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描述乌鲁木齐市18岁及以上人群心境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计算乌鲁木齐市精神卫生调查的各类心境障碍加权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782人,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分别为5.54%和2.60%。抑郁障碍未特定患病率最高,其次是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患病率最低。心境障碍12月患病率年龄和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及以上人群12月患病率高于35~49岁人群(9.90%vs.1.54%),高收入人群12月患病率高于低收入人群(5.19%vs.0.99%)。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34岁和65岁及以上人群(分别为8.36%和13.70%)的终生患病率高于35~49岁和50~64岁人群(分别为1.71%和2.48%)。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18~34岁青年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心境障碍患病率较高,是应当重视的高危人群,社区中的抑郁障碍未特定类别的患者应予以关...  相似文献   

2.
正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慢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躁狂、抑郁或混合发作,大多数患者首次起病表现为抑郁发作,部分患者在抗抑郁治疗后会出现轻躁狂或躁狂表现。一旦确诊双相障碍,患者必须尽快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我国的双相障碍防治指南都将药物治疗作为双相障碍的一线疗法。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浏阳市≥15岁农村居民7347人,以SCID为筛查和诊断工具.诊断标准为DSM-IV.结果:抑郁症总患病率为4.0%f95%CI:3.6%~4.4%),其中目前重症抑郁发作为1.9%(95%CI:1.6%~2.2%),既往重症抑郁发作为1.3%(95%CI:1.0%~1.6%),心境恶劣障碍为0.8%(95%CI:0.6%~1.0%).女性抑郁症患病率(4.6%)高于男性(3.3%)(χ2=8.928,P=0.030),对年龄进行标化后男女患病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P=0.01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6,P=0.000),以40岁~70岁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结论: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患病率水平较高,人群分布以女性和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不同精神科疾病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在不同精神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既往1年住我院某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发作患者病历,对其入院次日清晨心肌酶检测结果,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以及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及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与抑郁发作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的增高对于精神疾病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气质类型和个性因素的差异,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单向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临床上确诊的单相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各60例,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其个性特点,比较两组患者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个性因素和气质类型上的差异。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气质类型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胆汁质,而单相抑郁患者为胆汁质的仅为1/4,两组患者在气质类型(即EPQ的个性象限)的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在EPQ的各个性因素分析上,单相抑郁患者的内外向因素分、情绪稳定性因素分均显著低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而掩饰因素分及精神病性因素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单相抑郁患者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EPQ的个性因素和气质类型上均有显著不同,EPQ测试结果在单相抑郁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双相情感障碍(双相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患者患其他精神障碍及躯体化症状的比率较高。许多患者在发病期间由于社会基本功能受损,而错过了最佳治疗阶段,致残、反复发作等。据研究,双相障碍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而其确诊时期却是在青年和成年期以后,且终身患病率较高(约占4%)[1]。近年来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双相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普遍能够接受的说法为遗传及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其发病具有重要影  相似文献   

7.
正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以情绪问题为核心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所谓"双相",是相对于"单相抑郁"而言,这类疾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因此,过去也称"躁郁症"。因为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只要有躁狂发作就是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北京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按照现况调查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选取北京市3387名16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计算机版进行入户访谈,按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对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进行诊断.结果:接受访谈者2469人,应答率为72.9%.心境障碍30天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0.81%和0.87%,12月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3.32%和3.40%,终生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7.21%和6.55%.焦虑障碍30天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3.16%和3.08%,12月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3.93%和3.90%,终生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5.95%和6.37%.物质使用障碍30天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0.33%和0.37%,12月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1.15%和1.92%,终生患病率和调整率分别为5.30%和5.58%.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以及物质使用障碍间存在共病现象;首发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8岁、15岁和28岁.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9人中约有1人曾患有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或物质使用障碍中的一种,应大力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双相障碍青少年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双相障碍标准的12~18岁青少年50例(抑郁状态29人,躁狂状态19人,混合状态2人)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00例,完成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自评问卷(AHRBI),同时由双相障碍患者父母完成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父母版(AHRBI-P),评估双相障碍青少年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结果:双相障碍组青少年AHRBI总分与攻击与暴力、健康妥协、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自杀自伤及吸烟饮酒等6项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如总分,55.5(38,119)vs.46(38,65);P0.05]。其中,26项行为条目双相障碍组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双相障碍组AHRBI和AHRBI-P总分及6项因子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变量赋值抑郁发作=0,躁狂发作=1),AHRBI和AHRBI-P自杀自伤因子得分与发作状态呈负相关(r=-0.32、-0.33;均P0.05),AHRBI攻击与暴力维度下的毁坏财物行为得分与发作状态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双相障碍青少年总体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多于正常对照青少年,并且,患者在6个维度均存在明显增多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评估期间抑郁发作患者自杀风险更高,而躁狂发作患者更易出现毁坏财物行为。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也是学龄期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健康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性为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正在探索中,致病因素是多源性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文献报道ADHD患病率差别很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报道的患病率各不相同,主要原因与过去20年间曾对ADHD诊断标准多次修订有关,另外与对诊断标准的掌握尺度有关。全球范围患病率为3%~10%,男女比例为4~9:1,在西方国家儿童中的患病率为3%~5%,国内调查的患病率为3%~10%。对ADHD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40%~50%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期。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度很高,因此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ADH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共患疾病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保定市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共10073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调查对象进行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以大体功能量表(GAF)评定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结果9021人完成调查,躯体形式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0.99%。(95%CI=0.79%~1.20%).躯体化障碍0.03%、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0.24%、疼痛障碍0.56%、疑病症0.18%。女性(1.43%)明显高于男性(0.13%)(P〈0.01);40~49岁及50~59岁患病率较高(1.84%及1.55%);与抑郁症及焦虑障碍共病49.12%;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程度无或轻度50.88%、中度33.33%、重度15.79%;躯体形式障碍就诊精神科门诊为3.5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在女性及中年人群(40~59岁)中患病率高,与抑郁症及焦虑障碍共病常见.其精神科服务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2.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组常见的重性精神病 ,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躁狂或抑郁 ,间歇期正常 ,预后良好。它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观察和研究提示与病前的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如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比正常人外向 ,神经质 ,强迫 ,追求完美 ,开放[1- 5]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低 ,如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只有 0 .0 76% [6] ,而且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较好 ,有明显的间歇期 ,间歇期间临床症状消失 ,而且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所测量的病前人格和间歇期的测量结果没有差异[4 ] ,所以通常把患者间歇期获得的人格特征作为其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农村癫 患病率、药物治疗现状、癫 患者的就业、教育、家庭和婚姻等社会心理状况。方法:于2000年在上海市金山朱泾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完成5万人群的癫 病普查工作。结果:癫 粗患病率为3.11‰,标化患病率为3.62‰,其中男性3.65‰,女性2.50‰;农村患病率为3.70‰,明显高于城镇的2.45‰;年龄分组患病率分布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在10~30岁,第二高峰在60岁年龄组;与正常人群相比,男性患者的文化程度低、无职业率高和未婚率(包括丧偶和离婚)高,而女性无明显差异;原发性癫 (通过调查未了解到病因的癫 )占82.1%,其中有家族史者占18.5%。继发性癫 占17.9%。主要病因为:脑膜炎或脑炎37.0%,颅脑外伤18.5%,精神疾病14.8%,脑血管疾病11.1%,颅内肿瘤11.1%,高血压脑病7.4%。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部分发作之比为1.8:1;接受治疗者占66.5%,发作明显控制者占29.3%。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居民癫 患病率在国内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部分癫 患者在工作、学习及婚姻等方面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学资料。方法: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调查湖南省城乡儿童,了解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并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睡眠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为1.35%,农村患病率(2.01%)明显高于城市(0.98%),男性(1.35%)与女性(1.36%)无差异。42.73%患儿合并其他精神卫生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儿童睡眠障碍有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的教养方式、精神病家族史、出生时异常及母孕期有害因素。结论:儿童睡眠障碍主要以梦魇,睡惊障碍为主,心理社会因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研究估计全球CKD 患病率为11%~13%[1],而中国CKD患病率为10. 8%(约1. 195亿)[2],且发病率和患病率仍不断增加.贫血是CKD的常见并发症,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约80%伴有贫血,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目前普遍认为,促...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情感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昆明市情感障碍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应用中文版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CIDI-2.1)对该市≥15岁的居民5033人进行访谈,调查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分析影响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起病年龄及共病情况。结果:情感障碍30天患病率为0.98%,12个月患病率为1.22%,终生患病率为1.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离婚/分居/丧偶人群、无业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易患抑郁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居农村、男性可能是情感障碍的保护因素。不同情感障碍亚型起病年龄不同,9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25岁以前起病,情感恶劣在50岁以前存在起病风险,重性抑郁的起病风险持续终生。患有焦虑障碍和疼痛障碍可以增高情感障碍的患病风险。结论:情感障碍患病率低于国外同类研究而与国内研究接近,城镇居民、女性、独身、无业,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有较高的患病风险,是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2009年-2016年8年间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构成比,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09-2016年期间6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诊断等信息,并逐年对比,分析其疾病构成的变化。结果:某院2009年至2016年8年间老年住院患者共1513例,其中男性568例(37.54%),女性945例(62.46%),男女比例为1:1.66;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为69.13±4.13岁,主要集中在65~70岁,占比70.85%;8年间精神障碍构成比相对稳定,疾病顺位前4位分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为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精神障碍,以女性患者为主。  相似文献   

18.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精神障碍,在学龄期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0~7.5%,有统计显示在儿童青少年中患病率达17%。多在3~7岁起病。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大部分儿童伴随焦虑障碍、学习困难、品行障碍、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反社会人格等。一般病情常常持续到青春期,部分病例一直持续到成年.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河北省疼痛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方法抽取河北省4个地市的年龄≥18岁的城区和农村常住居民,共24000人为样本.使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本次调查的筛选工具,以(SCIDF-I/P)病人版为本次调查的诊断工具.结果 实际完成20716例,其中女性10373例,男性10343例,平均年龄43.5±15.0岁,共诊断疼痛障碍61例,患病率为3.85‰.女性(51例)明显高于男性(10例)(P<0.01),农村(60例)明显高于城市(1例)(P<0.01),年龄分布以40~60岁为高发年龄段.结论 河北省人口的疼痛障碍患病率为3.85‰,高发人群为40~60岁的农村女性,与心理因素明显相关,疼痛部位多种多样,但是多数无精神科或心理科求治经历.  相似文献   

20.
孙树苇 《医学信息》2018,(4):167-168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WMS与WAIS-RC各个项目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其躁狂发作情况,改善认知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