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监测及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8例脓毒症患者以及68例健康体检者第1天、3天、5天的血液标本中的TNF-α、IL-6、IL-10、CRP以及CECs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细胞因子水平中存在的差异;同时根据患者预后效果将6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以及死亡组,观察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在第1天的血清细胞因子以及CECs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天、3天、5天的血清CRP、TNF-α、IL-6以及CEC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则在第3天开始上升。生存组患者第1天的CECs水平以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IL-10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重症脓毒症患者的TNF-α、IL-6、IL-10、CRP以及CECs水平能对其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脓毒症的早期阶段,IL-6、CECs水平的上升以及IL-10水平的降低均可判断脓毒症患者其预后不佳情况。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血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80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5 d内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不同病情脓毒症患儿上述指标,依据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其入院5 d内平均血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分析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对小儿脓毒症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 天至第5 天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IL-10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第1 d血清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患儿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高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而IL-10低于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5 d内平均NT-proBNP、CRP及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而IL-10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NT-proBNP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大于CRP、IL-10及TNF-α。 结论脓毒症患儿入院5 d内NT-proBNP、CRP、IL-10及TNF-α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且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高血压病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区组设计,高血压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黄芪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健康人45例。放免法测定各组巾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黄芪组常规降压加黄芪注射液后14d再测定上述指标,常规治疗组经常规降压14d后测定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较健康人比较血清hs—CRP,血浆TNF—α、IL-1β和IL-6均升高(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和IL-6降低(P〈0.01或〈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在较短治疗周期内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证明,在不同原因所致的休克中,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有不同反应。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炎症疾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预后呈明显正相关;而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仲越  张学光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4):258-260,26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一氧化氮(NO)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46例HIE患儿及18例正常新生儿血浆IL-6、TNF—α与NO水平。结果:(1)轻度HIE组患儿血浆NO水平入院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生后1d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中度HIE组患儿血浆NO、IL-6、TNF—α水平入院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生后第10d达高峰,以后随日龄逐渐下降,3天时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0天时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重度HIE组患儿血浆NO、TNF-α、IL-6水平入院时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P〈0.01),生后第1天达高峰,持续至生后第3天,生后第10天时血浆NO、TNF—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但血浆IL-6水平虽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入院时、生后第1天重度HIE组血浆NO、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HIE组(P〈0.01)。生后第3天重度HIE组血浆NO、TNF—α、IL-6水平也明显高于中度HIE组(P〈0.01)。(3)中、重度HIE组血浆NO与TNF—α、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新生儿HIE血浆NO、TNF—α、IL-6水平变化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C-反应蛋白(cRP)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86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58例有绒毛膜羊膜炎)血中IL-6、IL-8、TNF—α和CRP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58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和CRP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Q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CRP,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IL-8和CRP的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后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死亡组患者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APACHE Ⅱ评分呈升高趋势,而存活组患者呈降低趋势,在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入院第3、5天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 =7.460、r=3.810、r=0.517,P<0.05)。结论分析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对于判断脓毒症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急诊监护室救治的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152例纳入研究,根据入院28d的存活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存活组(n=114)和死亡组(n=38),比较患者术前(D0)、术后第1天(D1)、第2天(D2)的IL-6、IL-10、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上述炎症因子及其变化值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D0、D1、D2的IL-6、IL-10、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存活组(P<0.05),存活组患者的Δ%IL-6、Δ%IL-10、Δ%TNF-α、Δ%PCT及Δ%CRP均显著大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D0)、IL-10(D0)、TNF-α(D0)、PCT(D0)、Δ%IL-6、Δ%IL-10、Δ%TNF-α、Δ%PCT、Δ%CRP预测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2、0.802、0.859、0.637、0.903、0.954、0.965、0.919、0.768,其中Δ%TNF-α的AUC最大,敏感度为92%,特异性为100%。结论 炎症因子及其变化值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淑岷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95-95,10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缓解期40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并作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结论:IL-6、IL-8、TNF—α共同参与气道炎症反应,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骨肽注射液。纳入同时期健康人群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总骨工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8特殊序列(B—CTX)水平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间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差异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结果: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ALP、BGP、PICP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Toral—PINP、8-CTX水平则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8d后观察组血清BALP、BGP、PICP高于对照组,而Toral—PINP、f3-CTX水平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2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能调节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善机体炎性状态,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12.
王海燕  邹谦 《河北医学》2004,10(10):872-874
目的 :通过研究新生儿脓毒症血清TNFα、IL - 10的浓度水平及IL - 10 /TNFα比值的变化 ,评价患儿的免疫状况及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患儿被诊为脓毒症后的d1、d3、d5、d7、d14、d2 1、d2 8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TNFα、IL - 10浓度并计算IL - 10 /TNFα比值及当天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 ,至脓毒症消失。结果 :4 8例脓毒症患儿中 ,18例死亡 ,30例存活。血清TNFα、IL - 10水平及IL - 10 /TNFα比值与APACHEⅡ或SOFA评分无相关性 (P >0 0 5 ) ;死亡组血清IL- 10水平及IL - 10 /TNFα比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但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d1、d3及最后1d血清TNFα、IL - 10水平及IL - 10 /TNFα比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清IL - 10水平或IL - 10 /TNFα比值高的脓毒症患儿 ,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与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 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脓毒症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炎症因子[血沉(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采用Pearson检验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CD8+及血清PCT、CRP、IL-6、TNF-α、IL-10、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PCT、CRP、IL-6、IL-10、TNF-α在入院6?h达到峰值;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各个时间点的CD4+、CD4+/CD8+低于脓毒症组,CD8+、PCT、CRP、IL-6、IL-10、TNF-α高于脓毒症组,ESR在入院5?d时高于脓毒症组,而HMGB-1在入院7?d时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的CD4+、CD8+、CD4+/CD8+与血清PCT、CRP、IL-6、IL-10、TNF-α和HMGB-1均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紊乱和促炎/抗炎失衡,且病情越重其免疫-炎症紊乱越明显,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可为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重症脓毒症患者(severe sepsis)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动态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测定1、3、7、10、13天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28例患者中,12例存活,16例死亡。所有的患者都表达为高的前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在所有死亡的病例中,TNF-α在第13天、第17天,IL-6在第3天表达为较高的水平,而IL-10在3天、10天、13天初测到。结论 前炎因子对死亡患者的预见性、相关性不足,抗炎因子中几-10在第3天、第10天的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动态测定细胞因子的表达是一种早期的、连续的,可预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阎蘅  孙海燕 《中国医刊》2008,43(3):47-4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变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依据有无合并大血管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50例和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28例,测定各组血清CRP、TNF—α、IL-6、血脂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RP、IL-6、TNF—α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者显著高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P〈0.01)。血清TC、TG、HDL—C、LDL—C、FBG水平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RP、IL-6、TNF—α、血脂可能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有关,血清CRP、IL-6、TNF—α、血脂水平的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血清IL、TNF-α、NO、CRP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及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IL-6、IL-8、TNF-α、NO、CRP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血清中IL-6、IL-8、TNF-α、NO、CR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30例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组)血清IL-6、IL-8、TNF-α、NO、CRP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而缓解期(临床缓解组)血清IL-6、IL-8、TNF-α、NO、CRP与对照组相比仍然有差异(P〈0.05)。慢支患者血清IL-6与IL-8、IL-6与TNF-α、IL-6与NO、IL-6与CRP、IL-8与TNF—α、IL-8与CRP、TNF—α与CRP水平均呈正相关,余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慢支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CRP增高能反映其炎性变化;②免疫细胞分泌IL-6、IL-8、TNF—α参与慢支的炎性反应;③IL-6与肺血管的损伤有关;④血清NO降低反映肺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HSA)检测46例U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UC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重度组高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TNF-α、IL-1β参与了UC发病过程,并可作为临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对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58例首诊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0例)和非脓毒症组(18例),另选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12例)。采用ELISA法动态测定患者1、3、7、14d的血清sTREM-1、IL-6、IL-10的水平。再按28d转归将脓毒症40例分为生存组(27例)和死亡组(13例),利用APACHEU评分和SOFA评分评估脓毒症的危重程度,并分析sTREM-1与IL-6、IL-10、病情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第1d血清sTREM-1、IL-6及IL-10的水平[分别为217.28(136.02-377.01)pg/mL、218.76(123.32-548.58)pg/mL及93.86(54.23-143.10)pg/mL],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分别为55.51(39.50-77.33)og/mL、75.98(34.89-141.03)pg/mL及52.49(45.66-56.72)pg/mL]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3.99(36.28-53.81)pg/mL、46.07(40.23-53.72)pg/mL及49.79(43.31-53.14)pg/mL](P均〈0.01)。根据ROC曲线分析,sTREM-1对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进行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C1 0.70-0.94)。在入组观察期间的1、3、7d,生存组的血清sTREM.1水平和IL-10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死亡组sTREM1水平随时间推移呈显著上升趋势,且第14d死亡组的sTREM-1、IL-6、IL-10及IL-6/IL-10比值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脓毒症患者第1d血清sTREM-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L-6、IL-10及IL-6/IL-10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4、0.584、0.454、0.407及0.324,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TREM一1水平可作为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并非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TREM-1水平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sTREM-1参与脓毒症的全身炎症反应过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配对分成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20)和常规治疗组(n=20)。于入院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连续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监测C反应蛋白(CRP)变化。同时记录两组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呼吸机与抗生素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病死率、MODS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且TNFα-、IL-6、CRP IL-10水平各组均存在时间效应。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脓毒症病情,降低病死率,其机制除降血糖、促进合成代谢作用外还可能与其抗炎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时炎症因子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液灌流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入ICU后1 h内立即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每隔24 h 治疗1 次,连续治疗3 次.检测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72 h后,TNF-α、IL-6、IL-10及PAF等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早期各种炎症因子的浓度均明显升高,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随治疗次数增多TNF-α、IL-6、IL-10及PAF等各种炎症因子浓度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72 h后治疗组患者TNF-α、IL-6及PA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RP、PCT及血乳酸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