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为淋巴水肿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12例以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20例妇科肿瘤术后的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以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2例由淋巴瘤引起或加重的淋巴水肿,其中上肢水肿1例、下肢水肿10例、全身性水肿1例。这些患者常伴有虚弱、消瘦、疼痛、肿块、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异常患者比例为6/8,贫血患病率为6/12,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的阳性率分别为8/8、8/8和3/3,行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2组患者的病程、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既往史、肿瘤标志物、贫血、影像学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淋巴瘤相关的恶性淋巴水肿少见,发病隐匿。为了避免延误淋巴瘤诊断和治疗,应在随访期间积极寻找淋巴水肿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行为干预对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88.5%的患者对淋巴水肿这一合并症有所认识,而在治疗前仅有53.9%的患者对淋巴水肿有认知;通过行为干预的患者水肿的缓解率为65%,未经过行为干预的患者水肿的自然缓解率为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但患者缺乏对该合并症的认识,通过行为干预能有效的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提倡患者治疗后尽早采取行为干预避免或减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许林娜 《现代医学》2022,(2):201-206
目的:构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警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6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3将其分为建模组(396例)和验证组(169例),再将建模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将其分为水肿组(78例)和非水肿组(318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风险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R4.0.1),rms程序包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列线图预警模型,使用Bootstrap重复抽样法绘制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P>0.05表示模型准确性较好。以SPSS 20.0软件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结果:本研究中共收集396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其中78例患者发生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19.7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淋巴结清扫、TNM分期、术后引流时间、合并糖尿病为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因素(P<0.05),下肢淋巴水肿发生与体质量指数、年龄、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临床确诊淋巴水肿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62例患者均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结论超声在下肢淋巴水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肿瘤中心65例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程管理模式从患者评估、消肿方案制订、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居家护理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应用周径测量法测量患者患肢周径、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50 kHz生物电阻抗和节段水分、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水肿问卷(GCLQ)评估患者主主观感受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 5个功能维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患者患肢周径和节段水分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01);肢体沉重感、疼痛感等主观感受较干预前明显减轻或消失,肢体功能得到恢复;50 kHz生物电阻抗值及QLQ-C30 5个功能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01)。结论 全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肢体肿胀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淋巴管造影术对肢体水肿疑难病因的鉴别、淋巴水肿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8年新一代的造影剂 (Iso vist)问世 ,间接淋巴造影术开始在临床使用。国内开展间接淋巴造影尚不普遍 ,对其影像的认识有待提高。我院于1991— 1996年使用伊索显 - 30 0 ,对 180例 2 10个肢体 ,不同病因的水肿患者做间接淋巴造影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 0例 ,女性 12 0例。年龄 8~ 71岁 ,上肢 40例 ,其中左侧 14例 ,右侧 2 5例 ,双侧 1例。下肢140例 ,其中左侧 78例 ,右侧 33例 ,双侧 2 9例。原发性淋巴水肿 130例 ,1…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舒鹏主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经验。舒主任认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以脾虚肾亏为本,湿瘀阻络为标,临床自拟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随症加减,取得良效,并附典型案例1则,以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肌内效贴对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肢体周径以及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腿、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径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的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可减轻下肢淋巴水肿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病 ,目前临床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有患肢抬高 ,穿弹力袜 ,限制水盐以及烘绷疗法〔1〕。手术方法有淋巴管通道形成术 ,淋巴 -静脉吻合术 ,以及自体集合淋巴管移植术 ,虽有一定的近期效果 ,但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探讨〔2〕。我们采用病变组织切除 ,皮肤回植术治疗下肢淋巴水肿 16例 ,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年龄 3~ 2 7岁。病史 3~2 0年。左下肢 7例 ,右下肢 9例。伴同侧上肢淋巴水肿 4例。但下肢病变均较同侧上肢病变重 ,考虑可能与下肢行走…  相似文献   

10.
双柏散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抬高患肢、肢体锻炼、向心性按摩等;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柏散外敷。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上肢淋巴水肿均有消退,治疗组消退更为明显,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双柏散外敷缩短水肿消退时间,缩短康复时间,表明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明显的疗效。中药双柏散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确定,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下肢水肿临床上常见,原因是多方面,易误诊误治。笔者曾收治下肢淋巴水肿误诊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联合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大弊端,即淋巴水肿,会产生情感后遗症和明显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可制约下肢关节,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和机能丧失。因此,尽管淋巴水肿不属于致命性疾病,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过程中,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运动可以加快淋巴循环,促进水肿消退。文章旨在针对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下肢水肿的现状、形成机制、治疗和功能锻炼的方式以及目前功能锻炼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综述,为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10例下肢淋巴水肿,术后1~6年随访,优良率达70%。对淋巴管染色距切口的距离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淋巴管水肿患者的疗效判定和术后疗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宋丹丹  陈丽  杨婧  田昌英  陈思  王雪莹  曹果 《四川医学》2019,40(10):1031-1034
目的探讨喜辽妥乳膏(Hirudoid)联合综合淋巴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疗法治疗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淋巴水肿治疗的138例继发性肢体Ⅱ、Ⅲ期淋巴水肿患者资料。其中女136例,男2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52岁,包括上肢淋巴水肿60例,下肢淋巴水肿78例,Ⅱ期64例、Ⅲ期74例,患者均采用喜辽妥乳膏联合CDT疗法进行1个疗程(20次)的治疗。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T0)、第1次治疗后(T1)、第2次治疗前(T2)、第3次治疗前(T3)、第6次治疗前(T4)、第9次治疗前(T5)、第15次治疗前(T6)、20次治疗24h后(T7)采用肢体周径测量法和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138例患者的肢体周径均缩小、淋巴水肿相关症状评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喜辽妥乳膏联合CDT疗法能显著改善肢体Ⅱ、Ⅲ期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巧宁  王虹伊  姜鹏  陆军 《海南医学》2022,(24):3191-3195
目的 研究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IMRT)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6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期间选择我院自制的《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诱导化疗、放疗剂量、放射性皮炎、颈部淋巴结清扫、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情况,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模型分析IMRT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患者结束治疗后开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中位数为18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经《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的调查,以随访期间测量所得到的最高级别头颈淋巴水肿程度为最终分级情况,共有4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发生率为64.71%,其中3例为0级水肿,30例为1a级水肿,9例为1b级水肿,1例为2级水肿,1例为3级水肿。所有患者的水肿均出现在颌下、颜面、颏下以及颈部区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放疗后淋巴水肿的发生与高血压、N分期、T分期、有无设置放疗的头颈前后部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73-76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通过综合淋巴消肿疗法的效果和应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此2年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综合淋巴消肿疗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如患者的组织水分比率、周径比率、肘横纹上方周径、肘横纹下方周径、腋下周径、虎口周径、腕横纹上方周径、Ba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等。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组织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更短,综合淋巴消肿疗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P0.05),相比于对治疗前,治疗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肘横纹上方周径、肘横纹下方周径、腋下周径、虎口周径与腕横纹上方周径更短(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Ba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更高(P0.05)。结论综合淋巴消肿疗法在此次研究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上肢淋巴水肿等具有重要意义,疗效确切,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预防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4月24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收集术中淋巴引流情况、病理结果、术后上肢臂围等数据。结果24例中,施行改良根治术21例,保乳手术3例,均在腋区成功定位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管及淋巴结。最初16例切除的蓝染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术后均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后8例保留蓝染淋巴结的患者均未发生淋巴水肿。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上肢来源的淋巴引流并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烘疗对肢体淋巴回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Tc-Dextran和SPECT对26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显像的研究,测量比较淋巴回流速度(LFS)、注射部位的半排时间(T1/2)及淋巴管图像的变化。结果 微波烘疗前,患肢的平均LFS明显低于对侧健肢,分别为7.82cm/min和10.41cm/min;2个疗程治疗后,患肢平均LFS增加到9.36cm/min。而T1/2烘疗前淋巴水肿肢体为154.21min,高于健肢的91.55min,烘疗后显著下降为115.38min。淋巴淤滞图像26例中22例治疗后得到改善,尤以感染性肢体淋巴水肿显著。结论肢体淋巴水肿存在明显的淋巴回流淤滞,微波烘疗能促进淋巴水肿肢体的淋巴回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带瓣膜的静脉移植手术对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收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9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了移植下肢大隐静脉及其属支桥接代替淋巴管,远端与上肢淋巴管吻合,近端与颈外静脉或者头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消退显著表现为:周径减小和体积缩小,5例优良,3例良好,1例改善;随访3~21个月,疗效稳定。结论 带瓣膜的静脉移植代替淋巴管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显著治疗作用,可  相似文献   

20.
<正>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主要是淋巴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又分为先天性淋巴水肿、遗传性肢体淋巴水肿、早发性肢体淋巴水肿和迟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等,继发性淋巴水肿多由其他疾病引起[1]。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是妇科盆腔肿瘤患者行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