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娩镇痛是指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自古已有许多分娩镇痛的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尚无一种绝对安全、满意、简单且能普及的,主要因为产科用药有其特殊的要求,加之分娩过程是一较复杂的生理过程。随着新的麻醉镇痛技术的应用,产科医师与麻醉科医师密切配合开展了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相继出现连续硬膜外阻滞(continuous infusing epidural analgesia,CIEA)、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联合腰麻-硬膜外阻滞(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CSEA)和可行走硬膜外镇痛(ambulatory or walking epidural analgesia)的分娩镇痛法,本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4岁,ASAⅡ或Ⅲ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危险程度为中、高危组,随机分为两组(n=30):术后硬膜外镇痛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于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硬膜外超前镇痛组于切皮前20 min时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硬膜外镇痛组病人术后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术毕(T2)、术后6 h(T3)、24 h(T4)抽取非输液侧上肢静脉血2 ml,检测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术后观测镇痛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毕至术后24 h血浆cTnI浓度、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硬膜外超前镇痛组术后6、24 h血浆cTnI浓度明显低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组(P<0.05)。术后硬膜外超前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组(P<0.05)。结论两组镇痛方式对术后心肌酶的影响无差别,但硬膜外超前镇痛能降低术后cTnI的升高程度,提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Ⅱ或Ⅲ级、年龄8190岁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肌注镇痛组各16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镇痛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μg/ml;肌内镇痛组按需肌注哌替啶0.8 mg/kg。测定术后6、24、48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语言描述评分(VRS)和Ramsay评分,评价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硬膜外镇痛组术后6 h和24 h HR明显低于肌内镇痛组(P<0.05),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各时点VRS评分明显低于肌内镇痛组(P<0.05),两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患者镇痛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肌内镇痛组(P<0.05)。结论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三种不同镇痛液对120例手术者实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将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孟冬梅  范莉  王芹  黄启祥 《山东医药》2001,41(10):35-36
近年来 ,术后镇痛发展迅速 ,方法多种多样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应用已倍受重视 ,但对创伤小 ,术后恢复较快的患者 ,选择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术后镇痛方式也十分重要。自 2 0 0 0年 9月以来 ,我们对术后一次性静脉注射曲马多与硬膜外应用曲马多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现将两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及麻醉方法 选择 ASA ~ 级、年龄 40~ 50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硬膜外曲马多镇痛组 (硬膜外组 )及静脉曲马多镇痛组 (静…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硬膜外腔注药镇痛在国内外日趋广泛,对硬膜外镇痛药的研究亦日趋深入。但对小剂量吗啡在妇产科术后镇痛特别是对剖宫产术术后镇痛效果、泌乳功能的影响、母乳喂养情况及肛门排气等的综合报道极少见。我们近来将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单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蔚 《山东医药》2002,42(6):43-44
目前 ,超前镇痛的概念已从“术前、术中”应用扩展到“术后”应用。为此 ,我们选择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的 6 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探讨硬膜外腔应用吗啡的术后镇痛时机。一般资料 :选择 ASA ~ 级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 6 0例 ,按硬膜外注射吗啡的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镇痛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及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作用被指南推荐为急性胰腺炎早期的镇痛方式之一。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高质量证据来证明其有效性, 对于其机制尚缺乏一定的了解。本文对硬膜外镇痛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术后在不同镇痛模式下氧合状况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60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采用不同的镇痛模式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点滴(静脉)持续镇痛、肌肉注射(肌注)镇痛组,每组各20例,监测24h氧饱和度(SpO2),分别采自术前、术后第4、24、48h动脉血气。结果 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持续镇痛、肌注镇痛组24h内发生1次或多于1次的低氧血症患者分别为21%、36%、32%,硬膜外镇痛组48h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持续镇痛、肌注镇痛组术后4、24hPaO2、PaCO2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但均大于70mmHg。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的氧合抑制较少,减少了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妇60例,随机均分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30例(A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CEA组30例(B组)。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mg和芬太尼25ug,然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cm,B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ug/ml总量20ml。两组完成均经硬膜外导管接上微量泵(PCA),以6ml/h的速度0.1%罗哌卡因+芬太尼0.2mg 50ml泵入。记录镇痛效果、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镇痛效果评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年龄、体重、身高、孕期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HR、MAP相同,镇痛效果A组I级多于B组(P<0.05),产妇自我评估达到I级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神经阻滞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无差异,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CEA)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但CSEA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镇痛方法对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持续硬膜外与持续静脉镇痛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 5例择期行肺手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N组 )、硬膜外镇痛组 (E组 )及静脉镇痛组 ( 组 ) ,分别于麻醉前、后 1h、2 4 h、4 8h、72 h抽血 ,抗凝处理后立即送检 ,测定 CD 3、CD4 、CD8 ,并计算 CD4 /CD8 比值。结果  T细胞亚群、CD 4/CD 8比值均明显下降 (P<0 .0 5 ) ,但 E组恢复较 组快 (P<0 .0 5 )。结论 两种镇痛方法均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与静脉镇痛相比 ,硬膜外镇痛可有效减轻围术期的免疫抑制 ,有利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2.
裴爱珍 《山东医药》2005,45(1):57-57
近年来,我们对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邢亦农 《山东医药》2002,42(5):71-71
近年来 ,硬膜外镇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观察了前列腺摘除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 60例 ,年龄 60~ 80岁 ,随机分为镇痛与对照组各 3 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术中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盐酸罗哌卡因是新型酰胺类长效局麻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具有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明显的特点,因此成为产科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首选。我院将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泵注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硬膜外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88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A组,45例)和硬膜外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组(B组,43例)。宫口扩张至3 cm时两组产妇均行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宫口开全时B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阴部神经阻滞,第三产程结束时停止硬膜外镇痛。记录并比较两组宫口扩张至3 cm(T1)、硬膜外阻滞后30 min(T2)、宫口开全时(T3)、阴部神经阻滞后15 min(T4)、胎头着冠(T5)及会阴缝合(T6)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第二产程,硬膜外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产妇配合满意度及会阴撕裂程度等。结果 两组产妇T2、T3、T4、T5、T6时VAS评分均低于T1时(P<0.05);B组T  相似文献   

16.
陈光虹 《山东医药》2011,51(31):96-9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待分娩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非镇痛常规分娩,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定两组镇痛前及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疼痛得分,放免法测定第一产程开始及结束时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开始及结束时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均顺产,对照组发生难产5例。结论硬膜外麻醉具有明显的分娩镇痛效果,可提高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难产率。  相似文献   

17.
李建英  孟毛萍  樊磊 《山东医药》2004,44(33):49-50
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选择何种途径给镇痛药才能达到最佳镇痛效果,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了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两种给药途径进行观察比较,以探索其镇痛效果与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临产初产妇960例,其中给予笑气吸入镇痛360例、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300例、未使用镇痛药物者300例。笑气吸入与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81.1%和96.0%,两者相比,P〉0.05;其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与未使用镇痛药物者相近。认为笑气吸入和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均安全有效,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笑气吸入方便易行,无创伤;硬膜外阻滞镇痛完善,能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要。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镇痛法(PCE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镇痛效果满意,使用方法简便,现将PCEA使用的方法和病人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三种镇痛方式的应用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克寒 《山东医药》2011,51(30):48-49
目的对比观察剖宫产术后三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对早期产后产妇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手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50例。A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药物为芬太尼0.5 mg+罗哌卡因250 mg;B组采用静脉镇痛泵,药物为芬太尼1.0 mg;C组采用哌替啶肌注镇痛。记录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初乳时间、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产妇麻醉前和术后24、48 h的血清PRL。结果 A、B组的术后VAS、镇静评分、排气时间、初乳时间均优于C组(P均〈0.05);A、B组术后24、48 h血清PRL水平高于C组(P均〈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注,硬膜外联合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和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轻,对产妇血清RPL水平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