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关于低频振动对体内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缺乏报道。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不同频率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核因子受体激活剂/核因子受体激活剂配体/骨保护素调节通路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脱钙骨基质制备复合物,80只新西兰兔制作骨缺损模型,骨缺损区植入复合物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对照组、12.5,25,50,100Hz振动组,振动组于第7天开始接受不同频率振动干预5周,振动结束后分别对骨保护素mRNA、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mRNA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各振动组骨髓基质干细胞骨保护素、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以25,50Hz显著(P〈0.01);但100Hz振动时表达则下调(P〈0.05)。说明给予一定频率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可能与其促进骨保护素基因表达上调有关,理想的振动频率为25,50Hz。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缺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因此,如何更好的修复缺损的骨组织,成为外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目的制备磷酸钙人工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新西兰健康成年大白兔24只,6~14个月龄,体质量9~3.5kg,雌雄不限.方法①分离、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以磷酸钙人工骨为载体制备磷酸钙人工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②24只兔(48侧)制作成骨缺损模型,分为3组,复合物组(24侧),24只兔一侧骨缺损植入细胞+载体复合物;人工骨组(12侧),12只兔对侧植入磷酸钙人工骨;空白对照组(12侧),12只兔对侧骨缺损不作任何处理.术后8,16,24周,每组每个时间点取4只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监测,并分别于麻醉状态下处死相应动物,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学染色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骨缺损区大体观察.②X射线检查结果.③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④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结果2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动物骨缺损区大体观察及X射线检查结果24周时,复合物组骨断端部分连结,新骨与材料之间的边界不清,未见到髓腔再通;单纯人工骨组植入材料与截骨断端融合,材料体积较植入初期变化不明显;空白对照组形成骨不连,髓腔封闭.②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24周时,复合物组骨缺损范围变小,骨缺损处相连;人工骨组新骨与材料结合紧密并部分长入;空白对照组髓腔封闭,形成骨不连.③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复合物组和人工骨组8~24周间肉眼可分辨出放射性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磷酸钙人工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可再生新骨组织并完好地修复桡骨缺损,且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的磷酸钙人工骨.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缺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因此,如何更好的修复缺损的骨组织,成为外科领域关注的热点。
目的:制备磷酸钙人工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新西兰健康成年大白兔24只,6~14个月龄,体质量9~3.5kg,雌雄不限。
方法:①分离、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以磷酸钙人工骨为载体制备磷酸钙人工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②24只兔(48侧)制作成骨缺损模型,分为3组,复合物组(24侧),24只兔一侧骨缺损植入细胞+载体复合物;人工骨组(12侧),12只兔对侧植入磷酸钙人工骨;空白对照组(12侧),12只兔对侧骨缺损不作任何处理。术后8,16,24周,每组每个时间点取4只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监测,并分别于麻醉状态下处死相应动物,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学染色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骨缺损区大体观察。②X射线检查结果。③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④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
结果:2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动物骨缺损区大体观察及X射线检查结果:24周时,复合物组骨断端部分连结,新骨与材料之间的边界不清,未见到髓腔再通;单纯人工骨组植入材料与截骨断端融合,材料体积较植入初期变化不明显;空白对照组形成骨不连,髓腔封闭。②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24周时,复合物组骨缺损范围变小,骨缺损处相连;人工骨组新骨与材料结合紧密并部分长入;空白对照组髓腔封闭,形成骨不连。③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复合物组和人工骨组8~24周间肉眼可分辨出放射性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结论:磷酸钙人工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可再生新骨组织并完好地修复桡骨缺损,且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的磷酸钙人工骨。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证实,力学因素可调控、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提高分化效率。目的:观察振动应力刺激对兔骨缺损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肱骨骨缺损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振动单纯骨基质明胶组、非振动骨基质明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入组、振动骨基质明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入组,每组8只,建立兔肱骨骨缺损模型。振动组兔置于振动平台,以0.3G的加速度,25Hz,正弦波型,1次/d,30min/次,持续4周施加振动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4周后,大体观察结果显示,振动组骨痂生长良好,组织学切片显示其新生骨量较多,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缺损与断端形成骨性连接;振动组Ⅰ型胶原蛋白、RUNX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振动组。提示振动应力刺激可促进骨缺损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提高Ⅰ型胶原蛋白、RUNX2mRNA表达水平,从而加速骨缺损修复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分离方便,扩增迅速,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适合自体移植的特点,同时是骨组织工程中合适的种子细胞.目的:总结分析采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并利用转基因或其复合支架修复骨缺损所具有的优势.方法:检索1990/2009 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及CNKI数据库有关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在骨缺损方面的应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marrow stem cells,Repairing,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28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文章从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优势,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及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利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适当的支架材料结合,或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导入外源目的基因诱导成骨的基因治疗来修复骨缺损的方法,给骨缺损的治疗带来光明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存化,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合适的条件,哪些因子能有效促进新骨形成,载体材料及体内植入方式,以及如何将骨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的方法结合起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证实,力学因素可调控、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提高分化效率。目的:观察振动应力刺激对兔骨缺损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肱骨骨缺损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振动单纯骨基质明胶组、非振动骨基质明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入组、振动骨基质明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入组,每组8只,建立兔肱骨骨缺损模型。振动组兔置于振动平台,以0.3G的加速度,25Hz,正弦波型,1次/d,30min/次,持续4周施加振动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4周后,大体观察结果显示,振动组骨痂生长良好,组织学切片显示其新生骨量较多,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缺损与断端形成骨性连接;振动组Ⅰ型胶原蛋白、RUNX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振动组。提示振动应力刺激可促进骨缺损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提高Ⅰ型胶原蛋白、RUNX2mRNA表达水平,从而加速骨缺损修复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分离方便,扩增迅速,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适合自体移植的特点,同时是骨组织工程中合适的种子细胞。目的:总结分析采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并利用转基因或其复合支架修复骨缺损所具有的优势。方法:检索1990/2009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及CNKI数据库有关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在骨缺损方面的应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marrow stem cells,Repairing,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28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文章从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优势,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及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利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适当的支架材料结合,或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导入外源目的基因诱导成骨的基因治疗来修复骨缺损的方法,给骨缺损的治疗带来光明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存化,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合适的条件,哪些因子能有效促进新骨形成,载体材料及体内植入方式,以及如何将骨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的方法结合起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地塞米松后骨髓基质细胞中骨保护素与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地塞米松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9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理生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6周龄SD大鼠4只.抽取大鼠股骨骨髓,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有核细胞,贴壁分离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以2&;#215;10^4/cm^2的密度接种进行细胞传代与分组实验。实验分2组,对照组继续用原培养液培养;实验组在原培养液基础上加入地塞米松(浓度10^-7mol/L)诱导培养。两组细胞继续培养1周后,抽取总RNA进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比较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中骨保护素与核因子活化受体配体基因的表达水平。骨保护素与核因子kB活化体配体mRNA表达量用β—actin表达量来标准化。结果:①骨保护素mRNA表达水平(骨保护素/β—actin):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21&;#177;0.12,2.05&;#177;0.11(t=10.320,P〈0.01)]。②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mRNA表达水平(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β—actin):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53&;#177;0.14,1.17&;#177;0.19(t=11.525,P〈0.01)]。③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骨保护素mRNA表达水平比值: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21&;#177;0.17,0.62&;#177;0.08(t=16.925,P〈0.01)]。结论:加入地塞米松后骨髓基质细胞骨保护素分子合成减少,从而减弱其对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核因子kB活化受体信号轴的抑制作用,因此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作用相对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作用,但其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未清楚。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发现,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械应力可以调节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参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进程。本文就应力敏感信号通路OPG/RANKL/RANK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地塞米松后骨髓基质细胞中骨保护素与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地塞米松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9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理生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6周龄SD大鼠4只,抽取大鼠股骨骨髓,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有核细胞,贴壁分离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以2×104/cm2的密度接种进行细胞传代与分组实验.实验分2组,对照组继续用原培养液培养;实验组在原培养液基础上加入地塞米松(浓度10-7mol/L)诱导培养.两组细胞继续培养1周后,抽取总RNA进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比较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中骨保护素与核因子活化受体配体基因的表达水平.骨保护素与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mRNA表达量用β-actin表达量来标准化.结果①骨保护素mRNA表达水平(骨保护素/β-actin)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21±0.12,2.05±0.11(t=10.320,P<0.01)].②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mRNA表达水平(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β-actin)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53±0.14,1.17±0.19(t=11.525,P<0.01)].③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骨保护素mRNA表达水平比值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21±0.17,0.62±0.08(t=16.925,P<0.01)].结论加入地塞米松后骨髓基质细胞骨保护素分子合成减少,从而减弱其对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核因子κB活化受体信号轴的抑制作用,因此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作用相对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地塞米松后骨髓基质细胞中骨保护素与核因子кB活化受体配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地塞米松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9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理生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6周龄SD大鼠4只,抽取大鼠股骨骨髓,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有核细胞,贴壁分离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以2×104/cm2的密度接种进行细胞传代与分组实验。实验分2组,对照组继续用原培养液培养;实验组在原培养液基础上加入地塞米松(浓度10-7mol/L)诱导培养。两组细胞继续培养1周后,抽取总RNA进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比较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中骨保护素与核因子活化受体配体基因的表达水平。骨保护素与核因子кB活化受体配体mRNA表达量用β-actin表达量来标准化。结果:①骨保护素mRNA表达水平(骨保护素/β-actin):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犤1.21±0.12,2.05±0.11(t=10.320,P<0.01)犦。②核因子кB活化受体配体mRNA表达水平(核因子кB活化受体配体/β-actin):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53±0.14,1.17±0.19(t=11.525,P<0.01)]。③核因子кB活化受体配体/骨保护素mRNA表达水平比值: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21±0.17,0.62±0.08(t=16.925,P<0.01)]。结论:加入地塞米松后骨髓基质细胞骨保护素分子合成减少,从而减弱其对核因子кB活化受体配体-核因子кB活化受体信号轴的抑制作用,因此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作用相对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骨保护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osteoprote-gerin/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OPG/RANKL/RANK)骨代谢信号通路是对应力敏感的通路之一。不同性质的运动会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刺激,影响骨代谢信号通路。目的:观察不同性质的运动对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00/2011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HighWire和Elsevier数据库中关于"应力刺激与OPG/RANKL/RANK"的相关的论文报告。以"应力刺激,OPG/RANKL/RANK"或"应力刺激,骨代谢"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的文章内容与应力刺激对信号通路的影响有关,选择相关近期发表的文献或者是发表在权威期刊的文献。共检索到215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1篇文章。结果与结论:运动对骨骼不断产生机械应力刺激,这种机械应力刺激可以通过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OPG/RNAKL/RANK信号调节系统而调节骨组织代谢。但是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补骨脂素干预大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k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补骨脂素有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大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索(osteopomgeterin,OPG)和核因子k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生长状况良好的出生24 h内的SD大鼠成骨细胞,补骨脂素组加入1×10-7 mol/L的补骨脂素,雌二醇组加入1×107 mol/L的雌二醇,对照组正常培养.给药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分析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补骨脂素组和雌二醇组OPG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而RANKL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补骨脂索组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较雌二醇组弱(P<0.05),VOPG/VRANKL 比值也较雌二醇组小(P<0.05).说明补骨脂素可能通过增加成骨细胞OPG的表达,抑制RANKL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抑制骨吸收,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日的,但作用不如雌二醇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背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系统参与破牙骨质细胞的形成并调节牙根吸收过程,而不同力值大小及加力时间下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表达变化是否可以作为判断牙根吸收的量化指标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变化与力值大小及加力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0.49 N,0.98 N和1.47 N力值组,每组按照加力时间分为加力0,3,7,10,14,21及28 d亚组.各组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模型,采用吸潮纸尖法提取实验牙的龈沟液,应用ELISA法测定不同力值和加力时间龈沟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浓度及比值变化.结果与结论:加力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加载组组间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浓度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力值越大,该比值越大.0.49N加力组在加力的前21 d,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值逐渐增高(P<0.01);第28天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比值趋于稳定.0.98 N和1.97 N加力组,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值均持续逐渐增高(P<0.01).结果表明,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比值与力值大小及作用时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正畸牙根吸收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迄今为止临床上对较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的可行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医院骨科.对象实验于2002-10/2003-04在福建省医科所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1~3.4 kg.方法取兔髂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混合后植入体内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应用X射线片、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观察修复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大体标本及X射线片.②组织学观察.次要结局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结果移植后12周,X射线片显示高密度新骨形成,大体标本上见白色皮质骨充满骨缺损处,组织切片显示骨缺损修复处骨小梁丰富,骨髓腔形成.结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迄今为止临床上对较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的可行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医院骨科.对象:实验于2002-10/2003-04在福建省医科所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1~3.4 kg.方法:取兔髂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混合后植入体内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应用X射线片、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观察修复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大体标本及X射线片.②组织学观察.次要结局: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结果:移植后12周,X射线片显示高密度新骨形成,大体标本上见白色皮质骨充满骨缺损处,组织切片显示骨缺损修复处骨小梁丰富,骨髓腔形成.结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和存活的生理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骨保护素作为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诱骗受体,对破骨细胞有相反作用。目的:观察去卵巢后大鼠骨组织内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mRNA、蛋白表达和骨密度的时间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5/1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实验室完成。材料: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300-320g。随机平均分成去卵巢组和对照组。方法: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于术后2,4,6,8,10周取股骨髁。主要观察指标:测量股骨髁的骨密度,检测骨组织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去卵巢后大鼠股骨髁的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于第6周开始出现显著降低(P〈0.05);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蛋白水平在第6周达到高峰,此后均呈持续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骨保护素mRNA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蛋白水平在第2周达到高峰,此后均迅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去卵巢后股骨髁是骨密度变化的敏感部位;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持续高表达,骨保护素表达短期内升高,迅速降低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生物衍生骨具有天然骨组织的三维立体孔隙.网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黏附、增殖.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在兔体内成骨及支架的降解.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家兔16只,3月龄左右,其中1只提供骨髓,另15只作组织工程骨植入,分4,8,12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诱导培养: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与经诱导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后植入机体内,同时植入单纯猪松质骨支架做自身对照.结果:纳入动物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采用X射线、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猪松质骨支架屑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在兔体内成骨及支架的降解.①X射线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移植术后4周移植区周围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中密度影,8,12周时中高密度影逐渐向中心区增大.单纯猪松质骨支架移植术后各时间点移植区内均呈低密度影.②组织学观察:猪松质骨支架屑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后4周开始有新骨生成,支架开始降解;8周时新骨的形成及支架的降解都明显增加;12周时新骨继续增加,逐渐向成熟骨组织转变,可见少量哈佛系统,但骨小梁尚不典型,毛细血管增生明显,少量支架残留,未见炎症细胞.单纯猪松质骨支架植入后各时间点无新骨形成.③图像分析表明: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后新骨组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材料组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但新生骨组织增加与支架材料组织减少无明显直线相关(P>0.05).结论:猪松质骨支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移植后新骨逐渐形成,支架逐渐降解,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