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差异。方法:对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脑梗死170例)行全脑DSA检查,并与术前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与DS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的检查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S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价中互有优势,颈动脉超声检查适用于高危人群的初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CAS)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患者颈动脉狭窄均经DSA确诊,狭窄部位均位于颈总动脉或者颈内动脉起始段,其中合并椎动脉重度狭窄5例,合并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1例,合并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结果13例患者中成功植入自膨式支架14枚。颈动脉狭窄率由术前的(82±8)%降至术后的(12±6)%。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发生。术后79 h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例,术后随访3~120个月,平均(50±1.5)个月,彩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再狭窄,无支架断裂和移位。结论 CAS治疗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77例患者行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245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出颈动脉硬化者208例(84.90%),斑块193例(78.78%);斑块的主要分布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处(BIF)、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起始段及颈外动脉(ECA).颈动脉超声与DSA对轻度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DSA相比,颈动脉超声诊断轻度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较低,而对诊断颈动脉斑块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翰琴  周克松  刘志辉  颜媛  罗瑜 《西部医学》2011,23(7):1346-1347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对比分析。方法运用Philips-7500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8.0MHZ。对64例临床怀疑有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头颅核磁(MRA)成像检查,所有患者MRA检查后两周内接受了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6.88%,特异性35.71%,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3.75%,特异性71.43%。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对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A和DSA,可以看出超声在颈动脉壁的形态改变研究上较MRA和DSA敏感,且超声可对斑块性质作出判断,这是MRA和DSA所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宋明轩 《中外医疗》2016,(35):196-198
目的:探讨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超(CD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DUS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以阴性(正常)与阳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切分点时,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90.7%、91.9%,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2)。而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考虑,以重度狭窄作为切分点,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1%、89.5%、88.8%,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01)。结论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睢阳区公费医疗医院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2例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B超联合CTA检测,对照组给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2.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联合CTA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彩超。方法:给35例TIA患者行血脂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TIA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膏血正常组(P〈0.05),有17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5例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结论:TIA患者多有血脂及颈动脉异常表现,其与TI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彩超检查,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程度与前循环脑梗死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率为50.00%~80.17%,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颈部动脉血管硬化、狭窄患者易发生前循环脑梗死.结论 联合应用血管彩超对颅外血管与MRA对颅内动脉硬化程度的检测,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17-1618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联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发生脑梗死者为观察组,52例发生未发生脑梗死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DSA检查,进行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68.4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1.58%、混合斑发生率19.74%、狭窄发生率为47.37%,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总动脉近分叉处发生率最高,DSA对前循环系统斑块位置及狭窄情况检测阳性率较高,二种检测方法对比,在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检测中吻合率最高,为83.33%;椎动脉起始段斑块发生率较高,血管彩超在狭窄的检测中阳性率低,仅能对椎动脉的闭塞进行判定。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对其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检查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部分,在颈动脉狭窄人群中早期发现RAS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对入选的126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分析颈动脉狭窄和RAS及其程度之间的关系,并对临床指标和RAS之间的关系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RAS的发生率为21.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动脉狭窄人群中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对RA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6.34(2.20~18.26)和3.67(1.29~10.46). 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可能是RAS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就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分布部位,并用斑块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无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较对照组增高(25.2%,28.0%,15.5%,11.1%比54.0%,15.2%,6.8%,3.0%)(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74.8%比46.0%,P〈0.01);观察组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稳定斑块(83.9%比38.0%)(P〈0.05),对照组稳定斑块比例高于不稳定斑块(62.0%比16.1%)(P〈0.05);观察组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而颈动脉斑块部位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辜忠良 《西部医学》2012,24(10):1991-1992
目的评估三维对比增强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拟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和3DCEMRA检查,以DSA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应用统计软件Meta-DiSc1.4计算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eicROC)下面积。结果 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56处,DSA诊断54处,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无差别(χ2,P=0.65);以DSA为诊断金标准,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0.80(95CI:0.68~0.89)特异性为0.99(0.98~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结论 3DCEMRA诊断颈动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DS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DSA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94.82%;诊断颈总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8.24%。结论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颈动脉超声(US)和CT血管造影(CTA)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94例已初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于入院后1周内作US和CTA检查,并对其中的5例患者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二者对狭窄程度判断的一致性为74.17%.以DSA为金标准时,CTA正确诊断1例患者颈内动脉闭塞,但US低估为中度狭窄(50% ~69%).此外,US发现的16处斑块溃疡、斑块内出血及血栓形成,CTA未能显示.结论 CTA和US作为无创、简便、快捷检测颈部血管形态的技术,可以互补、联合应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两种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颅外段检出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下颈动脉颅外段与DSA下颅内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方法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DSA下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62例246条颈动脉超声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198条(80.5%),超声对正常颈动脉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9%、94.3%、90.6%;对狭窄血管分别为94.2%、88.0%、90.7%;对闭塞血管均为100%;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4.41%)明显低于颈动脉颅外段(43.09%)。结论超声对评价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与DSA一致性较好,但对轻度和重度狭窄的漏诊率较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动脉病变一致性差,不能以超声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来预测颅内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尚需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动脉彩超联合S100-β 蛋白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动脉内膜斑块形成情况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定血清S100-β蛋白与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仍采用常规血管造影的方法对该病进行诊断.双源双能量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成像技术,对于血管成像具有独到的优势.迄今国内尚未见有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评价双源双能量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与常规颈部血管检查所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比较. 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共有40例患者行双能量颈动脉CTA检查后,2周内行DSA检查.将颈动脉分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颅内段三段.CTA和DSA分析时将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标准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标准:无狭窄(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狭窄率≤29%)、中度狭窄(狭窄率为30%~69%)、重度狭窄(狭窄率为70%~ 99%)和完全闭塞.以DSA为对照,评价双能量CTA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40例患者240段血管,CTA共检出70个血管节段有不同程度狭窄(轻度狭窄35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10处),170个血管节段为正常;DSA检出75个血管节段有不同程度狭窄(轻度狭窄38处、中度狭窄24处、重度狭窄13处),165个血管节段正常.以DSA为对照,CTA检出颈动脉病变总的敏感性为92.0% (69/75),特异性为99.4% (164/165),准确性为97.1% (233/240),阳性预测值为98.6% (69/70),阴性预测值为96.5% (164/170). 结论 双能量颈部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作为常规的临床手段用于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和颅外颈动脉CTA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动脉超声和颅外颈动脉CTA检查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现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US、CTA及DSA检查,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作组狭窄测量标准计算狭窄率。结果 超声对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和DSA,但对颈动脉狭窄尤其是轻度狭窄敏感性较CTA低。结论 DUS和CTA结合使用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现颈动脉斑块中具有互补作用,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狭窄的DSA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加深对颈动脉狭窄DSA表现特征的认识 ,探讨DS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选择性DSA造影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由 2名医生共同对其DSA表现进行动态观察、分析 ,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颈动脉造影显示全部患者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其中狭窄程度≤ 5 0 %者 2 6例 ,>5 0 %而≤ 70 %者 66例 ,狭窄程度 >70 %者 5 0例。狭窄部位位于颈总动脉 14例 ,颈内动脉 12 8例 ;狭窄段长度 8~ 65mm ,平均 (14 .5± 2 .5 )mm。结论 DSA检查是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 ,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振红 《实用医技杂志》2022,(2):148-151,前插1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均行急诊颈动脉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分组;比较2组颈动脉超声血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