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心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评估PSD患者的发病率、病灶部位、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PSD发生率36.36%,左半球PSD发生率显著高于右半球及其他部位PSD发生率,PSD患者的精神质及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非PSD组,且性格外向不稳定型发生PSD的几率高,PSD患者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低于非PSD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受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应做好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并研究脑卒中后抑郁证的临床发生率和相关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所收集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共计涉及到患者的例数为200例.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性格、学历、居住地、月经济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卒中类型、卒中次数、合并发证: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进行调查,采用脑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和所有患者进行访谈,按照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对抑菌诊断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在患者脑卒中的3~6个月以内,出现抑郁症状患者例数为75例,其中重度抑郁患者有58例,中度抑郁8例,轻度抑郁患者有9例;患者脑卒中6~12个月,出现抑郁症的例数为105例,其中重度抑郁62例,中度抑郁12例,轻度抑郁39例;患者脑卒中12个月以后,没有新增抑郁症患者.通过Logistie回归分析,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合并症种数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程度、年龄、神经功能缺损、性格、职业、卒中次数对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脑卒中发病以后出现抑郁症状主要会发生在患者脑卒中的3~6个月内,6~12个月患者抑郁症状的人数为进行性发展,12个月以后基本没有新发的抑郁症患者.而加重患者脑卒中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和患者的,年龄、家庭关系、脑卒中的次数有关,患者和病症相对来说较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为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和功能的锻炼缺乏,同时也和患者性格内向、抑郁严重程度、卒中次数多以及年龄较大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霍莉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10-110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6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来对其进行抑郁程度的判定,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病灶数量、神经缺损的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 168例脑卒中患者中,75例被判定为PSD,93例为非PSD,发病率是44.6%;在PSD患者中轻度抑郁程度35例,中度抑郁程度27例,重度抑郁程度13例;而脑卒中患者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性(P>0.05),与文化程度、病灶数量和神经缺损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高,并以轻度抑郁为主;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与文化水平、病灶数量和神经缺损程度有关,应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何传才 《职业与健康》2009,25(7):679-68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50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CMQ评定,面对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屈服分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SSA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与面对分量表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屈服分量表评分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治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前,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分别为(21.0±3.5)、(15.9±2.5)分,观察组分别为(21.2±3.2)、(15.7±2.2)分;护理后,对照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17.1±2.4)、(11.5±1.3)分,观察组分别为(9.2±2.3)、(6.8±1.0)分。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对照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67.2±2.7)、(68.1±2.1)、(73.6±2.5)、(70.4±2.4)、(70.9±3.7)、(68.8±2.1)、(73.5±4.1)、(72.4±3.4)分;观察组分别为(74.1±3.1)、(72.5±2.2)、(78.1±2.3)、(79.4±3.0)、(76.3±4.2)、(74.1±2.6)、(81.3±4.8)、(78.3±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康复模式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容易并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导致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较多,本研究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抑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01-2018-10-0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HAMD评分评价脑卒中患者抑郁情况,评价总分≥8分为抑郁;采用简易精神状况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脑卒中患者智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水平;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8,P=0.132;抑郁组Barthel评分为(91.24±13.28)分,高于非抑郁组的(63.10±3.14)分,t=2.481,P=0.014;抑郁组SF-36评分为(16.59±2.40)分,低于非抑郁组的(43.28±8.76)分,t=2.284,P=0.032。抑郁组年龄60岁(χ~2=5.247,P=0.023)、病程6个月(χ~2=6.373,P=0.014)、婚姻状态已婚(χ~2=6.259,P=0.018)、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情况(χ~2=5.024,P=0.025)、与子女或者配偶居住(χ~2=4.651,P=0.036)、1 000~2 000元月收入情况(χ2=5.398,P=0.021)占比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42,95%CI为1.123~1.851,P=0.004)、婚姻状况(OR=3.012,95%CI为1.203~7.541,P=0.018)、受教育情况(OR=1.050,95%CI为1.014~1.091,P=0.013)、居住情况(OR=1.993,95%CI为1.022~3.886,P=0.042)和月收入情况(OR=2.942,95%CI为1.302~6.647,P=0.009)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居住情况及月收入情况均为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采用认知疗法,观察对其抑郁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近1年左右时间内本院所收录的90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抑郁剂结合一般支持心理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相似文献   

8.
金鑫  刘健  刘加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92-329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MHD3个月以上并且愿意参加本项调查的2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 sionscale,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应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32.69%的患者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其中无抑郁组中有41.54%患者判断可能有抑郁。有抑郁情绪人群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明显低于无抑郁情绪人群(P﹤0.05或P﹤0.01)。结论 MHD患者抑郁情绪患病率高;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0名TACE术后的肝癌患者展开调查,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对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TACE术后的肝癌患者53.6%存在抑郁;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128.21±29.72,抑郁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结论 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抑郁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低;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有效减少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某社区2011年9月—2014年11月期间521例经医院临床诊断为脑卒中的中老年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其近一年内出现抑郁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探讨社区脑卒中抑郁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4.0%(P>0.05);家庭月收入、性别、既往脑卒中史、高血脂史、高血压史、心脏病家族史与疾病发生有关(P<0.05).结论 中老年脑卒中患者有较高可能性出现脑卒中后抑郁,且家庭月收入、性别、既往脑卒中史、高血脂史、高血压史、心脏病家族史均是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在西安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27例MM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 3.0)中文版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以该量表的常模作为对照,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49.0±21.7)低于常模(60.7±23.4),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便秘、经济困难等症状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尤其是年龄≥70岁患者)、费用自付比例较高的农村居民、经济困难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P<0.05);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钙和球蛋白增高对MM患者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P<0.05)。结论 MM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低于其他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乏力、疼痛和经济困难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治疗效果评估应更加关注血红蛋白、血清钙和球蛋白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3.0生命质量问卷(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对10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较好。生命质量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症状数目多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不利因素,而高文化程度、好的社会支持、性格外向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有利因素。结论加强术后护理,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症状,增加结直肠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以及开展术后心理督导有利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蓝海英  沈有高  洪滨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62-1564
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孕妇抑郁水平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人格的关系,为产前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在越秀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27名孕中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9%,其中0·96%为重度抑郁,6·86%为中度抑郁,22·97%为轻度抑郁;负性生活事件是抑郁水平的危险因素,而解决问题和社会总支持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深刻影响孕中晚期抑郁水平,产前抑郁的干预应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对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十堰地区脑卒中患者712例,根据脑卒中后是否发生抑郁分为实验组(脑卒中后抑郁,n=294)和对照组(非脑卒中后抑郁,n=418);实验组患者根据HAMD评分分为轻度组(n=89)、中度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影响妊娠早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于2013年11月20日-2014年9月22日在江西省乐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招募孕周<20周的孕妇648名进行调查,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抑郁得分分布为8.0(P_(25))、11.0(P_(50))、13.8(P_(75)),总检出率为20.4%。多因素分析发现,心理压力达到健康危险性压力状态(Health risk stress,HRS)的妇女患有产前抑郁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心理压力正常的妇女(aOR=3.76,95%CI:2.08~6.80,P<0.001),孕前月经规律的妇女患有产前抑郁的风险显著低于孕前月经不规律的妇女(aOR=0.55,95%CI:0.30~0.98,P=0.044)。结论孕期高心理压力与孕前月经失调可能是引起产前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湖南省益阳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60岁的益阳市围绝经期妇女442例,通过自拟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10(ICD-10)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出抑郁组110例和非抑郁组332例,然后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生活压力、生活水平、人格特征及躯体严重不适对抑郁组的影响明显高于非抑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与其生活压力、生活水平、人格特征、躯体严重不适等因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部分社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社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癌症患者功能量表(FACT—G)及癌症患者疾病和社会信息的一般状况登记表对上海市社区癌症患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方法包括自评和访谈,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模型等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7580份,对上海市社区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家庭收入、本人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知情状况、体育活动状况、医疗费来源和疼痛状况(P〈0.01)。而患者年龄、婚姻状况、肿瘤类型、肿瘤分期等因素对上述癌症患者QOL部分维度评分有非常显著影响。KPS评分与FACT—G各维度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结论年龄大、肿瘤分期晚、伴有疼痛、受教育水平低、收入低、离异或丧偶、不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医疗费用来源为合作医疗者,QOL相应较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青少年睡眠质量及有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现状。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对129位青少年和21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1)本次调查总体男女比较和青少年性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2)成年人睡眠时间少于青少年,睡眠障碍指标则明显高于青少年。(3)学历和专业对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影响不大。(4)本次调查中发现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上网、学习紧张等。青少年睡眠不足或不佳时,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易怒、记忆困难和厌食等;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应保证青少年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重点预防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相关因素,初步探讨PSD发病机制,提供其可能的预测因素,并依照相关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将104例脑卒中住院病人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PSD发生可能相关的1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然后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护理干预对照组,观察护理干预对PSD影响。结果:PSD总发病率46.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部位、对陪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社会支挣隋况、性格特征等因素与PSD发生密切相关;护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较非干预组HAMD评分改善具有统训学意义(P〈0.05)。结论:PSD的发生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当护理能改善PSD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