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DTC对MPTP帕金森病鼠黑质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鼠黑质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C57/BL小鼠按体重30 mg/(kg.d)经腹腔注射MPTP共7 d制成PD模型,预防组小鼠按体重40 mg/(kg.d)经腹腔注射PDTC半小时后再经腹腔注射MPTP。观察两组小鼠注射前后行为变化,并采用SABC法检测注射后黑质部NF-κB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表现出PD的典型症状,预防组则无异常行为表现。实验组小鼠黑质部NF-κB阳性表达较预防组显著,并有明显核易位现象,TH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NF-κB参与了MPTP PD鼠发病过程,黑质中NF-κB过度激活是MPTP对小鼠造成损害作用的机制之一。预先使用PDTC对MPTP PD鼠起到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小鼠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NS) 生理盐水(NS),B组为NS 茶多酚(TPGs)组,C组(模型组)为NS MPTP组,D组(治疗组)为TPGs MPTP组,其中D组又分为D1组(10mg/kg)及D2(50mg/kg)组,在注射TPGs后1/2h注射MPTP×3次,通过给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作帕金森病(parkinsin disease,PD)模型,腹腔注射茶多酚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H阳性细胞数。结果A组TH阳性细胞最高,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最低,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组与C组相比TH阳性细胞数增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PGs对MPTP诱发的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健康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MPTP(25 mg/kg);尼莫地平治疗组,每次注射MPTP前3 h灌胃给予尼莫地平(15 mg/kg)。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 NOS)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MPTP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PD症状,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大量丢失,i NOS和COX-2阳性细胞显著增多,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经尼莫地平处理后,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此PD小鼠模型中,尼莫地平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 NOS和COX-2的表达,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周,并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 MPTP腹腔注射(40 mg·kg-1·d-1×7 d)制备小鼠PD模型; 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 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 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 黑质纹状体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H神经元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存活28只(28/30只); ②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 ③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量褐色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数有所增加; 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经Imagepro-Plus 5.1系统分析,正常对照组TH阳性细胞面积为64 145 μm2,高倍镜下可见大量胞质为褐色颗粒的TH阳性细胞; 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40 012 μm2,高倍镜下见TH细胞数明显减少; 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60 952 μm2,高倍镜下见TH阳性细胞数较PD模型对照组增加; ⑤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对照组和PD模型干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PD模型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帕颗粒可使PD小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一定程度地减少丢失,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期丰富环境(EE)对由神经毒素MPTP所致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0只7月龄雄性C57BL/6N小鼠,分为EE+MPTP组、EE+NS组、SE+MPTP组与SE+NS组,每组10只。EE组和标准环境(SE)组在干预3个月后,MPTP组小鼠进行神经毒素MPTP造模(腹腔注射,30 mg/kg),每天注药1次,连续7 d;NS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0.9%NaCl作为对照观察。采用行为学方法评估小鼠行为学表现。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与5-HT1A受体阳性面密度值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MPTP组的小鼠的强迫游泳评分较NS组小鼠低(P0.01);悬尾实验静止不动时间延长(P0.01)。EE+MPTP组的上述抑郁表现轻于SE+MPTP组(P0.05)。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中发现,SE+MPTP组和EE+MPTP组小鼠的TH与5-HT1A受体阳性表达水平较NS组小鼠降低(P0.01),而EE+MPTP组小鼠TH及5-HT1A受体阳性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SE+MPTP组小鼠小(P0.05)。结论 MPTP小鼠的行为学异常以及TH阳性面密度值减少提示PD模型制作成功。EE+MTPT组小鼠5-HT1A受体受损较SE+MPTP组小鼠轻,提示丰富环境可能缓解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区α-突触共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w。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mg·Kg-1·d-1×7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比较分析各组4月时黑质纹状体区α-syn聚集情况。结果 (1)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时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时存活28只(28/30只);(2)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3)黑质纹状体区α-syn免疫荧光双染检测;(3)PD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D模型干预组较PD模型对照组有所减少,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增多;(4)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yn蛋白量的表达,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P0.001;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P0.05。结论 "抗帕颗粒"对PD小鼠黑质纹状体区α-syn异常聚集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阻断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这种保护作用的关键机制,有望改善PD治疗现状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idebenon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D模型组、艾地苯醌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每组12只。按体重30 mg/kg给予小鼠腹腔注射MPTP(连续5 d)建立PD模型。PD造模前5 d分别按体重100、200 mg/kg给予艾地苯醌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小鼠艾地苯醌灌胃干预,连续11 d。采用爬杆实验和倒挂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TH+)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与Bcl-2相关的促凋亡调节因子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leaved-Caspase-3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PD模型组相比,艾地苯醌低、高剂量组小鼠爬杆完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脑内Cleaved-Caspase...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亚急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纹状体中VCAM-1、TLR2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MPTP制作亚急性(20mg/kg,每天1次,共7d)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3组,8~10周龄小鼠组、8月龄中年小鼠组、亚急性小鼠模型组,每组6只C57BL/6小鼠。对照组小鼠(8~10周龄组、8月龄中年小鼠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在末次注射MPTP 1d后取脑组织。用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亚急性小鼠模型纹状体中炎性标志细胞——星型胶质细胞改变的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VCAM-1 mRNA、TLR2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亚急性小鼠模型纹状体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亚急性模型组纹状体V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高于正常对照8~10周龄小鼠组和8月龄中年小鼠组(P0.05),TLR2 mRNA表达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急性模型组纹状体VCAM-1蛋白表达水平亦增高,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年小鼠组(P0.05)。结论 VCAM-1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中表达增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从而参与神经损伤和帕金森病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猕猴双侧慢性不可逆性帕金森病(PD)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4只猕猴分别采用不同剂量(0.1 mg/kg/d和0.4 mg/kg/d)和不同频率(每天一次和隔天一次)及不同次数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作PD模型,注射MPTP前后观察行为学表现并进行非人类灵长类PD评分量表(PPRS)评分。结果猕猴注射MPTP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PD症状,主要表现为倦怠、迟缓;继续给药PD症状会出现进行性快速加重导致后续动物因进食困难而死亡;若过早停止给药,则导致PD模型不稳定,动物症状可自愈。采用剂量为0.1 mg/kg/d的MPTP连续皮下注射14 d后,猕猴出现中度PD症状(PPRS评分为6~8分)时,改隔日注射一次,共4次,猕猴出现不可逆性PD症状,且可自主摄食并长期存活,是一个成功的模型。结论适量皮下注射MPTP可制作猕猴慢性、不可逆性、双侧PD模型,其更接近人PD的临床特征,且无需鼻饲喂养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1)免疫或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p-1/BSA免疫组、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MPTP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op-1/BSA免疫组在注射MPTP之前10天接受Cop-1/BSA抗原免疫;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动物在MPTP末次注射后,立即接受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MPTP模型组动物仅接受MPTP注射;正常对照组动物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MPTP末次注射7天后处死动物,取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及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黑质DA神经元数。结果 MPTP注射显著地减少了模型动物黑质DA神经元数量。Cop-1免疫和Cop-1致敏淋巴细胞移植明显增加了MPTP模型动物黑质DA神经元数,对黑质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BSA免疫或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则没有表现出这种保护作用。结论在C57BL/6J小鼠,Cop-1免疫和Cop-1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可有效对抗MPTP毒性,保护黑质DA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20m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观察小鼠行为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突触核蛋白表达,荧光双标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聚集。结果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注射MPTP组小鼠出现暂时性躯干震颤、竖毛、动作减少等;α-突触核蛋白基因表达百分比(79·5%±0·8%,生理盐水组为19·2%±3·3%,P<0·05)及蛋白表达百分比(82·2%±4·1%,生理盐水组为18·5%±1·0%,P<0·05)均明显增加;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减少,α-突触核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α-突触核蛋白与硫磺素S、TH与硫磺素S复合定位染色的阳性细胞数均升高。结论低剂量MPTP可诱导小鼠行为改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表达升高,并出现蛋白聚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硫胺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脑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方法:给予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1 d内连续4次,每次注射间隔2 h,每次20 mg.kg-1,制作PD模型(PD组);在PD组基础上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硫胺素100 mg.kg-1.d-1(从MPTP使用前1周开始注射至MPTP使用后1周)设为硫胺素干预PD组(PDT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trl组)和正常硫胺素组(CtrlT组)。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SVZ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双皮质蛋白(Dcx)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目。结果:PD组SVZ区BrdU和Dcx阳性细胞与Ctrl组比较均显著减少(P〈0.05);PDT组SVZ区BrdU和Dcx阳性细胞与PD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MPTP诱导的急性PD小鼠模型脑SVZ区神经发生明显减少,硫胺素对PD小鼠模型脑SVZ区受损的神经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过表达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受体D1(D1D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将小鼠分为PD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采用脑纹状体注射α-Syn预成型纤维(α-Syn PFF)法建立PD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注射PBS.各组小鼠于造模前1周及造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区TH阳性神经元及多巴胺(DA)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w,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mg·kg~(-1)·d~(-1)×7)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 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比较分析各组4月时黑质纹状体区TH阳性神经元及DA情况。结果 1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时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时存活28只(28/30只);2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3经Imagepro~Plus 5.1系统分析,正常对照组TH阳性细胞面积为64145μm~2,高倍镜下可见大量胞质为褐色颗粒的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40012μm~2,高倍镜下见TH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60952μm~2,高倍镜下见TH阳性细胞数量较PD模型对照组增加;4正常对照组DA含量为2.18±0.31μg·m L~(-1),与PD模型对照组1.57±0.22μg·m L~(-1)比较,P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2.04±0.18μg·m L~(-1)比较。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P0.01。结论 "抗帕颗粒"可使PD小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一定程度地减少丢失,并改善DA含量的下降,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望改善PD治疗现状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衰老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线粒体复合物的影响。方法选用8个月龄、16个月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个月龄对照组、8个月龄模型组、16个月龄对照组及16个月龄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成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行为学测试,并检测其黑质多巴胺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复合物Ⅰ~Ⅳ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学异常,黑质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8个月龄PD小鼠相比,16个月龄小鼠行为学成绩、多巴胺含量及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降低更明显(P<0.05)。各组线粒体复合物Ⅱ、Ⅲ、Ⅳ无显著差异。结论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线粒体复合物Ⅰ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P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衰老可加速其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探讨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茶多酚对PD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复制PD模型,观察茶多酚对PD模型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PD模型组与茶多酚保护组比较PD模型小鼠耙杆时间明显缩短,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纹状体内IL-6含量增高,TNF-α因子变化不明显。结论:茶多酚对MPTP-PD模型小鼠的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IL-6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p53在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采用行为学方法检测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及SIRT1表达情况,TUNEL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H、SIRT1、p53、乙酰化p53 (ac-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MPTP组小鼠爬杆转向时间及爬杆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延长(P 0. 01)。HPLC结果提示MPTP组的DA、DOPAC及HV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 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PTP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及SIRT1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的TH、SIRT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1),p53、ac-p5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结论MPTP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TH阳性神经元减少、DA及其代谢产物下降提示成功复制PD动物模型,同时MPTP模型小鼠的SIRT1、p53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异常,提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D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MPTP帕金森病小鼠黑质NF-κB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鼠的发病机制是否涉及核因子NFκB的表达目前仍有争议。本研究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观察MPTP帕金森病小鼠与正常小鼠黑质中NFκB/p65活性及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数量。探讨MPTP帕金森病小鼠的发病机制是否涉及NFκB的表达及其意义。1资料1.1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C57/BL小鼠10只,8~12周龄,体重20~23g,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小鼠用MPTP(购自Sigma·USA)腹膜内注射,对照组小鼠腹膜内注射等量的0.9%生理盐水。每只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观察中脑黑质部位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方法175只C57BL小鼠分为4组:MPTP组,56只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MPTP眼30mg/(kg·d)演,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生理盐水组,56只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ml/d(容积与MPTP组同);假手术组,56只小鼠仅用注射器刺穿腹部皮肤;另7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最后1次注射后4h(视为0d)及第2、4、7、10、14、21、28天处死小鼠,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鄄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热休克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在中脑的定位;经原位杂交法检测MPTP对hsp40和hsp7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MPTP组小鼠于药物注射后4h即出现hsp70表达升高,两周内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第2,4天为表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至第21天降至正常水平。MPTP组小鼠在注射后2~14d,hsp40/HDJ鄄1表达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1),第4天为表达高峰。HDJ-2表达不如HDJ鄄1明显,仅第4天与另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PTP组小鼠在注射后第2~4天,hsp90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P<0.01);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小鼠hsp90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酰转移酶1(NMNAT1)对慢性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C57BL/6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重组慢病毒转染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慢性PD小鼠模型。依据不同处理方式分为3组:对照组[经立体定位仪向小鼠双侧黑质注射空白对照重组慢病毒(LV-GFP),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PTP组(经立体定位仪向小鼠双侧黑质注射LVGFP,1周后建立MPTP慢性PD模型);NMNAT1组[经立体定位仪向小鼠双侧黑质注射NMNAT1基因的过表达重组慢病毒(LV-NMNAT1),1周后建立MPTP慢性PD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小鼠黑质中TH及caspase-3半定量表达水平。结果 NMNAT1呈高表达的NMNAT1组黑质中TH蛋白表达量较MPTP组高(t=7.985,P0.001),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MPTP组低(t=8.901,P0.001)。结论 NMNAT1能增加TH表达发挥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通过减少caspase-3表达水平参与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