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大进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类药物除调血脂和防治心血管病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减轻或消除炎症反应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众多作用.循证医学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类药物在国外的上市品种达20余个,国内主要有普伐他汀(Pra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美伐他汀(Mevastatin)等品种.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增高或减低,脂蛋白量和(或)质的改变等。其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或脂蛋白代谢紊乱,可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胰腺炎等。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stain)早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Endo等进行研究,他们在测试的8000多株具有抑制甾体合成的微生物中发现,从桔青霉素菌(Penicillium Citricum)的培养液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的菌。HMG-CoA是合成胆固醇(CH)的重要物质,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侧链结构有与HMG-CoA相似的部分,能竞争性地抑制CH,从而影响合成减少,因而有清除高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及临床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介绍他汀类近年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对之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他汀类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一般可使冠脉事件下降24%-34%,冠脉性死亡下降20%-42%,且安全性大,长期应用易于耐受,结论:其产生疗效的原因是降脂作用和非降脂物综合结果,本类药物对肿瘤及肺纤维化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姜向东 《北方药学》2014,(12):83-84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8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24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动脉硬化问题日趋严重,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被公认,他汀类药物具有迅速降低异常高的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动脉硬化问题日趋严重,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被公认,他汀类药物具有迅速降低异常高的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药物动力学特性,探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2002年1月-2011年3月)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及述评。结果他汀类药物应避免与抑制其代谢的药物合用,或选择无或很少相互作用的同类药物。结论随着适用人群的扩大,患者的临床情况千变万化,因此,须遵循个体化防治原则,选择更为理想的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还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等其他多效性,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临床治疗:强化降脂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他汀类药物问世以来,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认识的深入,尤其是近10a来完成的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如:AFCAPS/Texas CAPS研究和WOSCOPS研究,证实了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4S研究证实辛伐他汀在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中能进一步减少所有原因死亡(包括心血管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CARE和LIPID研究在血胆固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的冠心病患者中证实。每天40IIlg普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所有原因的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他汀类药物已经从单纯的降低胆固醇药物演变成了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策略。  相似文献   

12.
穆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02-202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联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减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斑块,改善冠心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statins)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基本药物。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存在着非胆固醇依赖的多效性,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促进血管新生,抗炎,抗氧化以及减轻血管和心肌重构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一石 《首都医药》2002,9(3):45-47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制剂.其作用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生成,降低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幅为15%~60%,也有略弱于此的降血甘油三酯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调脂作用及不良反应均与剂量相关.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等.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常规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内分泌等作用。然而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笔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他汀类药物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喜玲  张宏伟 《天津医药》2003,31(7):443-445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的血脂、心脏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UA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用药前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心脏缺血事件发生频率。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TC和TG明显下降 ,t分别5.32和5.23(P<0.01) ,治疗组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χ2=4.93 ,P<0.05)。结论 :UA患者早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惠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64-466
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用药,它不仅能够调节血脂,而且还具有稳定粥样斑块、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和细胞的增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保、护神经等诸多功能,在临床上应用极广。本文首先对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降脂作用、抗心律失常等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它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调血脂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药物。调查显示[1],我国血脂控制达标率与指南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明显低于国外调查。因此,应该积极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相互作用较复杂,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临床药师应在该类药物应用中做好药学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