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通过对 5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进行分析 ,总结了重症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 1 97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52例 ,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 1 7~ 49(33 5± 1 6)岁。分析归纳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 ,严重者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 ;少数患者可遗留心室增大 ,随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有酶峰变化为其特点。虽然病毒学检测是诊断心肌炎的常规方法 ,但阳性率低 ,目前临床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然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 ,注重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心肌炎的客观指标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 1998年至 1999年住院的3 6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3 6例均符合 1994年 5月 ,在山东省威海会议制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和 1999年 9月 ,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修订的1994年 5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草案作参考。男 2 2例、女 14例 ,年龄<3岁 2 1例 ,3~ 8岁 10例 ,8~ 12岁 5例。心电图 全部病人均在入院时作常规心电图描记 ,窦速 2例 ,窦缓 1例 ,房早6例 ,阵发性房速 3例。阵发性室上速 1例 ,阵发性室速 1例 ,房扑 1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表现酷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心电图表现酷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8岁,住院6~14天。结果入院时所有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明显增高,心电图下壁或前壁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住院期间2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经心脏核磁共振、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检查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其中4例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经抗心力衰竭、营养心肌、降低心肌氧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综合治疗,19例治愈,1例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死亡。结论部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误诊,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增强核磁共振等检查作出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及多数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使其早期诊断相当困难,为了探讨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现就我院2000年-2005年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55例,女35例,年龄3~4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重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心电图改变:期前收缩(早搏)36例,其中室性早搏10例,房性早搏12例,结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 结性早搏5例,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 结性早搏2例。传导阻滞:50例(占55%)。Ⅰ度AVB 15例,Ⅱ度Ⅰ型AVB 6例,Ⅱ度Ⅱ型AVB 3例,Ⅲ度AV…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日渐增多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与原发病同时发生 ,因大多无自觉症状或不能叙述自觉症状 ,而被突出的原发病掩盖。因而对病毒感染的小儿常规做心电图检查是很必要的。本文观察了 3 7例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改变 ,其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3 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皆为我院近 3年来住院病人。病毒心肌炎的诊断均符合 1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112 ~ 13周岁 ,平均 7周岁。引起心肌炎的原发疾病分别是上呼道感染 2 0例 ,肺炎 7例 ,病毒性脑炎 3…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 ,急性期死亡率高。现将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 2 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 1 99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 ]。男性 8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1 8~ 5 1岁。 <3 0岁 6例 ,3 0~ 5 0岁 1 1例 ,>5 0岁 3例 ,平均 3 5 .6岁。三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 3例 ,肠道感染史 5例 ,无明显感染史 2例。1 .2 症状与体征 :症状依次为胸闷、气急、心悸、晕厥等 ;体征依次为第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对52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及X线胸片、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6例,好转24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的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将我院 1 995~ 2 0 0 1年以来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 60例临床心电图进行分析 ,以探讨早期诊断的线索。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2~ 38(平均 1 8 4)岁 ,其中 2 1~ 38岁的 2 6例 ,1 4~ 2 0岁的 1 0例 ,2~ 1 3岁的 2 4例 ,60例均为 7年来住院者。符合 1 995年全国心肌炎 ,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根据以 1 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结果窦性心律失常 36例 (窦性心律不齐9例、窦性心动过速 2 0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 )。异位心律 …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断相对较困难。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VMC的重要方法之一。现采用美国PI公司生产的IBM动态心电图3通道24h连续记录,经计算机人机对话测试分析,对我院收住院的7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心脏超声及心肌酶学改变等辅助检查,旨在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96年以来我院4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全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7~14岁6例,20~45岁36例,58岁以上2例;先驱疾病上感24例、扁桃体炎1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乙型肝炎1例。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以文献为标准。  相似文献   

11.
血清肌钙蛋白T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近年多发病、常见病。我们对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40例患儿在急性发病期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并同时与心肌酶谱检测对照,分析研究其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12岁,所有病例均通过病史、体检、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全部资料符合1994年第六届全国儿科心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确诊标准,发病时间为3天~4个月,即均为急性期(<6个月)。临床因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就诊查体发现7例。胸闷、乏力19例,伴头晕、…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因病变范围及程度的不同 ,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可多种多样 ,轻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轻微 ,而少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急骤、病情险恶 ,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并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现将我们遇到的 6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男 5例 ,女 1例 ,年龄为 2 1~ 3 4(平均2 5 3 )岁 ,多有病毒感染史 ,以腹痛、腹泻、呕吐、气急就诊的 3例 ,以发热、心悸就诊2例 ,以胸闷、乏力、四肢发冷就诊 1例。心电图改变 :6例均出现损伤性ST段抬高 ,其中 3例出现异常Q波。 5例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显示 :血清肌…  相似文献   

1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日趋增多。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AMI)表现的 ,并非少见 ,据文献报告 :柯萨奇病毒感染患者中 10 %~ 18% ,可出现AMI表现[1] 。本文报告心电图酷似AMI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0例 ,结合文献对病毒性心肌炎出现AMI的特征及其病因作一探讨。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按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 ] 和WHOAMI诊断标准[3] ,收治心电图酷似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0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16~ 34岁 ,平均2 8 2岁。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史。发病前 5~ 7d均有急性病毒性感染病史 ,其中 9例诊断为急…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1998年12月我们收治了1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方案。对其中55例作了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氨酶同功酶)检测,其中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者33例,男性15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33岁,33例中有21例为甲型病毒性肝炎,12例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系由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症改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分析我院内科1958~1979年收治的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20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为:(1)病前1~4周有病毒感染史;(2)既往无心脏病史而出现心肌炎的症状和体征;(3)心电图有ST—T 改变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心肌炎症性表现。其发生率较高。心肌受损时常伴心电图异常,且心电图复杂多样。现将我院经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7例的心电图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全组病人均系门诊或住院病人,37例中男23例(62.1%),女14例(37.9%)。年龄15~40岁。平均32岁。诊断符合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全组病人均为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而就诊。其中8例(21.6%)伴上腹不适。4例(10.8%)伴低热,3例(8.1%)伴有头晕,2例  相似文献   

17.
用常规心电图(ECG)和高频心电图(HFECG)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患儿进行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符合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诊断标准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0个月~14岁。本组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史13例、肠道病毒感染史5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肺炎1例,腮腺炎1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不同,分为轻、中型和重型。轻中型21例,患儿大多有发热胸闷、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过缓、早搏、第一心音低钝及Ⅰ-Ⅲ级收缩期杂音等表现。重型1例,呈暴发经过,患儿出现脑水肿,心源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于入院后26小时死亡。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6岁。因心悸3月住院。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查体:除心律不齐外,其他各项生化及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两年前健康体检时描记的Ⅱ导联示正常心电图。图1A为1年前患感冒后出现心悸症状住院。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治疗后的19例室性并行心律心电图(ECG)患者,取完整临床资料、ECG记录、运动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其ECG特点进行了三年的随访观察,认为并非均是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且治疗预后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9例,其中男14例,女性5例,年龄26~70岁。经病史、物理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及有关血心肌酶、血沉、血流变等化验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者9例,占47%,冠心病4例,占21%,病毒性心肌炎6例,占32%。19例患者均有心悸,其中4例冠心病均伴有心绞痛,6例病毒性心肌炎伴有头晕、乏力、胸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 ( VMC)是一种常见心脏病 ,其心音改变可出现心尖区第一心音 ( S1 )减弱或分裂 ,心音可呈胎心样 [1 ]。作者对 4 0例临床诊断为 VMC患者进行了心音图描记与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门诊或住院临床诊断为 VMC者 4 0 (男 17,女2 3 )例 ,平均年龄 3 2 .6( 13~ 4 4 )岁。 VMC病史 :1年以内 2 3例 ,1~ 12年 17例。均按 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对照组 :2 5 (男 13 ,女 12 )例。平均年龄 3 3 ( 18~4 5 )岁。无心脏症状 ,血压、心脏听诊正常 ,心肌酶学、心电图、X线胸片均正常 ,可排除心脏病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