(约10克)1匙,加冰糖(或白糖)少许,用淡盐汤调成糊状食用,每日服3~3次;丸剂即取上药研成极细粉末,炼蜜为丸,每日3次,每次约4克,淡盐开水送服。兼风寒者加香薷草、厚朴各6克,兼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青蒿草各6克,兼咳嗽者加桑白皮、杏仁各6克,兼腹泻者加炒山楂、麦芽、神曲茶各6克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枸杞、菟丝子各15克,乌药、陈皮各10克,甘草、柴胡、升麻各6克。以月经干净后4d 服药,连服4d,停药4d,再服4剂,2d1剂,每日3次,每次200~250ml。经期腹泻者去当归加莲肉、炒扁豆、炒苡仁;单相体温者加巴戟天、紫石英、淫羊藿;经期长者,去当归加海螺蛸、仙鹤草、早莲草炭等。治疗结果:痊愈:治疗后2个月内受孕者20例,3个月内受孕者6例,半年内受孕者2例;好转:治疗半年后虽未受孕,但临床症状改善,经期泄泻、经  相似文献   

3.
<正> 药物:车前子10克,炒山楂10克,宣木瓜8克,罂粟壳6克。煎服法:每日1剂,煎两次兑在一起浓缩至100ml。8周岁儿童分4~5次温服,1周岁以下儿童减半。疗效:经治小儿腹泻376例,全愈358例占95.2%,无效18例占4.8%。多数患儿服1~2剂即愈。案例:王××,女,1岁。患儿每日泻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多年来,以月华丸加减治疗肺结核咯血68例,疗效甚佳。一、一般资料:68例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19~30岁22例,31~40岁26例,41~50岁15例,51~65岁5例。咯血病程3天~2个月。多数病例在初病时经用其它药治疗未效,或初服有效但再服无效而改用本方治疗。二、方药及用法:天门冬10克,麦门冬10克,南沙参10克,干地黄10克,山药10克,百部6克,川贝母10克,牡蛎15克(先煎),川百合10克,白芨6克,三七3克(研末吞服),阿胶10克(烊化)。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若咯血鲜红、发热者,加炒黄芩、炒栀子;咯血色紫、胸闷痛者加丹参。三、治疗效果:68例中,服药后咯血于24小时内停止者52例;明显减少者14例;中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200例均为1987至1989年住院患儿,其中男136例,女64例;年龄4个月~1岁165例,1~2岁22例,2~3岁13例。临床表现:均起病急骤,腹泻,大便呈淡黄色或绿色稀水样或蛋花样,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伴发热149例,其中高热11例,89例有明显的酸中毒现象。治疗方法服秋泻汤每日一剂,轻度脱水者给于口服补盐液(ORS),重者给于静脉补液、补碱。秋泻汤;二花炭、板蓝根炭各5~10克,炒白术、云苓各6~10克,车前子20克(另包),米壳2~4克,甘草2克。发热者加葛根6~10克。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药:山药、生龙骨(先煎)各30克,山萸肉15克,红参(先煎)、白术、桂枝,苏子(炒)各9克,五味子6克,葶苈子、桔梗各4克,枳壳(炒)5克。加适量水慢火煎1小时,渣加水煎20分钟,去渣将两次药液混合,每次服100毫升,1日3次,10剂为1疗程,阳虚甚加附子,干姜,桂枝易肉桂;肺热者加黄芩、鱼腥草;表症重者加麻黄、杏仁;痰多者加半夏、陈皮。治疗效果:经连服10~20刘,哮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1年内哮喘未见发作者为临床控制,共22例;服10剂后,哮喘及哮鸣音均有减轻者为有效,共18  相似文献   

7.
<正> 药物组成:金银花20克.蒲公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栀子6克,大黄6克,苡米3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5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煎药时取适量药液先熏洗患眼一次效更佳。加减:局部发痒、红肿热痛较剧者,加白芷10克,防风10克,实热较重者,大黄加至12克,脓未溃或已溃者,加炒山甲、天花粉、皂角刺,托毒排脓消肿。治疗结果: 50例均临床近期治愈,其中5例3个月后复发,经再次服用上方治愈。服药最  相似文献   

8.
一、组方及治法山楂15克(炒至皮黑),白术10克(土炒至皮黄),鸡内金3克(捣细),石榴皮5克,车前子3克。上药加水200毫升,煎15分钟,约100毫升,过滤去渣后,分数次温服,每日一剂,6个月以内的婴儿,两天一剂或剂量减半。严重脾虚久泻者加党参6克,偏寒加干姜1克、附子1克,发烧者加藿香3克、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修水民间以米饭烧焦煎汤口服治疗婴幼儿腹泻得到启示.自拟“烧米汤”治疗婴幼儿虚寒证腹泻屡试屡验。拟党参9克、焦白术5克、干姜3克、白茯苓6克、炙甘草3克、生苡米10克、粳米10克置铁锅内同炒,炒至粳米、苡米呈焦黄色同煎。取汁温服,日1剂,1岁以内婴幼儿服以上半量,1~2岁服2/3量,2岁以上服全量,服药期间停服其它药物,禁食生冷油腻。兹统计100例,服2剂泻止19例,服3剂泻止58例,服4剂泻止12例,服5剂泻止10例,无效1例。治愈率99%。  相似文献   

10.
方药:芡实、赤石脂、地榆、茯苓各10g,黄芩、藿香各8g。加减:发热重者加柴胡、淡竹叶;呕吐甚者加竹茹、半夏;无热恶寒证属脾阳虚者去黄芩,加炒白术、桂枝。用法:上药水煎浓缩至50ml。5~6个月小儿每次服8ml;7个月每次服10ml,1~2.5岁每次服15ml;均每日3次,连用5~7天。疗效:治疗34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来源:张 义(安徽六安地区中医院 237000),郑弼芳(安徽六安市第一医院).毒泻汤治疗轮状病毒肠炎34例.吉林中医药,1999,19(3):30.小儿秋季腹泻…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81~1984年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4岁,其中35~58岁者20例,占57.4%;病史:1~2年者5例,3~10年者12例,11~15年者8例。治疗方法基本方:炒白芍20~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加味法:久泻者加升麻6克;腹痛甚者重用白芍加木瓜、广木香各6克;肛门堕胀,疲乏无力者加党参10克。  相似文献   

12.
小儿夏季热     
方药:茜草根10~12g。用法:水煎2次,分4次温服。病重者用9小儿遗尿126例.山东中医杂志,2000,19(3):151.小儿秋季腹泻方药:芡实、赤石脂、地榆、茯苓各10g,黄芩、藿香各8g。加减:发热重者加柴胡、淡竹叶;呕吐甚者加竹茹、半夏;无热恶寒证属脾阳虚者去黄芩,加炒白术、桂枝。用法:上药水煎浓缩至50ml。5~6个月小儿每次服8ml;7个月每次服10ml,1~2.5岁每次服15ml;均每日3次,连用5~7天。疗效:治疗34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来源:张 义(安徽六安地区中医院 237000),郑弼芳(安徽六安市第一医院).毒泻汤治疗轮状…  相似文献   

13.
(一)冬花冰糖汤白冰糖款冬花各10克。水煎30分钟,煎成药液150毫升,每剂煎2次。1~5岁每日服50毫升,6~10岁服100毫升,11~15岁服150毫升,分2次服。适应于哮喘、咳嗽寒邪束肺者。 (二)沙糖散北沙参黑糖各250克。沙参研细过筛,炒黄,与黑糖拌匀。1~5岁每次服5克,6~10岁服10克,11~15岁服15克。早晚2次。温开水冲服。适应于哮喘、咳嗽热邪犯肺者。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9~25岁9例,26~35岁8例,36~45岁3例。病程1~3年4例,4~6年7例,7~9年7例,10年以上2例。方药组成及加减:基本方为炒苏子、炒萝卜子各15克,白芥子10克,金樱子50克,陈皮、茯苓各15克,炙甘草5克。日一剂,水煎服。风寒型加桂枝10克;肺热型加鱼腥草;肺虚加炙黄芪;脾虚加服补中益气丸;肾阳虚加服济生肾气丸;肾阴虚加服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15.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80年5月~1986年4月运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共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9例,收到了满意的消除胸膜腔积液的效果.兹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49例中,男37例,女12例;年龄11~20岁23例,21~30岁17例,31~50岁9例;学生18例,农民14例,工人12例,其它职业5例;X线摄片合并肺结核者8例,无原发病灶者41例,小量积液15例,中等量积液28例.中等量以上积液6例;病史在3个月以下36例,3~12个月8例,1年以上5例.二、治疗方法: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20克,桂枝、葶苈子、车前草各15克,槟榔12克,白术、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六剂为一疗程.兼气滞胸闷加积实、厚朴各10克,低热盗汗加鳖甲、桑叶各10克,大便干燥加当归、郁李仁各10克.另配用抗痨西药异烟肼0.1克.每日三次,共服一年.合并肺结核者,按肺结核治疗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6.
方剂和用法药物组成:丁香0.9克、桔红3克、炒麦芽9克、姜半夏3克、姜竹茹3克、太子参5克、川朴1.5克、甘草1.5克。加减法:大便干燥不畅,加生大黄3克;湿阻中焦者加炒白术3克、茯苓4.5克;兼黄疸者加茵陈9克,胃热者加黄芩1.5克。用法:每日一剂,浓煎成100~150毫升,每次服10~20毫升,4小时服一次。多由患儿自吮服,少量用鼻饲。两次药间喂奶,不管是否吐出应按时给药或奶。在开始几次可能依然  相似文献   

17.
食道炎的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咽下时涩痛,属祖国医学噎证范畴。笔者临床中应用治噎丸治疗本病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1~30岁3例,30~40岁8例,40~50岁13例,50岁以上7例;病程10天以内11例,10天~一个月14例,一个月以上6例;其中做食道粘膜病检者2例,食道钡餐造影者29例,发现粘膜粗糙者13例。二、治疗方法治噎丸组成:清半夏75克,桃仁30克,栀子30克,黄连10克,蜂蜜150克。前四味共为细末,炼蜜和药为丸,每丸6克,每日4次,每次1丸含化。临证加味:咽喉干燥加麦冬30~60克,元参15~30克;痰多加苏子10~15克,炒莱菔子15~30克;胸骨后憋闷疼痛加苏梗10~20克,元胡15~30克;舌质暗红、脉涩加丹参  相似文献   

18.
吾师孙如森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治疗婴幼儿腹泻,自拟二芽汤,疗效显著。笔者随师临床,对此略有体会,近年来运动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年龄6个月~3岁;男34例,女16例;病程2~17天;大便一般为稀水便,或有乳块,呈蛋花汤样。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炒麦芽6g、炒谷芽6g、茯苓6g、炒白术3g、陈皮3g、车前子6g(包)。兼有呕吐加制半夏3g、砂仁2g;夹有表症者,发热无汗,加苏叶、防风各3g。根据患儿大小,将上方加水适量煎服,每日3~5次,甚者可随时服用。若脱水明显者可配合补充液体。治疗效果60例中,服1剂腹泻停止…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方药:党参(或随证选用沙参、太子参)10~20克,黄芪20~30克,白术18克,三棱、莪术各10克,鸡内金30克,陈皮10~15克,甘草3~6克。水煎服。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5~30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8~30克;阳虚气逆者加沉香6克,丁香10克,生姜9克;胃阴不足者加麦冬30克;舌淡苔白润、呕吐痰涎者选加茯苓30克,炒莱菔子、苏子各10克;胃痛者酌情加丹参、砂仁、乌药、元胡、川楝子;食后胀满甚者加焦三仙、炒莱菔子;兼肝郁者加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合V_E及V_(B6)治疗乳腺增生症3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70例均为女性,末婚150人、已婚22。18~30岁260例,31~45岁110例。一侧乳房肿块者130例、双侧乳房肿块者240例。病程90天以内50例、3~12个月250例,13~14个月70例。治疗方法:麦芽50克、丹参30克、五味子、山楂各15克,于经前一周服用每日一剂,水煎服;同时服V_E10mg、V_(B6)50ng,每日三次;10天为一疗程。经前忌用寒凉、辛辣、腥腻之品。疗效观察:用药1~3个疗程、乳房痛疼及肿块消失者为治愈,乳房疼痛减轻,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