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管雄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55-1157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急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衰148例,根据LVEF水平进行分组,其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58例、中间范围射血分数心衰(HFmrEF)43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47例.调查3组患者基本情况,并随访1年,统计3组再入院及死亡率,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收缩压、脑钠肽、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钠肽升高、肾功能不全是影响急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共同危险因素(P<0.05);肌钙蛋白升高是影响HFmr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律失常是影响HFr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衰患者预后较差,再入院及死亡率较高,脑钠肽升高、肾功能不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肌钙蛋白升高是影响HFmr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律失常是影响HFrE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53-55
目的调查在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衰病房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低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衰病房住院的成人(首次入院年龄≥18岁)症状性心衰(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Ⅳ)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血清钠浓度135 mmol/L定义为低钠血症,其中低钠组37例,非低钠组43例,调查我国心衰住院患者入院时低钠血症的患者,分析入院低钠血症与心衰住院患者院内死亡及出院随访1年内全因死亡和心衰死亡的关系。结果 80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低钠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低,其血管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浓度较高;低钠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长于非低钠组,其病死率也显著高于非低钠组(P0.05);经分析得出:入院时伴随的低钠血症影响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天数及病死率(P0.05),血钠与住院天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患者入院收缩压水平、NYHA分级、肌酐后,低钠血症仍旧是全因死亡与心衰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低钠血症会降低患者的心功能,延长其住院天数,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对此应积极预防低钠血症以缩短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间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心衰生物学标志物BNP、sST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慢性HFrEF患者152例,另选取心功能正常的对照组31例,电化学发光法检验25(OH)D水平、化学发光法测PTH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与维生素D缺乏、PTH水平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与无心衰的对照组相比,25(OH)D水平显著降低,PTH水平显著升高(P < 0.001);在心衰患者中,不同25(OH)D水平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有着显著性差异(P=0.003),25(OH)D缺乏的患者心衰BNP、sST2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 < 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NYHA分级、BNP水平、sST2水平分别与25(OH)D存在负相关,与PTH存在正相关;与25(OH)D/PTH存在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及PTH水平均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rEF患者的25(OH)D水平较无心衰人群低,血清PTH水平较无心衰人群高;在HFrEF患者中,心衰患者25(OH)D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5(OH)D/PTH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25(OH)D及PTH水平均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 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并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客观睡眠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客观睡眠特征的风险因素。结果 HFpEF组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低于HFrEF组患者,且较少表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P<0.05)。而HFmrEF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的基线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利尿剂使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衰患者的AHI水平及呼吸事件相关(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的紊乱,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但与HFr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包含CSA的比例较低。高龄、饮酒及低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乐  王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11-2715
目的分析血白蛋白(ALB)水平预测缺血性肠病(ICBD)预后的价值。方法将26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和生存组(23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BD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运用ROC曲线分析ALB与其他血液学指标预测ICBD预后的价值。结果纳入的268例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占1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ALB水平是ICB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OR:0.817,95%CI:0.714~0.935,P=0.003)。ALB预测ICB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最佳截断值为34 g·L~(-1),敏感度为87.88%,特异度为61.70%,较其他血液学指标预测价值高。结论 ALB是ICBD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早期检测患者血ALB水平对预后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军  陈程  郭晓蕙 《中国医刊》2005,40(9):31-33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急性期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心功能不全及感染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以糖尿病和入院血糖水平作为分组的切点比较两组院内死亡、心功能不全和感染发生比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的院内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及感染的发生比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入院血糖是院内死亡(OR=1.504,P=0.002)和感染(OR=1.160,P=0.036)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前3天平均血糖是发生心功能不全(OR=1.480,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血糖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心功能不全和死亡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我们对心肌梗死急性期的高血糖应积极加以控制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增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住院的4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院内死亡分为生存组(385例)和死亡组(3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16例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为7.45%,男性22例,占比5.29%;女性9例,占比2.16%。泵功能衰竭(包括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是院内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时间、心率、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随机血糖≥11 mmol/L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发病时间长、入院时心率快、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随机血糖≥11 mmol/L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欢  谢攀  赵洪雯  魏丽  彭侃夫  吴亿 《重庆医学》2023,(13):1984-1990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KI)并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发生CS-AKI并接受CRRT的成年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45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19例,死亡率为42.22%。死亡组术前乳酸值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心脏手术后接受CRR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肺部感染(P=0.015)、CRRT 72 h后乳酸值(P=0.004)、高血压(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RT 72 h后乳酸值(P=0.026)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将CRRT 72 h后乳酸值作为独立危险因子进行早期识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CS-AK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与二次感染之间的关系,阐明二次感染对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103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初次感染组(78例)和二次感染组(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感染的微生物和30 d 内的死亡率等,分析各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变化,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初次感染组比较,二次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肺炎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肠炎(CDAD)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二次感染(OR=4.582,P=0.000 2)、高MELD评分(OR=1.293,P<0.000 1)和低血清白蛋白(OR=0.487,P=0.0387)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院内二次感染能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建玉  吴新文  马凯宇 《广东医学》2012,33(11):1618-1619
目的 探讨上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行上颈椎手术围术期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27例为低钠血症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行上颈椎手术围术期不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27例为非低钠血症组;记录每位患者年龄、性别、脊髓损伤程度等11个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g/L)、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气管切开、术前低体质指数(BMI<18.5 kg/m2)及合并有肺部感染与上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低钠血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低蛋白血症及合并有肺部感染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行上颈椎手术患者,其颈髓损伤的严重程度、低蛋白血症及合并肺部感染可能是围术期发生低钠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潘波  贾敏  牟海刚  杨成明  古平 《重庆医学》2013,(30):3610-3611,3614
目的分析低钠血症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解放军324医院诊疗的322例心衰患者,按照血清钠的浓度分为低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均为16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BNP水平、住院天数、住院死亡率、再住院率分别较正常血钠组同一心功能患者明显升高(P<0.05);在低钠血症组,血钠浓度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降低(P<0.05),随着血钠浓度的降低而BNP水平升高(P<0.05),住院天数及住院死亡率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升高(P<0.05)。结论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具有心功能差、住院死亡率和再住院率高以及住院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单中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患者的特点和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9例患者资料。收集影响手术死亡的46个潜在危险因素,经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病死率为9.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体重指数<20 kg/m~2、左心室射血分数<50%是CABG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乳内动脉应用是CABG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体重指数<20 kg/m~2、左心室射血分数<50%是CABG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性因素;乳内动脉应用是CABG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22-24
目的分析血浆BNP针对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用以预测急性失代偿心衰(ADHF)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28例(含心功能正常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心衰患者按照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组94例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组94例,分别测定其初始血浆BNP值。结果心衰患者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者(P0.05),针对心衰患者而言,HFrEF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HFpEF组。半年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HFrEF组因ADHF再次入院30例(31.91%),HFpEF组因ADHF再次入院31例(32.98%),(P0.05)。结论心衰患者失代偿前BNP升高,BNP升高可作为预测ADHF的重要指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陆铭  梁春  任雨笙  潘晓明  樊民  杨靖  吴宗贵 《重庆医学》2013,(24):2904-2907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AMI置入IABP患者共73例,评价其院内死亡及1年死亡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73例应用IABP患者中,院内死亡21例(28.8%),1年死亡27例(37%),在院及1年死亡患者的年龄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血流分级TIMI(0和1级)低血流患者比例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低LVEF及PCI术后的TIMI低血流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ABP可应用于AMI的多数危险状况,高龄、低LVEF,PCI术后的TIMI低血流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庆虹  袁云华 《西部医学》2011,23(3):451-452,454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43例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区分真性和稀释性低钠血症,轻度低钠血症以口服钠盐为主,中重度低钠血症静脉补钠为主,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稀释性低钠血症治愈26例,好转8例,死亡2例,有效率97.1%;缺钠性低钠血症治愈6例,好转2例,死亡1例,有效率88.9%。结论血钠水平是反应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增加顽固性心衰患病率和病死率,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可经过口服钠盐和静脉补钠维持血钠正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院内死亡组与康复出院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康复出院580例(53.3%)。院内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血乳酸水平、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康复出院组,但院内死亡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低于康复出院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危重脓毒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江朋  唐勇  郑庆昆   《四川医学》2022,43(6):529-535
目的 比较三种评分对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6个月死亡率的预估效能,帮助临床医生优化医疗决策。方法 收集STEMI患者基本资料,入院时生命体征、首次实验室资料以及CAMI-STEMI评分、GRACE评分和TIMI评分。统计患者院内死亡率、PCI术后6个月死亡率。运用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院内死亡、PCI术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ROC比较三种评分对患者院内死亡率和PCI术后6个月死亡率的预测效力。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2例STEMI患者。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心率、首次WBC计数、GRACE评分是影响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史、入院时心率、GRACE评分是患者PCI术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RACE评分、CAMI-STEMI评分、TIMI评分预估患者院内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827、0.789、0.735,GRACE评分预估效力优于TIMI评分,(P=0.028,95%CI 0.010~0.174)。GRACE评分、CAMI-STEMI评分、TIMI评分预估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铁水平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7名急性ST段
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整个队列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不同血清铁水平组
的院内急性心衰发病率;分析血清铁水平与Hb、BNP、cTnI、hsCRP水平等参数间的关系;比较血清铁水平、BNP、cTnI和hsCRP
等生物标志物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不良后果的关系。结果全部287名STEMI患者的入院平均
血清铁水平是10.20 μmol/L(6.90,14.40 μmol/L),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Q1≤6.90 μmol/L,Q2 6.91~10.19 μmol/L,Q3 10.20~
14.39 μmol/L,Q4≥14.40 μmol/L。从Q1到Q4组,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分别是Q1 79.5%,Q2 64.3%,Q3 50.0%和Q4 45.9%(P<
0.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水平低于8.95 μmol/L 组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衰的危险度(OR)是血清铁高于
8.95 μmol/L 组的近3 倍(OR 3.358,95% CI 1.791-6.294,P<0.001),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 2.316(95%CI
1.205-4.453,P=0.012)。结论血清铁水平降低是STEMI患者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与检验资料,并根据血清Hcy水平分为105例高Hcy水平组(Hcy≥15.31μmol/L)与95例低Hcy水平组(Hcy<15.31μmol/L)。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并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对Hcy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死亡的关系进行判断。结果:在随访期间内,共40例(20.00%)患者发生死亡,高Hcy水平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0.48%,显著高于低Hcy水平组的8.42%,且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年龄、肌酐水平、肌钙蛋白T峰值、深静脉血栓史等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分析后,Hcy≥15.31μmol/L、深静脉血栓以及心率等均是影响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该疾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因子,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通过注册名为“DRAGON-HF(NCT03727828)”的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一般情况、疾病史、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临床用药等临床资料。低钠血症定义为入院时血清Na+<135mmol/L。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方法评估低钠血症对HFpE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672例心衰患者中,HFpEF共318例(47%),按血清钠浓度进一步分为低钠组(Na+<135mmol/L,n=32,10%)及非低钠组(Na+≥135mmol/L,n=286,90%)。血清钠浓度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收缩压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等显著相关(P<0.05)。316例存活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及查阅病历系统等方式记录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平均随访(23±3.65)个月后,全因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分别为10.1%及27.0%,而低钠血症组上述数值分别为(21.9% vs 8.7%,P<0.05)和(75% vs 21.7%,P<0.05),均明显高于非低钠组。在校正其他显著差异变量后,利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仍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2.545,95%CI: 1.096~5.914,P=0.03)。结论 低钠血症是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与HFpEF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