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改良超声乳化手术应用于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138例(15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73例(75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65例(75眼)研究组患者行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数据。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改良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Ⅰ组)49例54眼,并与同期单纯老年性白内障(Ⅱ组)70例70眼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 术中后囊破裂,Ⅰ组6眼(11.11%),Ⅱ组6眼(8.57%),Ⅰ组发生率略高于Ⅱ组(P>0.05);术后黄斑囊样水肿,Ⅰ组4眼(7.41%),Ⅱ组2眼(2.85%),Ⅰ组发生率略高于Ⅱ组(P>0.05);术后3个月视力≥0.3,Ⅰ组28眼(51.85%),Ⅱ组57眼(81.43%),Ⅰ组比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 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比较,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20只眼)眼轴>26mm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0.1者1只眼,0.1~0.4者7只眼,0.5~0.9者10只眼,≥1.0者2只眼.手术并发症:2只眼(10.0%)后囊膜破裂,5只眼(25.0%)角膜水肿,2只眼(10.0%)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1只眼(5.0%)视网膜脱离.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垒 《淮海医药》2011,29(2):111-112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情况.方法 对85例113眼眼轴长26.89~33.62 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分布.结果 术中2例后囊破裂,术后发生角膜内皮水肿8例,2例术后8月出现视网...  相似文献   

5.
秦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81-18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疗效。结果:36例(56眼)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术后1周裸眼和矫正视力全部恢复到0.1以上;术后1周,1、3个月裸眼和矫正视力〉0.5的眼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后囊破裂1眼(1.78%),术后早期出现角膜水肿8眼(14.29%),术后出现后囊混浊2眼(3.57%)。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4例,均为单眼发病.将手术眼设为观察组,对侧非手术眼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前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后(3d和1、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析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点及区别。方法 对15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手术治疗,而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病人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在150例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实验组在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等方面均好于观察组,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表明上述指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来说,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非常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共46眼,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3个月最佳视力矫正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前房深入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前房深度恢复较好,视力明显提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手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8例32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要求手术者必须具有熟练的超声乳化技术,术前详细的检查以及准确计算人工晶体的度数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孙根柱 《淮海医药》2014,(2):137-13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6例(65眼),眼轴长度在25.5~32.4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5.5mm折叠式人工晶体。其中眼轴长度25.5~28.5mm39眼(A组),眼轴长度29.0~32.4mm26眼(B组),随访8个月~2年,分别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的39眼中,视力恢复≥0.5者33眼(84.6%);B组的26眼中,视力恢复≥0.5者17眼(65.4%),其中3例患者因白内障较大、较硬,>Ⅳ级核,改为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2例后囊膜破裂患者均在B组,1例行前玻切后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矫正视力0.5;1例行前玻切,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术后矫正视力0.3。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安全有效。眼轴短的患者视力恢复总体优于眼轴长的患者;眼轴长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大;对于晶状体核较大、较硬者,宜采用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作透明角膜遂道切口,对白内障患者110例(129眼)行超声乳化手术,随访1~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2.5min。术后1周及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均为112眼(86.82%);术后1周平均散光度为(1.25±0.55)D,1个月后基本回复术前状态。出现并发症37眼(28.68%)。结论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少,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2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Phaco)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对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90例白内障患者,均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Phaco术联合IOL植入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度,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 d、1周、1个月的角膜散光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1周、1个月,患者的手术源性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中,术中囊膜破裂1例、占比1.11%;术后前房闪光18例、占比20.00%,角膜水肿5例、占比5.56%,高眼压2例、占比2.22%。结论3.2 mm透明角膜切口Phaco术联合IOL植入术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视力,且对角膜散光无明显影响,是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180度)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39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37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白内障摘除术,监测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术后1周、1月、3月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B两组眼压较术前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0眼,占总数的76.9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3眼,占总数的89.2%,两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明显虹膜损伤6例,占总数的15.38%,而超声乳化组虹膜损伤2例,占总数的5.41%,经方差分析两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控制眼压,但术后1个月后超声乳化组t:LtJ,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视力好、虹膜损伤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只眼已行老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的对侧眼即透明晶状体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为(62-76)岁,平均(54±4.6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8.23±4.83)D,平均眼轴长度(29.44±2.06)mm,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6.23±3.83)D,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6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者24只眼(40.00%),52只眼(86.67%)予矫正屈光度±1.0 D以内,术后平均屈光度为(8.24±4.84)D,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2-24个月随访,其中,4只眼(6.67%)发生后发障,术后未发生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偏位、视网膜裂孔形成、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老年高度近视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合戴镜不能矫治高度近视眼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等优点,其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散光度、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以及散光度分别为(13.0±2.1)mm Hg(1 mm Hg=0.133 kPa)、(0.8±0.2)、(0.7±0.3)D均优于对照组的(16.4±2.5)mm Hg、(0.6±0.1)、(0.8±0.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均优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疾病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临床症状,降低眼压,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张姝贤  张缨  杨晓艳  李丽华△ 《天津医药》2018,46(11):1217-1221
摘要: 目的 探讨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 月—10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30例青少年近视合并散光患者, 共58只眼, 平均年龄10.62 (8~14) 岁, 近视屈光度-0.75~-5.00 D, 散光-1.50~-3.00 D。检查并验配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 分别于戴镜后1 d、 1周、 1个月和3个月复诊, 检查裸眼视力、 最佳矫正视力、 屈光度、 角膜曲率、 角膜地形图、 眼前节检查以及镜片配适状态评估。结果 第一副镜片验配成功率为96.55%。戴镜后1天、 1周、 1个月和3个月的近视度、 散光度和裸眼视力均较戴镜前有明显改善 (P<0.05)。戴镜3个月后, 近视度平均降低 (3.74±0.88) D, 下降98.7%; 散光度平均降低 (1.68±0.55) D, 下降 80.8%; 裸眼视力达到戴镜前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戴镜后各个时间点的角膜平坦K值 (FK)、 角膜陡峭K值 (SK) 和角膜散光值 (CYL) 较戴镜前明显降低 (P<0.05), 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SRI) 和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 (SA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戴镜期间均未发生角膜色素环、 角膜微囊水肿、 角膜上皮剥脱及角膜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眼的矫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148眼)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塑形组和框架组,各38例(74眼).两组患者均在佩戴前进行相关检查,框架组应用框架眼镜治疗,塑形组应用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6个月、1年)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  相似文献   

18.
金辉  李龙标  张济明  刘高勤  陆培荣 《安徽医药》2010,14(11):1326-1327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推注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98只眼)白内障患者合并超高度近视行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2共76眼(77.56%),≥0.5共37只眼(37.76%);术后1月裸眼视力≥0.2共85只眼,占86.73%,≥0.5共42只眼,占42.86%。最佳矫正视力≥0.2共90只眼,占91.84%,最佳矫正视力≥0.5共72只眼,占73.50%。随访中5眼(5.10%)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后囊破裂,视网膜、脉络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7例50眼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透明角膜切口下充分水分离白内障核后,用劈核勾把晶体核勾起至虹膜面进行劈核,再用45%~50%的能量,80~100mmHg负压进行乳化吸除,抛光后囊膜,观察术后视力、术后反应、并发症及用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两天矫正视力≥0.5眼者25眼占50%,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05以上者45眼,占90%;术后角膜内皮轻度水肿5眼,占10%;后囊混浊6眼,占12%。结论观察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脱盲率达90%,角膜水肿发生率低,达到良好手术效果,且视力不良者与眼底病变、斜视、弱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