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通过对9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析,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进修期间,自1995年8月至1996年3月,观察9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40例...  相似文献   

2.
13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辨证客观指标,我们在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的指导下,自1995年7月~1997年8月,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2例患者中,男98例,女34例;年龄21~48岁,平均26.34岁;病程8月~7年。肾活检标本均经常规固定分送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而继发性肾病变除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标实证和本虚证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讨湿热证与本虚证的关系,以及湿热证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5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观察本虚证各型分布及交叉分布情况;观察不同原发病中本虚证的分布;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兼夹标实证分布情况;观察湿热证症状分布;...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瘀、虚四种,补益温里、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为其基本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和药理认为,中药治疗肾小球疾病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利尿消肿、抑制变态反应等多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湿热证的形成、湿热病理的特点、现代研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指出湿热蕴结是形成肾小球疾病的始动因素且贯穿始终,湿热伤肾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的基本特点,湿热不仅与肾病的病情活动有关,而且也是导致和加重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处理好湿热证,对于控制病情,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湿热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过程中,水肿、蛋白尿、血尿及高脂血症、氮质潴留等,与湿热病理表现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而广泛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大多有湿热证候。笔通过304例临床分析,对湿热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济生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2):531-532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证治探讨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王济生关键词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辨证论治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肺、脾、肾(肝),气血阴阳之虚损,标为水湿、湿热、瘀血及外感风寒、风热等。现就其证治作一探讨。1原发性肾病...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证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脏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然而,多数病人早期无任何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尿检异常,这时,中医辨证如何发挥作用呢?我们引入微观辨证的概念,依据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能够直中病源。  相似文献   

9.
陈峤峰  陆曙 《河南中医》2013,33(5):653-65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基因多态性是现代医学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基因.EH在中医学中多属于“眩晕”的范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原则,中医通过对“证”的论述、辩识来认识疾病与现代医学通过客观化的检查、指标来诊察、认识疾病实则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相似性.本文具体阐述RAAS的以下4个基因的多态性与EH及中医证型的关系: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疾病,中医药对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补虚是重要治法之一。作者从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虚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及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虚证的现状,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机及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祎晟 《四川中医》2011,(12):21-22
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并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同时指出中医治疗应从滋补肝肾、控制危险因素、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等入手。  相似文献   

12.
姜星火 《光明中医》2010,25(12):2348-2349
本文首先阐述中医病案的发展历史、病案书写规范化训练在中医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目前中医病历书写中常见的问题,论述中医病案的中医特色与中医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强调病案书写规范化的中医教育不仅关系到中医院校合格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中医学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肝癌TNM分期及Okuda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就体质类型与肝癌TNM分期及Okuda分期进行Crosstabs相关性分析。结果Ⅰ期(T1N0M0)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淤血质、湿热质和阳虚质为主;Ⅱ期(T2N0M0)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阳虚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和阴虚质;ⅢA期(T3N0M0)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余偏颇体质分别是阳虚质、气郁质和淤血质;ⅢB期(T4N0M0)亦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和阳虚质,其次是淤血质;ⅢC期(TXN1M0)偏颇体质以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和特禀质;Ⅳ期(TXNXM1)以阳虚质为主,余偏颇体质按由多至少的顺序依次是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和痰湿质。Okuda分期Ⅰ期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次是淤血质和阴虚质;Ⅱ期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淤血质和气郁质次之;Ⅲ期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湿热质。结论体质类型与西医TNM分期及Okuda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TNMⅠ、Ⅱ期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居多,ⅢA期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ⅢB期以上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Okuda分期Ⅰ期、Ⅱ期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Ⅲ期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医学模式形成的背景下,主观指标测评成为西医学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方法学上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面临着结果解释和综合评价的难题;中医学主观指标测评历来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具有整体和辨证的特色,因此在临床意义判断和综合评价方面存在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借鉴西医学主观指标测评工具研制和科学性考核的规程,而建立基于中医证候理论的概念、域和概念框架,有望实现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推动主观指标测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中医文献对镇痛中药的原创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秦汉时期收录与记载镇痛性中药的主要文献及其所栽药物的名称,探讨了有关文献体现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代中药学发展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为临床应用挖掘与探索更多更好的镇痛性中药.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中始终发挥着较突出的作用,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高科技实验方法的渗透,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正逐渐被现代医学研究所揭示.在肿瘤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规律分布的关系,为肝硬化中医证型分类量化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126例6种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CT形态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6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脏CT分为3个类型:节段型(72例,占57.1%)、均匀型(39例,占31.0%)和结节型(15倒,占11.9%);湿热蕴结证与肝脏CT均匀型、肝气郁结加湿热蕴结讧与肝脏CT节段型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能够反映肝硬化大体病理学特征,为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中医古籍校勘与整理的若干问题,首先阐述了中医古籍整理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重点探讨了校勘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如何筛选古籍版本、校勘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校勘出校与校语记述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并讨论了古籍校勘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收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病例,分析其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方用药和思路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医药治疗肝癌经验病例,以主题词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肝癌”检索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0年7月所收录文献,以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Apriori关联规则结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01篇,筛选出个113复方,涉及272味中药,词频最高的药物是白术、茯苓、柴胡、白花蛇舌草、黄芪、甘草、鸡内金、半枝莲、莪术、八月札、党参、麦芽等。使用药物在“四气”中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寒、温、平、凉、热。使用药物在五味中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甘、苦、辛、淡、酸、咸、涩。药物使用归经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肝、胃、肺、心、肾、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等。Apriori关联规则计算结果显示规则支持最高为茯苓 + 黄芪 + 白术配伍以及茯苓 + 白花蛇舌草 + 白术配伍。结论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以扶正健脾为组方首选,配伍疏肝、清热、化瘀软坚散结等药物。  相似文献   

20.
引起外感高热的病因众多,病机复杂.本文对其病机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毒邪是引起高热的主要因素,毒瘀交结是高热的病理关键.并对中医药治疗外感高热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归纳其主要治法有清热解毒法、解表透邪法、益气养阴法等,治疗方式应灵活多样,如使用不同的剂型、针灸退热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