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均为药物洗脱支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PCI术后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氯吡格雷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随访2年,评估患者安全性指标(口腔、消化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部位的出血风险)和有效性指标(指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缺血性卒中等)。结果:观察组TIMI、GUSTO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的抗凝效果良好,且出血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利伐沙班对冠心病合并房颤血管内皮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86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为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联合利伐沙班,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6月201例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拟行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住院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以及C反应蛋白、血糖、肝肾功能、心功能指标、合并疾病及联合用药等信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评估相关出血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住院期间共有23例(11.4%)发生了出血,178例(88.6%)未发生出血,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发生率为11.4%(23/201)。研究发现合并冠心病与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事件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OR=4.013,95%CI(1.634,9.859)],此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P=0.001,OR=5.111, 95%CI(1.961,13.319)]或氯吡格雷[P=0.001,OR=5.490,95%CI(2.150,14.017)],其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合用氯吡格雷[P=0.029,OR=3.281, 95%CI(1.129,9.531)]和凝血酶原时间(PT)>13.0 s[P=0.034,OR=2.914,95%CI(1.082,7.851)]可显著增加利伐沙班相关的出血风险。结论:合并冠心病和联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事件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联用氯吡格雷和PT>13.0 s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心内科62例冠心病PCI术后1周的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32)为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d)抗栓治疗,对照组(n=30)为氯吡格雷(75mg/d)联合华法令抗凝治疔,两组均给予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观察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事件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无死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无大出血情况,对照组局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房颤患者(CHADSz评分为1-3分),12个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与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的相似,而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抗凝的出血风险增加,提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谭晓明 《北方药学》2021,18(6):92-93
目的:探究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长期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设为观察组)及华法林治疗(设为对照组)的≥60岁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各30例,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小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大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栓塞事件、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TT、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ALT、AST及TBIL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长期应用利伐沙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  相似文献   

7.
杨燕 《中国药业》2014,(12):34-3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利伐沙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低剂量组26例和高剂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低剂量组给予2.5 mg剂量的利伐沙班治疗,高剂量组给予5 mg剂量的利伐沙班治疗,且给予所有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对3组的不良反应、血小板聚集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进行监测。结果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肌梗死标记物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的利伐沙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双重抗栓方案用于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4例于2019年11月~2021年3月心内科实施PCI治疗的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华法林+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利伐沙班+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10.64%)与对照组(1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发生率观察组(4.26%)与对照组(17.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38%)与对照组(2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分别联合替格瑞洛对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联合替格瑞洛可降低出血风险,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1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氟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TC、TG、LDL-C、HDL-C、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降低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采用比伐卢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时的心肌微循环变化.方法 选择65例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伐卢定治疗,治疗后,比较心肌微循环指标: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的效果。方法68例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接受华法林治疗,研究组接受利伐沙班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病情控制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4.12%高于参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PT(12.52±0.19)s、D-D(0.19±0.02)μg/ml、FIB(2.75±0.11)g/L、APTT(30.59±3.78)s均优于参照组的(11.14±0.33)s、(0.24±0.04)μg/ml、(2.89±0.33)g/L、(27.48±3.33)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医治高龄非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依据抗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各30例。利伐沙班组患者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华法林组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出血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0.0%(3/30),华法林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3.3%(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3%,低于华法林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华法林组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华法林高,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全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PCI术中配合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试验组患者PCI术中配合全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张庆  张华杰  杨杰 《药品评价》2021,(3):175-177
目的:研究达比加群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行PCI术,并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等心肌损伤指标的差异,并采用TIMI帧数(TFC)对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CK、CK-MB和cTnT水平分别为(82.31±22.46)U/L、(16.32±2.67) U/L、(0.07±0.05) ng/ml,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2.34±29.58) U/L、(19.29±3.45)U/L、(0.13±0.1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TFC值和平均TFC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心肌损伤,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非血运重建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T(cT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脉管复康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和两药联合组,各50例.氯吡格雷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两药联合组采用脉管复康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31例);B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30例),各组患者治疗观察12个月,分别随访分析患者出血事件和出血状况.结果 A治疗组5例(16.1%)发生脑栓塞,与B治疗组1例(3.3%)比较发生率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A治疗组4例(12.9%)与B治疗3例(10.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三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PCI患者,以计算机抽号方式随机分为B组和A组,各51例.B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A组采用丁苯酞+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出现NVAF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试验组术后服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并根据INR调整华法林用量。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6个月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心肌缺血未改善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栓弹力图AA途径抑制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心肌缺血未改善率、血栓弹力图AA途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栓弹力图AA途径抑制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肌缺血未改善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PCI术后NVAF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达到抗血小板和抗凝的双重目的,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