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等待肺移植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医学应对方式问(MCMQ)对55例等待肺移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等待肺移植病人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MCMQ中屈服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常模,面对应对方式与SF-36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维度呈正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等待肺移植病人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尤其是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方面受损明显,且病人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GABG)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医学应对问卷、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4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P〈0.05);回避应对方式的得分与常模相似(P〉0.05);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P〈0.05)。面对应对方式与SF-36总分及躯体功能、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均呈正相关(均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总健康及情感角色呈负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感觉、活力、情感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主观支持与SF-36总分及其活力、心理健康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SF-36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ABG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采取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认识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对CABG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并及时、及早评估CABG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制订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抑郁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社区老年人1933名,应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及简明健康测量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short form healthsurvey,MOSSF-36)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等级相关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抑郁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平均值均低于无抑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维度低分组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分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维度得分与抑郁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活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评分对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翌娟 《临床医学》2009,29(9):28-3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RA患者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并比较不同病程、伴或不伴有焦虑或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类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病程〉4年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低于病程〈4年的患者(P〈0.05),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类风湿关节类患者的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感(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6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不伴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患者(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类患者生活质量低于一般正常人群,病程长,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李蕾帆 《全科护理》2012,(5):385-386
[目的]观察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胃癌化疗后的病人作为观察组,选取85例体检为正常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病人的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胃癌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差,睡眠质量差,二者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危重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5例危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 SF-36)对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DS和SAS量表进行不良情绪的评价,分析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家属MUIS量表总分、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和不可预测性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13.65±11.64),(41.34±4.56),(23.65±3.46),(19.64±2.65),(15.34±2.56)分。 SF-36量表情感职能和活力维度得分最低,分别为(57.65±8.46),(53.64±8.65)分;SDS与SAS量表得分分别为(57.65±5.46),(56.64±5.65)分。 MUIS总分、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负相关(r=-0.532~-0.324,P<0.05),与SDS、SAS呈正相关(r=0.376~0.574,P<0.05);不可预测性与总体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呈正相关(r=0.354~0.441,P<0.05),与SDS、SAS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6,-0.489;P<0.05)。结论危重患者的家属有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及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要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并给予相应支持,以增强患者家属信心。  相似文献   

7.
张婷  曹伟新 《上海护理》2009,9(4):10-14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中文版量表调查3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结果高血压患者除精神健康外,其余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人群(P〈0.05);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在多方面显著高于冠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P〈0.05);男性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女性患者、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伴有合并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低于美国常模人群但优于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且受性别、文化程度、有无合并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部分离退休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关玲  李金梅  蔡兰萍 《中国康复》2006,21(3):178-179
目的:调查老年人睡眠状况,为老年失眠症的研究提供更多依据。方法:396例年龄〉65岁的军队离退休老年人(老年组)与100例年龄18—20岁青年人(正常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测查和睡眠特征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老年组睡眠质量差(PSQI〉7分)占72.7%,其中确诊为失眠症的占32.6%;总体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生活环境无显著相关性。PSQI各单项目中,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住院患者差于社区老人(P〈0.05,P〈0.01),男性差于女性(P〈0.05);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评分,女性差于男性(P〈0.01,P〈0.05),男女均存在因夜尿多影响睡眠的状况。结论:老年人失眠的发生率较高,男女性睡眠不良有各自特点,治疗以调整心理因索,适当运动及中医补肾温阳等为主,可能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90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90例,依据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措施。应用多种生活质量量表,包括:SF-36量表、QLQ-B2R3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APGAR),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SF-36量表与QLQ-B2R3量表评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ESCA量表评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APGAR量表调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军队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2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SQI总分平均(7.72±3.25)分,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临床护士共301人(48.39%),SSRS总分平均(35.56±3.71)分,睡眠质量好组S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睡眠质量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较差,提高临床护士社会支持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AIMS2量表,通过设置问卷调查了60例关节炎患者,利用率、构成比、均数及标准差、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患者的紧张水平、情绪、手和手指功能、手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炎患者的年龄与自理能力、家务活动、活动水平、行走和弯腰、手和手指功能、手臂功能、社会活动和工作呈负相关(P〈0.05或P〈0.01);关节炎患者的学历与自理能力、家务活动、活动水平、行走和弯腰、手和手指功能、手臂功能和社会活动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病程与患者的行走和弯腰呈负相关(P〈0.05);疼痛程度与患者的紧张水平、活动水平和工作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用药情况与患者的活动水平、行走和弯腰、手和手指水平、手臂功能和疼痛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与活动水平、行走和弯腰、社会活动具有显著相关性;健康满意度与家务活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紧张水平、情绪、活动水平、行走和弯腰、工作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关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其列为骨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128例甲亢患者。结果发现①年龄≥35岁的甲亢患者PSQI总均分高于年龄<35岁组(P<0.05)。②87.5%的甲亢患者有睡眠问题,9.38%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女性睡眠质量较差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③甲亢患者的SCL-90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外,其余6个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5)。甲亢患者的心理问题高达10.2%。④SCL-90总分与PSQI各成分中除睡眠时间、催眠药物外,相关系数均在0.32以上,且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01)。本研究提示:甲亢患者存在的睡眠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认为甲克患者睡眠质量差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97名肺癌化疗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1)肺癌化疗患者睡眠状况明显差于正常人群,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PSQI〉7分者占41.11%;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PSQI〉7分者占17.52%,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方面改善明显。(2)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升高,症状子量表(疲劳、恶心呕吐)及特异性项目(食欲、便秘项目)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用等护理活动可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94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7例患者予一般护理;干预组14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294例患者中67.3%存在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得分分别为(9.17±2.54),(1.55±0.64),(1.43±0.68),(1.48±0.7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563,-10.467,-7.856,-7.998;P<0.01);PSQI量表其他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躯体不适为主要影响因素,占38.4%;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消除陌生感、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患者的睡眠习惯、健康教育、药物辅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与SF-36生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焦虑与SF-36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0例,经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后分为无焦虑组72例和焦虑组98例,均运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SF-36的8个维度中,焦虑组患者精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的评分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5,0.01)。HAMA总分与精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其焦虑与SF-36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卫生宣教,干预组同时由专门的责任组成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得分分别为(7.56±2.23),(1.09±0.44),(1.44±0.89)分,均低于对照组(9.22±3.65),(1.37±0.65),(1.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2.85,2.22;P〈0.05);其他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00例门诊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结果慢性乙肝患者ESCA总分为(97.53±18.75)分,居于中等水平;SF-36各维度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79.8±17.5),(65.3±32.1),(74.6±19.9),(55.7±18.6)分,均低于成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8,4.02,3.59,5.19;P<0.01);SF-36其他维度得分也均低于成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sonal相关分析显示,乙肝患者ESCA与SF-36得分均呈正相关性(r=0.262~0.528,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较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健康状况,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多发硬化患者抑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64例多发硬化伴发抑郁的患者按先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2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于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抑郁得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定八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定八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抑郁状态,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起着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玲  王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264-226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自设问卷等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月收入、主食量4个因素生存质量得分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327,7.815,5.739,4454;P〈0.05);年龄对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情绪角色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5.004,6.307,0.010,0.035;尸〈0.05);文化程度在躯体疼痛和心理健康2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n118,n964;P〉n05);家庭月人均收入在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活力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39,3.923,5.595;p〈O.05);主食量在躯体功能和躯体角色2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396,41603;P〈0.05)。结论完善社会生活及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相对的医疗优惠政策,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B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居家有氧运动。比较两组病人入组时和6个月体能状况,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测评,比较两组病人入组时和6个月SF-36量表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6个月正常步速和最大步速均高于入组时,B组病人6个月正常步速和最大步速高于A组(P均〈0.05);两组病人6个月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入组时,B组病人6个月SF-36量表各维度指标得分高于A组(P均〈0.05)。[结论]居家有氧运动能够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体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