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复着床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指经历多个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并移植了多枚优质胚胎而出现的临床妊娠失败,其原因多而复杂,母体方面因素包括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子宫内膜容受性低及母胚免疫异常等多个方面,胚胎方面因素则包括胚胎遗传物质缺陷、胚胎孵化不良、胚胎培养环境不良、胚胎移植操作不当。如何针对RIF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解剖结构异常可采用手术进行矫正,为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可采用增加内膜厚度、抑制频繁宫缩、改善凝血功能、调整免疫状态、刺激内膜应答等,胚胎方面则需要筛选优质胚胎、辅助胚胎孵化、改进移植技巧。现就各种因素RIF的相应干预措施及进展进行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2.
反复着床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是指经历多个IVF/ICSI周期并移植了多枚优质胚胎而出现的反复着床失败,其原因多而复杂,母体方面因素包括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子宫内膜低容受性及母胚免疫异常等多个方面,胚胎方面因素则包括胚胎遗传物质缺陷、胚胎孵化不良、胚胎培养环境不良、胚胎移植操作不当。如何针对RIF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解剖结构异常可采用手术进行矫正,为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包括增加内膜厚度、抑制频繁宫缩、改善凝血功能、调整免疫状态、刺激内膜应答等,胚胎方面则需要筛选优质胚胎、辅助胚胎孵化、改进移植技巧。现就各种因素RIF的相应干预措施及进展的进行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妊娠率逐年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反复种植失败(RIF),某种程度上RIF成为体外受精(IVF)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成功的限制因素.RIF的机制尚不明确,常见原因包括胚胎质量缺陷、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等.妊娠是"同种异体移植物"胚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  相似文献   

4.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中胚胎可能着床失败,但反复着床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特别是原因不明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RIF只是一种对治疗经历的描述,作为诊断,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胚胎着床失败的原因源于胚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子宫内膜同步等因素。如何改善胚胎因素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正>反复种植失败(RIF)是指患者连续多次(≥2次)胚胎移植失败,或累积移植10个优质胚胎仍未成功~([1])。近年来,RIF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中的发生率约为10%,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现将RIF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RIF病因学研究引起RIF的因素涉及到配子或胚胎质量及其发育潜能、子宫内膜微环境、自身免疫机能和血栓前状态等多方面,而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是  相似文献   

6.
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通常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女性,移植次数≥3次或移植优质胚胎数≥4枚仍未获临床妊娠。胚胎着床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融合的复杂过程。一方面胚胎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以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另一方面母体蜕膜特征性的免疫细胞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有利于胚胎着床。围着床期母胎免疫调节的任一环节失常都可能导致种植失败。目前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因素在建立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并有使用免疫调节剂改善RIF妊娠结局的报道。本文就RIF免疫因素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和子宫内膜中自然杀伤(NK)细胞是妊娠早期出现最多的淋巴细胞,在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K细胞数量、表面受体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有关.当机体暴露于超生理水平的性激素下,免疫状态对胚胎种植的影响有不同的观点.将最近有关对生殖系统NK细胞研究的新发现、外周血和子宫内膜NK细胞组成及其表面受体的变化对胚胎种植,高性激素水平对生殖免疫的影响,以及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通常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女性,移植次数≥3次或移植优质胚胎数≥4枚仍未获临床妊娠。胚胎着床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融合的复杂过程。一方面胚胎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以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另一方面母体蜕膜特征性的免疫细胞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有利于胚胎着床。围着床期母胎免疫调节的任一环节失常都可能导致种植失败。目前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因素在建立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并有使用免疫调节剂改善RIF妊娠结局的报道。本文就RIF免疫因素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微小RNA-155(miR-155)、微小RNA-21(miR-2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对RIF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反复种植失败不孕症患者40例为RIF组,同期IVF-ET后妊娠成功患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均在IVF-ET前一月经周期黄体中期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55、miR-21水平;取外周静脉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在胚胎移植日行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即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子宫内膜厚度(Em)。Pearson法分析RIF患者子宫内膜miR-155、miR-21水平与炎症因子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IF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IF组子宫内膜中miR-155、miR-21表达水平、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PI、RI均升高,Em降低(均P0.05)。RIF组患者子宫内膜miR-155、miR-21与TNF-α、IL-6、IL-1β、PI、RI呈正相关(P0.05),与Em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IL-6、IL-1β、PI、RI及Em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P0.05),miR-155、miR-21是影响IVF-ET妇女发生RI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IF患者子宫内膜中miR-155、miR-21水平升高,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RIF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人着床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其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索反复移植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23例为实验组,同期初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即妊娠的患者31例为对照组,着床窗期(排卵后第6~7天)微创法吸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HB-EGF及其mRNA的表达,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LPAR3和HB-EGF及其mRNA在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两者在部位和特点上存在一致性。RIF组的LPAR3和HB-EGF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PAR3和HB-EGF mRNA表达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IF组患者年龄、FSH使用天数(天)和剂量(I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P(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LPAR3参与了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过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表达降低,与HB-EGF在表达部位和特点上存在一致性,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参考指标。着床窗期血P水平降低、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HB-EGF的低表达可能导致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胚胎植入中起关键作用,约2/3的胚胎植入失败是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佳。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其在种植窗子宫内膜腺上皮高表达,参与调控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上皮细胞的信号转导,将子宫内膜从非接受状态转化为接受状态。LIF表达异常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其表达具有类固醇激素依赖性,并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控。综述LIF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胚胎植入、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16S rRNA测序技术及宏基因组学的发展,研究证实子宫腔内有微生物菌群的定植。以乳酸杆菌为子宫内膜主导微生物群的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较高,妊娠结局较好。子宫内膜微生物在胚胎着床、妊娠维持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机制为其参与子宫内膜免疫调节、直接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调节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3.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众多不孕不育患者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成功妊娠,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多次移植优质胚胎后仍未获得临床妊娠的现象,称为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RIF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难题,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的身心创伤。如何提高胚胎质量、干预母体自身因素(如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抑制子宫收缩、改善高凝状态、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改变胚胎移植方法等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综述不同病因RIF临床处理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是一项应用广泛的辅助生殖技术,其成功妊娠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发育潜能好的胚胎和准备良好的子宫内膜。临床常用的内膜准备方案包括自然周期(natural cycle,NC)、激素替代周期(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促排卵周期(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和降调节+HRT周期。降调节+HRT周期,又称降调节人工周期,是通过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达到垂体降调节作用后,再添加外源性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殖的一种内膜准备方案。GnRHa可以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垂体降调节,避免不受控制的卵泡发育、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升高等问题,并通过能量代谢和免疫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与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人群、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人群、卵泡期血清孕酮水平升高人群以及薄型子宫内膜人群,GnRHa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种植,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限制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瓶颈。目前RIF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整理出2005年以来RIF的诊断标准共12种,从移植胚胎周期数、移植胚胎数量及质量、移植胚胎期别与周期类型、年龄4方面争议问题进行综述。移植胚胎周期数上有2、3、4、5、6个周期的不同,主要是2个周期和3个周期的争议,并且呈现逐渐减少趋势;移植胚胎数目上有3、4、5、8、10个的不同,亦呈逐渐减少趋势;通过形态学或延时摄影技术挑选优质卵裂期胚胎或囊胚进行移植;移植周期类型包括新鲜胚胎移植和冷冻胚胎移植;年龄通过影响卵巢功能、胚胎质量等方面影响妊娠率、妊娠结局,故应有所限制。目前较为公认的RIF定义为年龄小于40岁,移植3个周期(包括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4个及以上优质胚胎,未获得妊娠的不孕女性。诊断标准的不统一阻碍了RIF治疗方式的进步,因此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制定并推广规范标准化的RIF诊断标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容受期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容受性密切相关。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获得月经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图谱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容受期子宫内膜特异基因表达,并为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不孕症患者以及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植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