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部分经穴定位存在差异,这给中医学类学生、专任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21)》为依据,参照2006年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从经穴定位表述体例的差异、经穴定位文字表述的差异、经穴定位位置潜在的差异等方面分别系统梳理出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与《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的经穴定位差异。并且进一步从腧穴定位的历史演变和腧穴定位的学术争议分析了不同教材经穴定位差异的原因,探讨了教材经穴定位差异对中医针灸教学、考试、比赛、临床、科研的潜在影响,并尝试提出了建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各家对经外奇穴见解各异,有的针灸文献认为“奇穴”就是“经外奇穴”的简称:有的认为不在十四经脉循行部位的穴位称“经外奇穴”:有的认为《内经》未载之穴称“奇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未载之穴称“别穴”,而习惯上将《内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未载之穴均认为“经外奇穴”。此皆为不明“经外奇穴”由来之故。  相似文献   

3.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同身寸,下同)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1]几类定位方法中骨度分寸定位法相对更精确,在临床与教学中广为推崇。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2]此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骨度》篇,其所测量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两臂外展,两手平伸,以中指端为准)也是七尺五寸。取用时,将设定的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一概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3]所以中医针灸学中的“寸”在每个人身上都彼此不同。  相似文献   

4.
腧穴归经有一个十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黄帝内经》中已记有十一条经脉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并提到手足三阳经、任、督脉及冲脉等九脉脉气所发的部分腧穴。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腧穴专著《黄帝明堂经》(简称《明堂》)共收录349穴,其中也只有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被归入相应经脉,其余腧穴皆按部分行排列,并仿《内经》之例,于大部分腧穴下注明“×××脉气所发”字样。到了六朝时期,《产经》一书始将四肢部所有腧穴归入相应经脉,如手阳明大肠经穴为“自南阳至臂 十四穴”隋唐时期,腧穴归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山杨上善将《黄帝…  相似文献   

5.
鸡足刺法及其临床应用南京市蓝旗医院(210007)朱冠珏关键词鸡足刺法鸡足刺法属于五刺之一,在《灵枢·官针》篇中称为“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因“肉之大会为谷”,故又称合谷刺。《灵枢·卫气失常》指出:“重...  相似文献   

6.
试探《内经》分肉与分肉之间翁文水指导吴炳煌连维真福建中医学院93针灸研究讨论组(福州350004)《黄帝内经》中,多次出现“分肉”、“分肉之间”。“分肉”究竟是指什么组织,“分肉之间”又是在哪里?未见明析,笔者认为:分肉,其意有三:①即泛指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7.
针灸临床中,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如何进行腧穴准确定位十分重要,而且历代医家也非常重视,如《太平圣惠方》曰:“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即是此意。腧穴定位的方法常见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4种方法,其中“骨度”折量定位法为后世医家首选取穴标准,其次是参用其他方法。但用“骨度”折量法在针灸临床当中如何准确地定取穴位,也让许多针灸临床工作者感到困惑。现笔者就针灸临床中运用“骨度”折量定位法与等分法相结合来定位取穴谈~点心得,以供同道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表彰200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项目。其中,中医药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和《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这也是中医药领域首次获此殊荣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表彰200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项目。其中,中医药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和《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这也是中医药领域首次获此殊荣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华佗夹脊穴最佳作用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华佗夹脊穴是经外奇穴,华佗夹脊穴的腰段部分,是针灸医生用来治疗各种腰腿病的常用穴位。现有教科书及工具书所介绍的定位及操作方法差异较大,均未提出统一的“针刺深度”或“定位标准”。如《腧穴学》说:“直刺0.3~0.5寸”,《针灸穴位解剖图谱》说:“直刺1...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以主治作用命名的腧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以主治作用命名的腧穴申旭德(新疆中医学院830000)关键词针灸疗法穴位研究文献多年来担任腧穴学教学工作,对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载:“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感触颇多,古代医家对腧穴名称是从天文、地理、生物形象及人之生理病...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运用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甲乙经》治疗本病共涉及60个腧穴总计66穴次;其中,未明确指出腧穴名称的治疗条文中共涉及11条经脉总计23经次;既未说明所选腧穴,又未标出涉及经脉的治疗条文中共涉及3个部位。  相似文献   

13.
《灵枢·形气脏腑病形篇》曰:“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说明穴位与非穴位区针刺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取穴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得气的效果,而得气又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因此,临床上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则必须取穴准确。但是在临床腧穴定位上,我们却经常遇到许多问题,以致取穴不准,影响疗效。现就以临床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胃缓新论     
胃缓新论周午平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14400)主题词:胃缓辨病辨证胃缓一词,首载《内经》。《灵枢·本脏》:“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中热...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用计算机对古医籍中有关14经及其腧穴(简称为“经穴”或“脉穴”)的主治内容进行统计,得出各经穴治疗各类疾病的症次、该症次占各经穴总症次的百分比(简称为“症占经比”),从而得到各经穴的常用功效,其结果已在2002~2010年间的《上海针灸杂志》与《针灸临床杂志》上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6.
中封穴定位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封(LR 4)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五腧穴中的"经穴"。全国教材六版《腧穴学》对其定位的描述是,正坐或仰卧,在足背侧,当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中封定位为,在踝区,内踝前,胫骨前肌肌腱的内侧缘凹陷中。  相似文献   

17.
对国标《经穴部位》几个腧穴定位的管见250011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肖永俭肖沛1990年6月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以下简称《国标》),于1991年1月1日实施。1990年11月国家中医管理局又编辑出版了《经穴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腧穴和腧穴所属经脉的数据库。结果:经检索共纳入文献264篇,其特点表现为:(1)早期古代文献记载的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应用的腧穴较少,涉及经脉不多;明朝起灸疗应用的经脉和腧穴明显增多,配穴增加。(2)经脉频次最高的经脉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二者配伍使用的支持度为26.89%,置信度35.21%,置信度最高,常配伍出现。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配伍使用较多。(3)腧穴频次较高的是关元、气海、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气海-关元-神阙为最常配伍腧穴。结论:从明朝开始,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涉及的经脉更广泛,腧穴明显增多,且注重配穴。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中任脉和足阳明胃经应用最多,足太阴脾经常配伍使用;腧穴中气海、关元、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常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腧穴标准化定位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方法结合解剖学及临床教学的经验就国家标准化(GB)《腧穴名称与定位》中的术语、定义、原则、方法等部分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结果对国家标准化《腧穴名称与定位》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后溪穴探析     
<正>腧穴是针灸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千金翼方》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古人重视名正言顺,穴位的命名有其历史内涵、文化背景与功效作用。后溪首见于《灵枢·本输》,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位于手掌内侧第五掌指关节近端尺侧缘的赤白肉际处。后溪是临床上常用穴位,其主治功能主要有:(1)落枕、腰痹、项痹、肘痹挛痛等疼痛类疾病;(2)痴呆、癫狂、痫病、不寐等神志病;(3)针眼、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面瘫等头面五官疾病;(4)风疹、疥疮、破伤风等外科病;(5)疟疾、盗汗等其他杂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