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医学杂志》2022,(28):2137-2141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进展迅速的高致死性疾病,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潜在病因多种多样, 及时启动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及时、准确和完整地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需要遵循疑似诊断-确定诊断-病因诊断的三步骤原则。随着诊断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 噬血细胞综合征规范化诊断体系的建立和临床路径的建设, 这一致死性疾病的诊断效率不断提高, 噬血细胞综合征已经进入规范化、路径化和个体化的精准诊断时代。  相似文献   

2.
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是体内炎症细胞因子过度分泌造成身体多器官多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综合征。临床上选择的治疗主要参考HLH-1994与HLH-2004方案,但患者的生存情况仍不理想。在HLH病程中,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目前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8、干扰素-γ在HLH患者中过量表达,且提示预后不良。根据细胞因子在HL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发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这在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该文主要就细胞因子类生物标志在HLH发生、发展、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19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属组织细胞病,是从骨髓细胞学角度提出的综合征,病理特点为单核巨噬细胞系列的噬血细胞系统性增生。临床表现有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结腺样病变及凝血系统、肝功能的异常。我院自1995年5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资料较完整的噬血细胞综合征19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11例,女8例,中位发病年龄38岁(15~78岁)。经一系列相关检查14例明确病因: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恶性淋巴瘤2例、败血症2例、甲型肝炎、伤寒、肺结核、自身  相似文献   

4.
5.
噬血细胞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HP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感染相关性HPS13例,肿瘤相关性HPS5例,原因不明2例。患者存在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凝血障碍,骨髓组织细胞良性增生且活跃吞噬各种血细胞。治愈13例,好转1例,死亡6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HPS多可获得诊断。治疗应主要针对病因、对症支持及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由恶性疾病引起及病因未明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入院时IL-18、IL-10、IL-12、TNF-α、NF-Kβ及新碟呤水平变化,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HLH组各细胞因子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rank相关性分析。结果:HLH组患儿血清IL-18、IL-10、IL-12、NF-Kβ及新碟呤水平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升高不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与NF-Kβ及新碟呤均呈正相关(r=0.747 P<0.05,r=0.567 P<0.05),IL-18与IL-12、TNF-α也呈明显正相关(r=0.542 P<0.05,r=0.686 P<0.05)。结论:IL-18、IL-10、IL-12、TNF-α、NF-Kβ及新碟呤在HLH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L-10和新碟呤明显升高和IL-18、IL-12及NF-Kβ中等程度的升高对儿童HLH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hagocytlcsyndrome,HS)是一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有活跃吞噬血细胞现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程短而凶险。临床表现多与脾亢、恶组相似,易造成漏(误)诊。噬血细胞综合征国外70年代早有报道,我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等在so年代末相继报道了数10例,多与恶组鉴别。与脾力相鉴别还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l病历报告患者女,25岁,因发热伴头晕、乏力、心悸1周,于1993年8月8日入院。查体:T38SC(入院后呈稽留热型),BP12/7kPa,Pilo/min,R23/min。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我院2013年9~10月确诊的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指标结果,并对相关数椐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烧、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等酶类升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均见吞噬血细胞现象。结论:反复发烧、肝脾淋巴结肿大、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特征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从而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2系以上外周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凝血障碍,低纤维蛋白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骨髓涂片或淋巴结活检有增多的噬血细胞。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凶险,对高度怀疑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应及早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赵婷婷 《西部医学》2016,28(11):1620-1624+1628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又称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病理性免疫激活引起过度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HLH已证实是以基因型突变作为基础,HLH的继发性因素包括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基于大样本研究结果,HLH的分子诊断学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儿童和成人HLH表现仍有一定的差异性,有时截然划分原发性与继发性HLH仍较为困难。最近几年,研究发现由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其临床特点和HLH相关,被命名为合成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ynthetic HLH);同时NK/T细胞相关HLH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针对HLH的治疗除了HLH-94,HLH-2004经典的治疗方案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免疫球蛋白治疗HLH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结合第57届美国血液协会(ASH)年会和近两年国内外研究,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特点,儿童及成人HLH特有表现,尤其是HLH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gryticsyn」rome,HS)是一种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良性疾病,其发病多与感染及免疫缺陷有关,特点为骨髓涂片可见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明显增多伴有活跃的吞噬血细胞现象,引起一系列临床变化,有时易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为加深对本征的认识,本文对我院1987年10月~1995年10月的3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陶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中男28例,女S例;年龄<20岁9例,20~30岁16例,31~50岁11例。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以中到高热为主,持续性发热31例,最短对天,最长90…  相似文献   

13.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反应性单核巨噬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或(和)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和凝血障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2岁,因高热6天入院。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40℃,无咳嗽、咳痰,无呕吐、腹泻,无抽搐。查体:T39.8℃,P95次/分,R28次/分,贫血貌,皮肤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肝肋下约4cm,质韧,脾肋下约2cm,质软。  相似文献   

15.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为组织细胞系统异常增生性疾病,临床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组织细胞增多伴吞噬现象活跃为其特征。1987年11月~2000年8月,我院所遇6例由不同病因引起,有着不同预后。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7.5岁。二、诊断标准 本文参照Reiner、Wong诊断标准:①发热,体温≥38.5℃持续1周以上。②肝脾肿大伴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或增生异常。③肝功能异常。④噬血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2%或累及淋巴结、肝脾、中枢神经系统。三、临床表现 入院时…  相似文献   

16.
患,男,34岁。因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30d,于2004年5月18日入院。自30d前患即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之间,下午及夜间较高,持续性,伴咽干、轻咳、乏力、盗汗、淋巴结肿大。曾在外院先后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结核”,给予头孢三嗪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仍高热不退。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8岁, 主因间断发热 1个月, 加重 10天于 2000年 5月 20日入院。患者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呈持续性高热, 最高体温达 40°C, 伴寒战、头痛、四肢肌肉酸痛, 偶有咳嗽、咽痛、流涕, 在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青、链霉素”治疗, 体温下降。入院前 10天, 体温再度升高, 伴咽痛。查体: 颈淋巴结肿大粘连, 活动度差, 轻压痛, 右侧腹股沟可触及 1cm×1cm1cm大小的淋巴结, 活动度可、质软, 无压痛。脾于肋下3cm可触及, 质中等硬。余未见异常。血常规: WBC0 5×109 /L, N0 553, L0 352, M 0 570, E0 1…  相似文献   

18.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 Hlphohist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严重甚至致命的炎症状态。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很快死于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将近年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是一种遗传或获得性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易引起无法控制的炎症而危及生命。HLH主要症状是发热、肝脾大及血细胞减少,生化检查可以有甘油三酯及铁蛋白升高,还有高水平的IL-2表达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相似文献   

20.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分为原发性HLH和继发性HLH两大类。HLH临床表现多样,其诊断需符合HLH诊断标准。治疗首选依托泊苷、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本文总结近年来HLH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