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例和重度NEC组(Ⅱ~Ⅲ级)32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明确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EC回肠组织和正常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重度NEC的价值。结果 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0.52)、(3.03±0.64),高于对照组的(1.02±0.21)、(0.93±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纵向分层应变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例成功接受PCI的ACS患者(PCI组)及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M型、双平面Simpson法、组织多普勒及室壁分层应变分别评价2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壁3层心肌运动。结果 PCI组左心室壁各层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由心内膜向心外膜逐渐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内膜与心外膜间整体纵向应变均存在一定跨壁梯度(△GLS),但PCI组△GLS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ACS患者左心室壁纵向应变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逐渐减低;纵向分层应变是评价PCI术后ACS患者心肌和左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CI的3 806例冠心病患者中36例ACS患者发生围术期死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69±23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其中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者7例、PCI治疗史者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者1例、脑卒中史者4例,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0例、脂代谢紊乱者11例、糖尿病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例。结果:36例ACS患者中,因AMI行急诊PCI者24例,ACS行择期PCI者12例(包括AMI5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6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10例为单支血管病变。36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或(和)心源性休克16例(44.4%),室颤和(或)心脏骤停8例(22.2%),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11.1%),心脏破裂4例(11.1%),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8.3%),消化道大出血1例(2.8%)。急诊PCI因泵衰竭死亡的12例患者中,广泛前壁AMI7例、下壁+后壁AMI3例,下壁+右室AMI2例。结论: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室颤和(或)心脏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96例行PCI的ACS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注重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生活方式干预。结果96例患者治疗顺利,临床痊愈出院,远期效果处于跟踪观察中。结论加强PCI的护理干预,对ACS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不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成功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4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替格瑞洛治疗组(n=71),氯吡格雷治疗组(n=72),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其他常规治疗,替格瑞洛治疗组术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量180 mg,行CAG术并予支架植入治疗(亦称为PCI)术后给予标准剂量90毫克/次,1天2次,记为替格瑞洛组(n=51),氯吡格雷治疗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行CAG术并予支架植入术后给予标准剂量75毫克/次1天1次,记为氯吡格雷组(n=56),仅行CAG术未予支架置入术后停用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记为对照组(n=36)。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的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并估测CIAKI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间术后48 h SCr与术前、术后(24 h、72 h) S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替格瑞洛组及氯吡格雷组术后SCr的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替格瑞洛组术后SCr的平均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三组间术后24 h Cys C与术前、术后72 h Cys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间术后48 h Cys C与术前、术后72 h Cys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替格瑞洛组及氯吡格雷组术后Cys C的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替格瑞洛组术后Cys C的平均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三组间术后48h e GFR与术前、术后(24 h、72 h) e GF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替格瑞洛组及氯吡格雷组术后e GFR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替格瑞洛组Cys C与对照组Cys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氯吡格雷组Cys C与对照组Cys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时间和药物在SCr、Cys C指标变化上存在交互作用(P 0. 05)。三组间术后CIAKI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替格瑞洛组CIAKI发生率稍高于氯吡格雷组(5. 88%,5. 36%)。结论对于行PCI尤其术后需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尽可能予以保护肾功能及预防CIAKI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刘娟  白玲  吴美 《全科护理》2013,(26):2422-2423
报道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随访观察。针对PCI术后病人遵医行为重视度不高,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从服药指导、饮食宣教、康复运动、定期复查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随访,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降低病人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许锋杰  姚梅琪 《护理与康复》2014,13(11):1102-1103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低氧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20%[1],而且容易猝死。循证医学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2],但PCI作为侵入性治疗,有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率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心率水平分为研究组(患者心率大于或等于80次/分钟)和对照组(患者心率小于80次/分钟),记录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肌钙蛋白I(TnI)峰值;并比较住院期间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并发症发生恃况。结果研究纽CK—MB(164.5±67.7)U/L和TnI峰值(47.1士30.5)%均明显高于对照纽CK—MB(131.8±71.8)U/L和TnI峰值(33.9±2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LVEF(49.2±9.8)ng/m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54.5±1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IABP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护理需重视心率变化,出现心率加快的患者应及早通知医生给予适当药物控制,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介入效果评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250例AC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测量,纳入FFR<0.80且至少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主支病变狭窄≥70%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检测患者行PCI术前后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IMR)、充血状态下平均传导时间(mean conduction time in hyperemia, TmnHyp)及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最常见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1]。研究显示[2],PCI术后1年内停服抗血小板药物是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巴替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29例和安慰剂组24例,术中及术后24h分别给予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比较2组用药前、用药后4h、用药后1d血小板聚集功能,观察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h和1d后,巴替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较安慰剂组明显升高(P<0.05);2组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巴替非班疗效肯定,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临床表现为小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突发缺血性死亡等.其病理牛理过程包括不稳定斑块形成、斑块的破裂以及继发的冠状动脉瘁挛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意愿及需求,为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3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于患者出院前进行随访意愿、随访需求调查.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需求总得分为(59.99±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分拣蛋白(sortilin)、闭合蛋白(occludin)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安阳市中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ortilin、occludin水平。根据术后连续随访12个月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狭窄组(n=34)与未狭窄组(n=92)。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rtilin、occludin对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长度、术前Gensini评分、支架置入个数、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血清sortilin、occludin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ortilin、occludin预测再狭窄的AUC(95%CI)为0.791(0.741~0.8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心脏康复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完成情况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康复数据库中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行PCI术的ACS患者。这些患者接受急诊或者择期PCI术,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以急性期联合恢复期心脏康复干预,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血生化、心肺运动负荷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平衡功能及柔韧性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检索数据库,符合入选标准的恢复期心脏康复复诊人数为42例,其中16例完成了3个月的门诊心脏康复干预,26例中途脱落,完成率为38. 10%。通过3个月的综合心脏康复干预,ACS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运动异常有改善的趋势,但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个月心脏康复干预后显著下降(4. 34±0. 90 mmol/L vs. 2. 97±0. 41 mmol/L,2. 54±0. 67 mmol/L vs. 1. 52±0. 30 mmol/L),白蛋白显著上升(39. 27±2. 90 g/L vs. 45. 20±0. 95 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个月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明显改善了ACS患者的心肺耐力,患者的峰值公斤耗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负荷占预计值的百分比、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20. 30±2. 69) ml·kg~(-1)·min~(-1)vs.(22. 20±3. 97)ml·kg~(-1)·min~(-1),(5. 79±0. 77) m vs.(6. 32±1. 15) m,75. 50%±11. 58%vs. 85. 94%±12. 64%,430. 00(372. 50,490.00) m vs. 585. 00(526. 50,601. 50) 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此外,ACS患者干预后的平衡功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 0. 05),但柔韧性改善不明显(P 0. 05)。结论急性期联合恢复期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可以有效、安全地提高PCI术后ACS患者的心肺耐力和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回顾分析 11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60例与药物治疗 5 8例住院期死亡和起病 1年内死亡、再次AMI和死亡或 /再次AMI的发生率。结果行延迟PCI术的患者与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 ,其住院期病死率 (5 .0 %vs 13 .8% ,P <0 .0 1)、起病 1年内病死率 (3 .3 %vs 8.6% ,P <0 .0 1)、再次AMI(3 .3 %vs 6.9% ,P<0 .0 1) )及死亡或 /和再次AMI(5 .0 %vs 10 .3 % ,P <0 .0 1)的发生率均降低。延迟PCI术能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及达标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纳入121例经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常规服用他汀类药物,2019年7月于天坛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门诊复诊,记录患者出院后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及1年以上的肝肾功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LDL-C的达标率。结果 患者出院后1~3月、3~6个月、6~12个月及一年以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出院后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TG、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 05);HDL-C水平略有差异(P=0. 047),分别为(1. 04±0. 18)mmol/L、(1. 15±0. 25) mmol/L、(1. 11±0. 21) mmol/L、(1. 11±0. 23) mmol/L;LDL-C的水平分别为(1. 97±0. 83)mmol/L、(1. 94±0. 69) mmol/L、(1. 88±0. 76) mmol/L、(2. 05±0. 55)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4);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46. 3%、47. 8%、57. 2%、37. 6%,达标率在出院后6~12个月最高,1年后的达标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PCI治疗后患者的LDL-C的达标率还有待提高,长期的血脂管理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