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类衍生物,在调节细胞聚集、分化、凋亡、增殖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ATRA在肾脏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就足细胞损伤、ATRA作用特点,以及ATRA诱导足细胞分化及再生、抗增殖与纤维沉积、抑制凋亡等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甲酸治疗儿童早幼粒白血病初期血液学变化及意义。方法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As2O3)+化疗治疗32例儿童早幼粒白血病,观察治疗初期白细胞、血小板、诱导分化细胞的改变,同时观察DIC在疾病过程中的发生和转归。结果①维甲酸治疗APL过程中,白细胞升高是一个常见症状,也会发生高细胞综合征,需积极处理;②维甲酸诱导过程中,外周血、骨髓中诱导分化细胞的出现对诊断、疗效评价有着重要作用;③血小板的回升在维甲酸治疗过程中,常提示疾病的缓解;④维甲酸治疗APL,减少了DIC的发生,改善了APL的出血程度,大大提高了APL的缓解率。结论维甲酸治疗APL初期,血液学的改变评估对于本病确诊及疗效评判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体外观察并鉴定13-顺维甲酸诱导神经母细胞瘤(NB)干细胞的分化作用,为临床用维甲酸治疗NB微小残留病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14例伴骨髓转移的Ⅳ期NB患儿的骨髓液标本,分离出NB细胞,将原代肿瘤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在含5 μmol·L-1 13-顺维甲酸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神经球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神经球细胞诱导前、诱导3和9 d Oct-4表达水平的改变;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比较诱导前及诱导9 d神经球细胞nestin表达的差异。结果 14例骨髓标本中,4例分离到原代NB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4~6 d后,可见原代悬浮神经球形成,传代后成球细胞能再次分裂增殖为神经球。神经球细胞在血清培养基中呈贴壁生长,呈三角形或星形,添加5 μmol·L-1 13-顺维甲酸后,细胞生长速度降低,形态发生明显改变。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13-顺维甲酸诱导9 d后,神经球细胞Oct-4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显示诱导9 d后神经球细胞nestin表达减弱。结论 13-顺维甲酸能有效诱导NB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蒋慧  景虹 《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298-299
本文总结了31例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M3组13例,均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缓解,再予ATRA及化疗交替维持强治疗。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由多能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造血系统疾病,治疗多用支持疗法、诱导分化疗法和强烈化疗.我院1989年7月至1990年7月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分化治疗小儿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发病急,病情重,易出血并易发生DIC,单用化疗效果欠佳。近年来应用诱导分化剂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9例小儿APL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均在5~12岁内。二、临床表现:9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鼻衄、齿龈出血和便血,大  相似文献   

7.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维生素D化合物、干扰素(α-IFN)和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治疗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例,总有效率为50%,结果表明,联合促分化治疗较单药治疗效果好,且毒副作用小,患儿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8.
9.
儿童髓外白血病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髓外复发是急性白血病 (AL)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 ,髓外白血病的防治对进一步提高AL的疗效至关重要。1 髓外白血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在ALL ,髓外白血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睾丸白血病 (TL)。发生髓外白血病主要因素与AL的类型有关 ,一般而言 ,高危ALL发生髓外白血病危险性较高 ,标危ALL则较低 ;AML发生CNSL的报道较少。但新近研究显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T)治疗后CNSL发生率增高 ,推测ATRT增加了白血病早幼粒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在内皮细胞 (如脑脊髓内皮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维甲酸对肾母细胞瘤是否具诱导分化和体内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类肾母细胞瘤裸小鼠肾原位移植的模型;荷瘤裸小鼠30只均分两组,分别口服维甲酸30mg·kg~(-8)·d~(-1)和等量芝麻油;测量治疗和对照组裸小鼠体重和移植瘤重量,光镜、电镜观察两组移植瘤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增殖指数,RT-PCR半定量检测IGF2和H19mRNA含量。结果 两组裸小鼠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维甲酸治疗组裸小鼠移植瘤重量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殖指数PI也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移植瘤组织学类型为胚基-上皮混合型,电镜下显示治疗组移植瘤分化较对照组好,出现一些发育成熟的结构如微绒毛、基底膜等;两组移植瘤都扩增出IGF2mRNA治疗组IGF2mRNA灰度值0.950±0.146,低于对照组的1.071±0.238,但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H19在两组裸小鼠移植瘤瘤中都没有检测出阳性转录产物。结论 维甲酸通过诱导肾母细胞瘤分化发挥抑瘤作用,这一效应与IGF2和H19表达调控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HTRA)诱导分化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已为国内外所公认。我院自1989年12月~1995年12月应用RA治疗诱导小儿APL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基因水平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导致脐血CFU-G损伤的机制,探讨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HSC)向粒系祖细胞(CFU-G)增殖过程中hoxa9、hoxa10基因表达的情况。方法从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收集12例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断脐后的胎盘段脐血,采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以HCMV-AD169和(或)全反式维甲酸(ATRA)持续干扰HSC,观察正常对照组、ATRA组、HCMV-AD169组、ATRA+HCMV组的造血干祖细胞经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后,在增殖分化过程中第3、7和12天检测CFU-Ghoxa9、hoxa10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各组hoxa9、hoxa10基因均在CFU-G增殖分化的第7天表达量最高(P0.01),第12天表达量明显减弱(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FU-Ghoxa9、hoxa10基因表达受ATRA(6×10-8mol/L)上调,而受HCMV下调(P0.01),与HCMV组比较,ATRA可上调HCMV感染的CFU-Ghoxa9、hoxa10基因的表达。结论 CFU-G的增殖分化与hoxa9、hoxa10基因的表达相关。HCMV可能通过调控hoxa9、hoxa10基因表达异常引起造血功能异常,ATRA不仅能显著上调正常CFU-Ghoxa9、hoxa10基因的表达,而且能上调HCMV感染的CFU-Ghoxa9、hoxa10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三氧化二砷(ATO)处理前后维甲酸(RA)耐药的SK-N-AS细胞中HoxC9以及EZH2的表达,初步探寻ATO促进RA耐药的NB细胞分化的具体机制.方法 用CCK-8试剂盒测定ATO对NB细胞SK-N-AS增殖抑制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测量神经突触总长度值.利用质谱技术和非标定量...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A对实验动物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杭州医专儿科教研室(310012)刘雅明,黄先玫,孙鹂,徐少骏维生素A在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其免疫方面特殊作用在人体还很不清楚。本实验目的是观察维生素A对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影响,并对某些机制作初步探...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A对小儿麻疹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 2 0 0 0年我们用维生素A治疗麻疹 ,并观察其疗效 ,现报告如下。  对象 :6 0例麻疹患儿均为 1999~ 2 0 0 0年住院病例。年龄 5个月至 14岁。男 42例 ,女 18例。来自市区占 33 33 % ( 2 0 /6 0例 ) ,城市流动人口占 2 0 0 0 % ( 12 /6 0例 ) ,效区及农村占 46 6 7% ( 2 8/6 0例 )。所有病例均为确诊麻疹病例。  分组 :用随机的方法将同期住院麻疹患儿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口服维生素A胶囊 2 5万IU ,隔日 1次 ,共 3次 ,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 1次。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未给予维生素A治…  相似文献   

16.
儿童维生素A缺乏防治对策研讨会 2 0 0 0年 10月 9日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基层卫生妇幼司刘克玲副司长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叶雷博士为开幕式致辞并讲了话。卫生部基层卫生妇幼司儿童处宋兰芹处长主持了会议。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即使是亚临床状况也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在贫困地区提倡预防儿童维生素A缺乏会对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 ,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倡儿童维生素A缺乏会对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及 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将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作为 2 0 0 0年战略目标之一。因此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 ,卫生部委托首都儿科研究所 ,对全国 14个省、市、自治区的 86 6 9人进行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 ,并在西北 5个省份的“强化基层妇幼卫生与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的 40个县和西藏的 7个地州开展了 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普服活动 ,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本次会议上 ,首都儿科研究所林良明教授做了“2 0 0 0年中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的报告 ;海伦开勒基金会Martin博士做了“在中国进行维生素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维甲酸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的SD大鼠交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随机选取孕SD大鼠2只,于怀孕10 d时以橄榄油灌胃一次.实验组选取孕SD大鼠6只,于怀孕10 d时以140 mg/kg的维甲酸剂量(40 mg/ml溶于橄榄油中)灌胃一次.于孕16~18 d待孕鼠分娩.对照组孕鼠所产幼鼠为对照组,实验组孕鼠所产幼鼠根据是否出现后肢畸形分为畸形组及非畸形组.取两组新生幼鼠后肢软骨及肌肉组织,应用RT-PCR方法测定组织中HoxA9、TBX-3、CASP10基因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正常新生幼鼠比较.结果 2只对照组SD孕大鼠共产仔22只,未发现畸形或死胎.6只实验组SD孕大鼠中有一只在灌胃后2 d死亡,余下可利用5只孕鼠共产仔49只,其中死胎6只,无肛无尾畸形1只,后肢出现类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共30只,未出现下肢畸形共19只.畸形出现率为61.2%(30/49),并以此将实验组分为畸形组与非畸形组.荧光RT-PCR结果:实验组中畸形组在HoxA9及TBX-3基因的平均拷贝数分别为(7.00±0.52、4.55±0.52)明显低于对照组(7.92±0.47、4.99±1.02)和非畸形组(8.07±0.28、4.94±0.24),P<0.001,P<0.05;而在CASP10基因的平均拷贝数4.34±0.35则明显大于对照组3.51±0.42和非畸形组3.29±0.50(P<0.001).而对照组与非畸形组在各个基因的拷贝数比较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维甲酸能成功诱导出SD大鼠新生幼鼠类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模型;维甲酸对于SD大鼠的TBX-3、HoxA9、CASP10基因的表达均有影响;维甲酸可能与通过影响TBX-3、HoxA9、CASP10基因的表达导致SD新生大鼠产生类马蹄内翻足样畸形.  相似文献   

18.
近年研究表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简称高氧)可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生长,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衡,进而阻碍新生儿肺发育。维甲酸是维生素A在体内的主要活性形式,可促使肺泡上皮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外基质含量,促进肺发育成熟。本文就高氧对肺发育的影响及维甲酸对肺发育、高氧肺损伤的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维甲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患者表现出对全反式维甲酸的耐药性。本文总结了全身因素及APL细胞本身因素在维甲酸获得性耐药中的可能作用,对维甲酸耐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活性维生素D受体几乎存在于全身的组织中,对活性维生素D的研究任务,正向抑制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免疫应答方面发展。对牛皮癣的治疗作用1984年Morimoto等在给骨质疏松症合并牛皮癣患者用1,OHD,治疗中,意外地发现牛皮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