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髓小粒在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MDS及12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结果 8例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其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和正常人的骨髓小粒,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骨髓小粒的成分对AA、MDS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血清铁、铁蛋白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我院45例初诊为MDS患者(未对输血形成依赖)、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SI、SF水平,并将分为MDS组、AA组、健康组,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MDS组SI水平低于AA组(P<0.05),略高于健康组(P>0.05),MDS组SF明显低于AA组,高于健康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中环形铁粒幼细胞贫血4例(8.89%),而AA组均未发生,MDS组细胞外铁异常11例(24.44%),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菌状存在,AA组11例(33.33%),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状或块状存在。结论未对输血形成依赖的MDS患者SF显著升高,但仍低于AA,故通过SF的变化,能明确骨髓无效造血的特征,为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提供有利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用吉姆萨染色法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76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的观察分析发现,68例MDS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和明显活跃之间,MDS粒系异常以P-H细胞(21例,28%)和中粒以下部分细胞质内颗粒减少(20例,26%)最常见;红系异常以老核幼质(34例,45%)、嗜多染(34例,45%)和中空区偏大(29例,38%)最常见;巨核系异常主要以小巨核(14例,18%)改变为主。结论 MDS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的病态造血,但是有病态造血不一定就是MDS,还需结合细胞遗传学、骨髓活检等实验室检查。此外,还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病态造血,要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液稀释的细胞形态学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 50例骨髓液稀释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经瑞氏染色骨髓片的骨髓细胞的各种病态变化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骨髓片中的粒系早幼、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片中的粒系原始细胞及红系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占比84.0%、油滴占比92.0%均高于对照组的4.0%、12.0%,血凝块占比0、颜色鲜红占比0均低于对照组的96.0%、9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比值、淋巴细胞比例以及骨髓小粒和油滴的分布情况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液稀释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骨髓细胞形态学主要特征,为诊断及鉴别诊断LPL提供细胞形态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2014年初诊LPL患者57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免疫球蛋白、骨髓活检免疫标记,骨髓增生程度、组织嗜碱细胞比例,淋巴样浆细胞(LPC)比例及分布,浆细胞比例等指标.结果 LPL患者白细胞增高占24.6% (14/57),减少患者占26.3% (15/57),血红蛋白减少患者占78.9% (45/57),血小板减少患者21.1% (12/57);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占90.2% (46/51),极度活跃9.8% (5/51);组织嗜碱细胞增多比例62.7% (32/51),淋巴样浆细胞可见集簇分布患者占88.2% (45/51),外周血LPC比例平均为28.2%,骨髓为45.5%,骨髓浆细胞比例平均为2.2%.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是诊断LPL的重要手段,LPL患者骨髓细胞细胞形态学有独特的特征,系统掌握LPL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可以快速、准确诊断LP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贫血(MA)、溶血性贫血(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55例贫血性疾病患者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分为AA组29例、IDA组38例、MA组29例、HA组32例及MDS组27例。另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A、IDA、MA、HA、MDS、对照组中的LDH、ALT、AST、ALP等酶的活性度。结果 MA、HA、MDS组中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A组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ALT、AS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酶检测简便、易行,患者接受程度高,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贫血性疾病的鉴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骨髓细胞进行形态学比较。方法 于光学显微镜下,用细胞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类疾病患者骨髓红系、粒系、巨核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 MDS以红系奇数核和巨大红细胞、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最有诊断意义;MA骨髓细胞呈“老浆幼核”改变。以红系为明显,成熟红细胞呈大卵圆形,拉系中幼粒以下各阶段巨幼样变。结论 淋巴样小巨核是MDS主要特征。M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并以红系为明显,必要时可行其他辅助实验检查。提高MDS和MA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诊疗过程.方法 收集1例由AA转化的MDS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45岁男性,6年前曾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为AA.治疗上首先给予雄激素等促进造血但效果不佳,4个月后加用环孢素,治疗1年后患者就诊,此时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WBC)较前已有所恢复,但由于血小板(PLT)一直无明显提升.为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在随后的2年多随访时间里,虽然该患者定期检测环孢素浓度并规范调整治疗,但WBC和PLT始终未见好转,Hb甚至有下降趋势,而患者网织红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逐渐升高.因此考虑患者的原发病可能已转化,故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骨髓中三系均存在病态造血,最终患者诊断为MDS(AA继发).结论 对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佳的AA患者,尤其是重度AA患者,应积极监测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情况,若疾病转化则应尽早处理,有条件者也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避免其向其他克隆性疾病转化.同时,由于AA患者存在向MDS转化的风险,在做骨髓检查时可以通过MDS的流式细胞术(FCM)积分系统早期判断患者原发病是否已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骨髓活检组织定量病理学及临床相互关系。方法从收集的小儿骨髓活检标本中抽取ITP 127例,AA 204例,MDS 26例,定量观察骨髓造血容积及巨核细胞变化,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造血容积:ITP(67.0±20.1)%,AA(19.8±15.6)%,MDS(59.4±24.8)%。ITP、MDS造血容积显著高于AA(P<0.05)。巨核细胞计数:ITP(9.6±4.1)/低倍视野(LPF),AA(1.5±1.3)/LPF,MDS(4.0±2.3)/LPF。病史回顾及随访:ITP患儿中8例转变为AA;AA中28例有ITP病史,2例有MDS病史,1例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DS中5例转化为AA,1例转化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转化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结论骨髓定量病理学差别可作为三种病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ITP和MDS低增生型有可能发展为AA。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AA) 患者中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通常是一个难题,MDS 的诊断是基于骨髓形态发育异常的病态造血,但约 10%的 MDS 患者也存在少骨髓细胞,被称为 低 增 生 骨 髓 增 生 异 常 综 合 征 ( hypoplastic-MDS,h-MDS),儿童最常见的是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efractory cytopenia,RCC)。 AA 患者存在克隆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CH) ,1 / 3 存在 MDS 相关基因突变,部分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 immunosuppresssive therapy, IST) 后会进展为阵 发 性 睡 眠 性 血 红 蛋 白 尿 (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 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rkemia,AML) / MDS。 虽然部分 h-MDS 患者对 IST 有效,但如何能在早期识别出 AA 患者中的 h-MDS 是有必要的。 基于形态学的结果,加入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如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 单 核 苷 酸 多 态 性 (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技术或许可以从 AA 中更容易诊断出h-MD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周血指标联合骨髓形态检验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确诊MDS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检查诊断方法分析。结果外周血指标同时减少3项11例,同时减少2项9例,只减少1项8例;骨髓形态学中,骨髓增生极度活跃12例,明显活跃6例,活跃6例,减低4例。结论 MDS的外周血指标及骨髓形态学变化非常复杂,因此MDS的临床诊断中,必须将两种检查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各型骨髓细胞凋亡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选取21例确诊为MDS的患者,对照组选取5例其他科室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骨髓,分别测定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和TNF-α的含量。结果在骨髓细胞凋亡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DS各型均有所提高(P〈0.05)。随着疾病发展,凋亡指数有下降趋势;在TNF-α含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DS各型均有所提高(P〈0.05)。随着疾病发展, TNF-α含量亦有下降趋势。结论MDS呈现骨髓细胞过度凋亡状态,且早期更加明显,与TNF-α有正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量同质骨髓标本流式细胞术(FCM)浆细胞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MM标本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和FCM动态检测76例次,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和尿M蛋白水平.结果 FCM检测浆细胞百分比和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呈直线正相关(r=0.874,P<0.05).FCM检测IgG型和IgA型各1例患者的异常浆细胞变化较检测M蛋白快(P<0.01);FCM检测骨髓瘤细胞比例变化较检测M蛋白快(P<0.01).结论 FCM检测联合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进一步提高MM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郑磊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56-2956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在临床和外周血像均呈三系减少,骨髓象增生减低,易造成混淆,给形态学诊断带来困难.为了提高诊治水平,我们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染色观察了17例hypo-MDS和24例AA患者骨髓涂片中的巨核细胞数目和类型,以鉴别hypo-MDS和AA,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且具有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的异质性疾病。法英美协助组(FAB)根据MDS患者外周血、骨髓中的原始细胞比例、形态学改变及单核细胞数量,将MDS分为5型: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环形  相似文献   

16.
贾利敏  史惠琳 《河北医药》2010,32(6):665-666
目的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血象、骨髓象的形态学分析,以提高对MDS与M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和水平。方法对51例MDS和43例MA患者血象及骨髓象形态学改变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结果MDS以红系奇数核和巨大红细胞、淋巴样小巨核最有诊断意义;M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改变以红系为明显,粒系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巨幼样变。结论奇数核细胞、淋巴样小巨核是MDS的主要特征;M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并以红系为明显,必要时可行其他辅助实验室检查,提高MDS和MA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梁建英  张宏  孙兰云  傅晋翔 《江苏医药》2002,28(10):760-761
目的 提高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8例AA及16例MDS-RA患者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体外集落培养(CFU-GM及CFU-C)及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IL-3、IL-6、IL-2、IL-8、γ-IFN及TNF-α)的检测。结果 AA及MDS-RA患者CFU-GM及CFU-C集落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A患者CFU-C集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MDS-RA患者CFU-GM及CFU-C集簇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A与MDS-RA相比较,CFU-GM及CFU-C集落和集簇数均较低。AA及MDS-RA患者血浆中IL-3及IL-6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AA患者IL-2、IL-8、γ-IFN、TNF-α及MDS-RA患者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DS-RA患者IL-2及IL-8低于AA组。结论 AA及MDS-RA患者骨髓MNC的CFU-GM及CFU-C集落及集簇数量以及血浆中某些细胞因子含量存在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系一组异常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我院从1979年至1987年共发现21例,根椐1982年FAB对MDS分型标准,将1982年以前骨髓象重新专人复查,并对21例骨髓细胞形态作了细致观察,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年龄1~68岁,平均36岁;病程20天~5年。按1982年FAB分型标准,21例中难治性贫血(RA)12例,环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血清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的相互关系及意义,对52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及骨髓细胞内外铁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标本来自我院1996年7月~1999年5月期间的血液病患者,其中缺铁性贫血(IDA)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0例,急性白血病(AL)12例,初诊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及骨髓液,常规骨髓穿刺术制备骨髓涂片,年龄12岁~45岁.正常对照组48例,均为健康志愿者,男33例,女15例,平均年龄21岁.  相似文献   

20.
丁浩  吴国林  杨会志 《安徽医药》2011,15(9):1132-1133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与临床血液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3~2006年该院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的800例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与组化染色,作出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 对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发现骨髓细胞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缺铁性贫血(IDA)占93%,特发性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