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药物保留时间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辰时(7:00—9:00)进行灌肠,对照组在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程度、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灌肠前后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尿酸( Ua)的变化。观察周期为30 d(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肛门疼痛、肛门坠迫感与对照组相比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的人次数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前平均排便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52,P<0.01);药物保留时间观察组为(324.12±129.47)min,对照组为(225.32±10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5,P<0.01);两组患者灌肠后血BUN、Scr、Ua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辰时(7:00—9:00)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并可提高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中药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肛管插入25-30cm,对照组给予常规插入深度,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药物保留时间及舒适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明显减轻便意感,药物保留时间延长,患者舒适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25-30cm,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便意感,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 对保留灌肠肛管的插入深度进行研究,以解决病人的不适感。方法 将260例保留灌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将肛管插入深度为20-2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及保留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便意感,保留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插入深度为20-25cm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明显减轻便宜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药物保留时间及灌肠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辰时(7:00~9:00)进行灌肠,对照组在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每天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后保留时间以及灌肠后的疗效,观察周期为15 d(一个疗程).结果 灌肠前平均排便率观察组为83.6%,对照组灌肠前平均排便率为18.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平均保留时间观察组为(828.22±341.87)rain,对照组为(558.23±164.65)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9).结论 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并可提高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f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晓烨 《全科护理》2012,10(25):2329-2330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慢性盆腔炎病人中药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保留灌肠后取俯卧位30min后平卧,对照组灌肠后立即取平卧位。比较两组病人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药物保留时间为4.620h±1.094h,对照组为2.350h±0.993h,观察组药物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病人中药保留灌肠后取俯卧位30min后平卧,可延长药液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王双珠  王娇娇  商姗  吴畏   《护理与康复》2020,19(4):10-13+19
目的观察优化保留灌肠方法在标准化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招募30名护士作为标准化病人,将其随机编号为1至30号,单号先实施传统保留灌肠方法,5 d后实施优化保留灌肠方法,双号先实施优化保留灌肠方法,5 d后实施传统保留灌肠方法。比较两种保留灌肠方法插肛管时的疼痛程度、便意感、黏膜出血情况及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结果优化保留灌肠组插肛管时无痛14例、轻度疼痛16例,传统保留灌肠组无痛4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17例,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保留灌肠组插管时便意感评分为(2.76±0.71)分,传统保留灌肠组为(3.46±0.90)分,两组便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保留灌肠组药液保留时间为(70.43±19.34)min,传统保留灌肠组为(37.34±16.53)min,两组药液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保留灌肠组肠黏膜出血2例次,传统保留灌肠组肠黏膜出血8例次,两组肠黏膜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保留灌肠方法可减轻患者插肛管时的疼痛程度和便意感,延长药液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B内置卫生棉条在老年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印例高龄肛门括约肌松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灌肠后使用OB卫生棉条填塞肛门,对照组灌肠后采用传统处理措施。比较两种方法对老年患者第1次灌肠后排便时间、每天排便次数、肛周皮肤完整程度和预后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灌肠后第1次排便时间为(5.90±1.96)h,每天排便次数为(3.27±1.05)次,对照组分别为(3.40±1.37)h,(4.57±0.86)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33,5.255;P〈0.01),OB内置卫生棉条延长了患者灌肠后第1次排便时间,减少了排便次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23);实验组肛周皮肤的完整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OB内置卫生棉条对老年的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进行保留灌肠后填塞是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s,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Sino-Med)、万方数据(Wan Fang Database)、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年限为建库直至2016年1月,采用Cochrane手册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涉及2256例病例,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均较差。14篇文献报告了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有效病例数,观察组(插管深度20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篇文献报告了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有效灌肠次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篇文献报告了灌肠液的平均保留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篇文献报告了患者灌肠后的便意感,均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便意感较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可延长灌肠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的便意感,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0.
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UC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B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x^3=6.353,P=0.0212,OR=4.643,95%(21:1.328~16.233)。结论:膜固思达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3)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方法治疗,观察组(n=33)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硅胶胃管旋转插入法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肠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给予硅胶胃管旋转插入法行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常规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药液保留时间及药液损失量。结果试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3.8%,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87±0.55)min,对照组为(4.40±0.5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药液保留时间为(31.33±11.84)min,对照组为(8.67±3.79)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药液损失量为(0.77±0.47)ml,对照组为(1.76±0.38)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硅胶胃管旋转插入法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改良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好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住院符合条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保留灌肠14d。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灌肠药物保留时间分别为(7.02±1.89)h和(5.23±2.11)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肠后腹泻、腹痛、脓血便、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较之前好转(P<0.05);灌肠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和C反应蛋白积分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肠后的血沉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操作方便,能尽可能避免因保留灌肠前肠道清洁准备不足而导致的疗效差异,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围术期低体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前列腺增生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后使用病员加温系统,温度设定为38~4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保温措施,手术室温维持在21—23℃。术中持续监测两组患者肛温变化,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部分术后相关指标。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体温均开始下降,麻醉后20、30、45、60、90min及术毕各时间点观察组[分别为(36.6±0.4)、(36.4±0.5)、(36.2±0.3)、(36.1±0.4)、(36.0±0.3)、(36.0±0.4)℃]体温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分别为(36.3±0.6)、(35.8±0.4)、(35.5±0.5)、(35.3±0.4)、(35.3±0.6)、(35.3±0.5)℃]明显减小(t值分别为2.1362、4.7536、6.1751、7.2057、5.3818、5.5948,P〈0.05或P〈0.01);观察组术毕低体温(肛温〈36℃)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5.93%(7/27)与92.00%(23/25),χ^2=23.218,P〈0.01],观察组术毕寒战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4.81%(4/27)与64.00%(16/25),χ^2=13.267,P〈0.01]。术后疼痛显著减轻,VAS评分观察组为(2.45±1.88)分、对照组为(3.79±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2,P〈0.01),住院时间缩短[(5.37±2.31)d与(7.13±3.06)d,t=2.3518,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绍娟  李春联  叶石才 《全科护理》2010,8(31):2834-2835
[目的]观察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4h为27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灌肠液外溢4例,对照组12例。[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乙肝患者不同时间点初次注射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择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晚上20:00进行初次注射,对照组择上午8:00左右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相关持续时间及发热时显著不适症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为(5.2±1.1)h,峰值体温为(37.9±0.2)℃;对照组分别为(7.9±1.4)h,(38.4±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89,5.276;P <0.05);观察组患者头痛头晕、肌肉酸痛和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晚上20:00初次注射干扰素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发热症状,缓解临床不适,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SSD)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换药的疗效。方法将864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在常规消毒后,观察组用优拓SSD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伤1:3清创后次日第1次换药时是否创面粘连、有无疼痛、出血及伤口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敷料时无创面粘连发生、发生疼痛39例、出血22例,对照组发生创面粘连231例、疼痛294例、出血160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65.75,384.28,160.61;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为(4.2±0.8)次,对照组为(8.3±1.5)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9.0,P〈0.01)。结论优拓SSD属高保护敷料,具有不粘创面、换药无疼痛及出血、加速创面愈合等优点,疗效优于凡士林油纱。  相似文献   

18.
赵飞跃 《当代护士》2009,(10):69-70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体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灌肠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VIP、CNKI、CBM和WanFangData中关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共1735例患者。根据干预时间的长短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干预两周后:中药保留灌肠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9,95%CI(1.87,5.44),P〈0.0001]。中药保留灌肠组与对照组相比,AST[MD=-82.50,95%CI(-145.66,-19.34),P=0.01]、ALT[MD=-44.78,95%CI(-65.90,-23.66),P〈0.0001]和TBIL[MD=-37.51,95%CI(-74.07,-0.95),P=0.04]下降更多,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好。②干预1个月后:中药保留灌肠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17,95%CI(2.37,7.32),P〈0.00001]。中药保留灌肠组与对照组相比,AsT[MD=-17.86,95%CI(-29.97,-5.76),P=0.004]、ALT[MD=-27.84,95%CI(-42.45,-13.24),P=0.0002]和TBIL[MD=-54.15,95%CI(-116.52,-8.23),P=0.09]下降更多,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好。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常用的中药灌肠药为生大黄、菌陈、丹参和赤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