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了解盐酸氟桂利嗪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近十年盐酸氟桂利嗪引发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综合分析盐酸氟桂利嗪引起的变态反应、嗜睡、乏力、头痛、恶心、抑郁症、谵妄、锥体外系反应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论盐酸氟桂利嗪不良反应类型较多,正确使用此药并加强观察,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所致的眩晕缠绵难愈,而且复发率高,治疗上有一定难度。我们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天麻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患者173例,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脑动脉硬化,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8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降血糖和血压药物,同时使用调整血脂和抗血小板药物,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塞通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P=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上述度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脑动脉硬化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廖金平  宋斌  张梁宇  李晨  施永周 《中国医药》2012,7(10):1230-1231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外伤性眩晕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0.1g,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7d.2组均同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每晚1次.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8%(33/38)、66.7%(24/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6,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外伤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4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QN)+甲磺酸培他司汀片(6mg,TID)联合口服;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培他司汀片(6mg,tid)单独口服。观察开始治疗3个月内头痛和眩晕发作的严重程度和发作的次数。结果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头痛发和眩晕发作的程度和次数上均有有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苯海拉明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山莨菪碱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某院就诊的9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增加苯海拉明、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来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一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周围性眩晕效果不明显,尤其是病情严重者需增加苯海拉明、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近10年来有关氟桂利嗪(西比灵)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从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紊乱、过敏反应以及其它不良反应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治疗组使用盐酸氟西汀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37%vs.67.24%,P<0.05);两组的头痛频率治疗后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更显著(P<0.05),而两组的用药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其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斌庭  庄金龙 《医药导报》2007,26(10):1249-1249
患者,男,72岁.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4 d,加重伴头痛1 d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0 a余,糖尿病史2 a余.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络活喜)、格列齐特(达美康)等药,血压、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前4 d阵发性胸闷、心悸,发作时常有咳嗽、气喘.血压:150/80 mmHg(1 mmHg=0.133 kPa).门诊检查EKG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左室肥厚,心肌供血不足.胸部X线摄片:肺部纹理增粗,余未见异常.查空腹血糖6.8 mmol·L-1,餐后2 h血糖13.2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9.2 mmol·L-1,门诊给予吸氧、控制血糖、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一度稳定.入院前1 d,病情加重伴头痛,颅脑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遂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吸氧、补液、抗凝、营养脑神经等,症状改善.因仍有轻微头痛、眩晕,加用氟桂利嗪10 mg,po,次日眩晕反加重,不能起床,测血压140/75 mmHg.加用灯盏花素改善微循环,头晕也不见好转,遂停用氟桂利嗪.次日眩晕明显改善,可下床行走.入院第5天因轻微头痛,睡眠欠佳,血压140/80 mmHg,又服用氟桂利嗪,次日眩晕再次加重,不敢下床.停用氟桂利嗪后眩晕又明显改善,继续用营养脑神经、抗凝、改善微循环等药治疗,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142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1例.参照组患者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头痛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5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90.14%,...  相似文献   

11.
黄振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23-124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偏头痛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偏头痛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氟桂利嗪结合音乐疗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氟桂利嗪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治疗8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4、8周后进行VAS评分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经过8周治疗,与治疗前比较,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结合音乐疗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有很好的近期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研究天麻素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静滴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苯海拉明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天麻素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天麻素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静滴治疗眩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眩汤,疗程均为14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上报的59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左氧氟沙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10例,占16.95%;消化系统7例,占11.86%;神经系统8例,占13.56%;泌尿系统6例,占10.17%,皮肤及其附件18例,占30.51%;呼吸系统4例,占6.78%;其他6例,占10.17%。在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0~20岁3例,占5.08%,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21~60岁48例,占81.36%,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60岁以上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在所有患者中,使用口服8例,占13.56%;静脉输注49例,占83.05%;滴眼液2例,占3.39%。结论左氧氟沙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各个器官与组织,并且以用药剂量较大且给药途径为静脉的中年女性多见,在使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1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眩晕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银脑通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67%、8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RS、DHI-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DARS、DH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快,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程度,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添加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10 d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 〈 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添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予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和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予血塞通注射液,疗程10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48.6%,总有效率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议.方法 100例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占比较高的4种类型分别为骨髓抑制(94.00%)、脱发(91.00%)、手足麻木(89.00%)、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