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行肝脏移植治疗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74,16.6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0dSAS评分为(38.82±11.13)分,对照组为(43.29±1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0dSDS评分为(36.75±12.20)分,对照组为(47.76±15.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60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1,x2=6.69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62±17.521)分,高于对照组(76.69±19.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1,P〈0.05)。结论完善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00例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前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术中疼痛程度,生理指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51±6.32),(42.83±7.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39±8.74),(57.31±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3576,16.3576;P均〈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时的心率、血压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内镜复查的接受率分别为98.96%,96.56%,高于对照组的78.64%,6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6.3582,18.6246;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缓解和消除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首次化疗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首次化疗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首次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放松训练、认知干预、家庭支持和睡眠护理等综合干预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院睡眠问卷(SMH)测评患者入院第1天、化疗前1d和化疗结束当天的焦虑和睡眠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M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AS评分均〉50分。两组患者人院第1天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院第1天SAS评分(59.42±6.98)分,干预组(48.67±7.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3,P〈0.01);对照组化疗结束当天SAS评分(56.98±5.69)分,干预组(45.35±5.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6,P〈0.01)。两组患者人院第1天SM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第1天SMH评分(13.55±2.17)分,干预组(17.23±2.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8,P〈0.01);对照组化疗结束当天SMH评分(14.92±2.40)分,干预组(18.03±2.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9,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SMH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6.45,20.27;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使其顺利完成首次化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负性情绪干预,分析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接受正规的ACS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分别于入院3天内及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院后3d内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SAS评分(44.58±8.08)分,较对照组评分(54.82±12.06)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SDS评分也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3±6.75)分比(50.25±11.16)分;t=-3.94,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SAS、SDS对老年ACS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定,从而对负性情绪实施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车祸伤所致骨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车祸伤所致骨损伤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水平,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分别为(34.55±7.23),(36.78±6.39)分,低于对照组的(43.52±7.43),(43.81±5.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52,4.39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S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SRS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SSRS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干预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总分分别为(15.33±2.71),(12.76±3.33),(8.22±2.34),(35.64±3.08)分,对照组分别为(12.13±2.35),(10.74±3.09),(6.75±2.33),(28.09±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82,4.972,6.078,5.531;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车祸伤所致骨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提高社会支持度,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胆结石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3.7±10.0),(42.0±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12.0),(55.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4,3.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较对照组(8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后2个月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37.19±5.17),(40.27±5.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4.38±6.37),(46.16±5.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18,3.951;P均〈0.01)。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为(70.18±3.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73±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不良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个体化音乐干预,时间为21d,干预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应对方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预期性恶心呕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00,P=1.000);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83,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40.34±4.49),(42.80±11.14),(27.57±5.99),(14.67±6.38)分,对照组分别为(46.86±4.73),(49.93±10.31),(23.53±6.76),(18.20±6.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5,2.951,2.096,2.403;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可以改善ANV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减轻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 SDS 及 SAS评分分别为(39.81±5.34),(34.67±4.6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1,8.9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1,2.8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在老年肺癌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此基础上实施全人照护模式,采用生命质量测评量表( FACT)、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ACT各分量表评分及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ACT各分量表评分分别为(69.99±1.45),(69.87±2.54),(70.24±1.36),(69.25±2.02),(68.24±1.41)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FACT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33.893±4.257),(29.754±3.896)分,均低于对照组(39.450±5.058),(34.639±5.7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3,1.903;P<0.05)。结论全人照护模式对提高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晚期孕妇不同意向分娩方式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84例中晚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92例,分别在首次建卡及预产期前2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并在建卡时调查意向性分娩方式;干预组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所有孕妇心理状态,比较两种不同的意向性分娩方式孕妇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孕妇实际分娩方式。结果184例孕妇SAS、SDS、SCL-90指标均高于中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11±7.64)分比(29.78±10.07)分,(53.29±10.04)分比(41.59±10.54)分,(182.52±30.65)分比(129.96±38.76)分;t分别为20.12,15.80,23.25;P〈0.01];而意向性选择剖宫产的孕妇SAS、SDS、SCL-90指标均高于意向性选择自然分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54±9.23)分比(36.67±7.45)分,(57.95±11.65)分比(47.36±10.67)分,(192.83±31.51)分比(169.73±28.54)分;t分别为5.29,642,4.98;P〈Q01];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意向性剖宫产43例,实际剖宫产33例,对照组意向性剖宫产41例,实际剖宫产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n05)。结论中晚期妊娠孕妇焦虑及抑郁因素可能是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心理干预可能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以缓解患者介入术前焦虑情绪,为临床开展高质量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420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单双日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210)和实验组(n=210),对照组采取个体式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集体式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焦虑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焦虑发生率及SAS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前64.8%对照组患者及65.7%实验组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焦虑发生率均较教育前降低且实验组焦虑发生率(17.1%)低于对照组(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3,P〈0.05);健康教育前对照组SAS评分为(53.85±3.78)分,与实验组(53.57±4.8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评分(45.65±0.94),(42.18±1.29)分均低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4,7.76;P〈0.05);并且健康教育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9,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焦虑情绪,集体式健康教育在减少焦虑人数及缓解患者焦虑程度上优于个体式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伴抑郁情绪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9周的音乐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析音乐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为23.33%,SDS得分为(35.60±5.62)分,均低于对照组83.33%,(42.87±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0,t=-3.8;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产生焦虑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40位符合入组条件的AI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量。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SAS粗分为(48.8±1.8)分,干预后(36.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50,P〈0.01);对照组在干预前SAS粗分为(49.4±1.96)分,干预后(49.2±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31,P〉0.05),两组干预后的SAS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1,P〈0.01)。干预后干预组的依从性及随访规律性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AIDS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焦虑水平以及焦虑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AIDS患者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对住院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腹式呼吸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焦虑(48.75±8.17比37.60±7.30)和抑郁情绪(56.50±7.91比43.20±9.22)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92,9.321;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得分(37.60±7.30比48.25±7.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0,P〈0.05),抑郁得分(43.20±9.22比55.55±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8,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可有效缓解住院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SAS得分:(26.78±6.45)分比(52.98±6.78)分;SDS得分:(16.56±7.98)分比(38.16±4.3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3,10.30;P〈0.01)。干预组SAS得分为(26.78-4-6.45)分,对照组为(38.35±6.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干预组SDS得分为(16.56±7.98)分,对照组为(23.01±5.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1)。结论通过认知、心理、行为等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n=22)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4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4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4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5.85±9.32,45.71±8.21);(40.27±7.55,46.83±9.51)](P〈0.01,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5.85±9.32,43.91±7.13);(40.27±7.55,45.86±8.68)](P〈0.01,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除PF一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无陪护护理管理。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剖宫产产妇291例为对照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由家属完成;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产妇292例为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日常生活护理由医院护工完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术前1d及术后第6天分别对产妇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状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4.34±1.63),(34.51±1.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60±1.43),(42.95±1.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22,25.25;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8.29%,高于对照组的9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P〈0.05)。结论无陪护护理可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